关灯
护眼
字体:
《射雕之逆天》未闻函首可安边●开禧北伐(浮星槎)(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11)祸起陕川

这次金军大举南下,在川陕战场部署的兵力不过四万,却分散在陈仓、成纪、临潭、盐川、来远等姚圆与端奉表送款。”按:程松兵败在八月辛未(阴历八月二十一),这是吴曦接到诱降诏书的时间下限。综上所述,金章宗的诱降诏书大概在开禧二年七月十估计包括部分金廷征集入淮的河南、山东壮丁,甚至可能包括裹胁的淮南宋民)。

进犯京湖的完颜匡军的主要战略意图是牵制或者击溃驻扎在襄阳等地的京湖宋军,以避免其趁金军主力入淮,河南兵力空虚之机北进,威胁汴梁。完颜匡军分两路从唐、邓南侵。十一月辛巳(十一月初四),从唐州出发的金军前锋破枣阳军,然后分兵而下,于乙巳(十一月二十八)破信阳军、随州,随州守将雷大尉遁去。从邓州出发的金军于甲申(十一月初七)攻陷光化军,江陵副都统魏友谅突围,率残军入襄阳。得到消息的鄂州都统制、西北路招抚使赵淳随即焚毁樊城,集中兵力守卫襄阳。戊戌(十一月二十一),完颜匡兵围德安府(今湖北安陆),并且分兵攻下附近安陆、应城、云梦、孝感、汉川、京山诸县。开禧三年正月初一,金军进攻襄阳,其间甚至一度攻破襄阳外城,又击败了宋朝援军。然而在赵淳的指挥下,宋军顽强抵抗,金军攻势受挫,于是开始了对襄阳近两个月的包围。

抓住淮东宋军最具战斗力的毕再遇部被纥石烈执中牵制于楚州城下,京湖宋军被完颜匡牵制于襄阳的有利时机,仆散揆统帅的南征金军主力迅速南下,以声东击西之计,于十一月乙酉(十一月初八)抢渡淮水,南岸防淮宋军措不及防,不战而溃。仆散揆一鼓作气,夺淮河要渡颖口,克安丰军,取霍丘县,进犯庐州。挫于守将田琳后,跳过庐州继续南下,于十二月丁未(十二月初一)进攻长江北岸的和州(采石矶对面),再次受挫于坚城之下。然而当时金军侦察到有一万”。当时和州守兵不过两千,而金军骑兵蔽野(仆散揆亲自统帅的三万金兵主力)。周虎无所畏惧,否决了部分部下退兵保江面的建议(实际上就是弃城渡江逃跑),守城血战。他的母亲也是位英雄,在城中乏粮、人心不稳的时候,献出家中首饰,亲自巡视城墙,犒赏士卒。又命令周虎与士卒同甘共苦,出战之时身先士卒,于是军心大振。周虎率军与金兵血战三十余次,歼敌无数,杀抹燃史古搭等金将十余,终于迫使金军退师。

金军在襄阳府挫于赵淳。当时川陕吴曦叛变,扬言与金人合攻襄阳;淮西除庐州、和州数座孤城之外几乎全境沦陷。京湖宋军魏友谅部被金军击溃,奔逃江陵,襄阳已是一座孤城。然而二十余万金军(应该包括十余万被征入伍的河南壮丁,也可能包括金章宗提起过的东北壮丁)在长达近两个月的围攻中却占不到便宜。这次襄阳保卫战,在古代城防史上是相当有名的战例。当时协助赵淳守城的赵万年,曾经详细记录襄阳城防设施,写下《襄阳守城录》一书。据此书记载,宋军当时使用过“霹雳炮”、“火『药』箭”等火器。霹雳炮威力巨大,在靖康元年东京保卫战、绍兴末年采石矶之战中都屡立战功。另有名为襄阳炮的投石器,『射』程近四百米;韩世忠改造的克敌弓(实际上是弩),『射』程三百米以上,都在守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襄阳主将赵淳,我所知不多。只查得他在庆元元年任荆南参军,建东岩阁于武汉洪山后山之上,并依山石形态,镌刻出各种书体,如“东山赋”、“云扃”、“栖霞岩”、“清肃”、“爽垲”、“翠屏”、“堆云”、“狮子峰”、“寿泉”、“东岩”等,看得出是位儒将。庆元五年(1199年),他已升任襄阳都统制。那一年在襄阳城南郑家山北坡崖壁上,他刻石纪念在抗金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全文为:“庆元己未寒食日,率兵将官以下遍祭战殁将士于岩亭之野。酹酒焚币,成礼而去。清明日,复携家来此。遥睇松楸,用修时祀。河阳赵淳题。”显然这是位重视袍泽之义的人物,并且主张恢复,这从开禧年间韩?胄对他的倚重可以得到佐证。

凭借坚城,田琳、周虎、赵淳有力地打击了金军,遏制了金军的南侵势头,不愧为抗金名将。然而在当时的宋金鏖战中,独领风『骚』的还是铁面黑马的“大宋毕将军”毕再遇。如果说田、周、赵可以比做韩世忠、刘琦、吴?、吴?的话,那么毕再遇在当时的野战中无敢撄其锋者,无疑是岳飞再世。

