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射雕之逆天》未闻函首可安边●开禧北伐(浮星槎)(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未闻函首可安边●开禧北伐

★浮星槎★

(1)未闻函首可安边

宋宁宗嘉定元年,这明显是对韩?胄极其亲信的盲目乐观持保留态度,透『露』出他不支持即刻北伐的内心想法。他构想的战略,着重点在于厉兵秣马,等待时机。至于“愿付之元老大臣”中的元老大臣,我以为是辛弃疾自指。在当时的大臣中,文韬武略,无人能出辛弃疾之右;他的自荐,更显其大丈夫之自信磊落。也只有这样的英雄,才能冰释娄机等人“今日孰可为大将?孰可为计臣?”的疑虑,才能沉得住气,潜心筹划北伐,抓住恢复中原的时机。然而他终究