(17)毕大将军

在丘?的命令下,驻守淮北泗州的毕再遇部于六、七月间放弃泗州,移驻淮河南岸的盱眙。毕再遇知盱眙军,他属下的军队不到两万。十一月初,纥石烈执中的军队包围楚州,毕再遇受命救援。所部刚一离开,金人就趁机进攻盱眙,换防的友军惊溃,盱眙沦陷。毕再遇听到消息,为避免后顾之忧,立刻回军收复盱眙,分兵防守,然后以主力再次东上楚州。当时围城的金军有七万,毕再遇知道敌众我寡,难以力胜,于是决定出奇计,焚其粮草。当时金人粮草存于淮阴,以三千人守卫,又有三千粮船泊于大清河(淮河支流)。毕再遇遣统领许俊率敢死队夜半偷袭,携带火种,分五十余队,潜伏于金营粮车之间,以哨声为号,同时纵火。黑夜里金人不辨虚实,惊慌逃窜,粮草被焚烧一空,将领被俘二十余员。许俊是毕再遇手下敢死一军中的皎皎者。敢死一军多为豪侠亡命之士,这些勇士本来素不相能,实为乌合之众,却都被毕再遇的胆气所摄服,忠义所激励,军法所约束,成为当时宋军中的劲旅。

十二月,金军兵趋**,威胁扬州。**有六朝古都的“京畿屏障”之称,毕再遇深以**形势为忧。当时楚州城坚兵多,加上金军粮断,毕再遇判断楚州不足为虑,于是率军迅速南下**迎击。宋军刚进入**城,金人先头部队已经到达离**二十五里的竹镇。这时金军尚不知道毕军已抵**,毕再遇利用这一点,命令军队偃旗息鼓,伏兵于**南门,伏弩手于城上,在金军『逼』近城濠的时候万弩齐发。金人遭受如此猛烈的打击,正在诧异之时,毕再遇大开城门,伏兵尽出,同时城上旗帜尽举,金人以为遭遇埋伏,大惊失措,溃逃而归。

不久金军主力十万余众陆续到达,把**团团围住,并企图焚烧灞木,决濠水淹城,被宋军以劲弩『逼』退。纥石烈子仁部随即到达,力量大振的金军合兵攻城,战况激烈,宋军箭支用尽。危急之时,毕再遇令人张青盖往来城上,金人以为是宋军主将,于是争相『射』击,宋军因此获得二十万支箭,防守力量顿时大增,这是一个真实的草船借箭故事。而对于毕再遇,却不过是他无穷计谋中的一计而已。金人善以水柜取胜,毕再遇将计就计,在夜里以衣甲草人数千,罗列成阵,在黎明时鸣鼓佯攻。金军惊以为真,急忙放水冲击,得知受骗后意气沮丧。而毕再遇趁机率军进攻,金人大败。一次在与金人野战时,金兵后援不断,毕再遇率军于某天夜里拔营而去,悄无声息。临行之前,遍『插』旗帜于营中,又命人绑住几只羊,把羊前腿放在鼓上,群羊挣扎,鼓声不断,一连几天,金人都不知道宋军已经拔营而去。金人骑兵厉害,毕再遇有一次故意与金人边战边退,到傍晚时再次挑战金军,然后退兵,在退兵途中大撒以香料煮过的豆子。金人战马已经饿了一天,闻到豆香埋头就吃,金人骑兵如何鞭打都不管用。宋军趁机反攻,金军自然大败,死伤无数。

毕再遇不仅仅是智谋百出,治兵有方,他在军事装备的改良上也颇有眼光。因为他的部队擅长野战,他在提高军队机动『性』上颇费苦心。他针对宋军装甲过重的弱点,造轻甲,长不过膝,披不过肘;减轻头盔重量;把马甲换成皮制;以木头造车牌,下面安上转轴,使得一个士兵就可推可举。毕再遇部转战两淮,行动神速,这些军备上的革新功不可没。

毕再遇的心理素质极佳,擅长攻心战。在金兵扎营三十里包围**的危局下,毕再遇一面临门作乐以示闲暇,安定军心兼沮丧敌气,一面派出奇兵『骚』扰金人。金人昼夜不得休息,只得撤营远去。毕再遇料敌先机,判断金兵会卷土重来,于是亲自率兵夺取**城东野新桥,攻击金人后队。在毕再遇层出不穷、出人意料的打击之下,金军损失惨重,士卒疲乏,丧失了卷土重来的信心,于是向淮河撤退。毕再遇军追击到滁州,因为天气恶劣才回师。这次追击缴获骡马一千五百三十一匹,马鞍六百,衣甲旗帜等量。

开禧三年初,毕再遇因功除镇江都统制兼权山东、京东招抚司事,封骁卫大将军。当时金人列屯六十余里,围困楚州已经三个月。征衣未解的毕再遇再遣诸将分道挠击,军声大振,楚州之围遂解。战功无与伦比的毕再遇于是除知扬州、淮东安抚使。短短**个月,毕再遇从一名低级军官升为封疆大吏、独专一方的军事统帅。如果英雄真的对应天上星宿,那么开禧年间的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无数子民会发现天穹中突然崭现一颗耀眼的星辰,如超新星般地光彩夺目,百年不遇。

就在京湖、两淮战场金军屡遭败绩之时,金章宗得意非常、所谓“朕自经略”的吴曦之叛,也昙花一现,被迅速平定。这场大祸的平定,要归功于杨巨源、李好义二人。套用李白《侠客行》里的句子,那真是煊赫天下的“千秋二壮士”!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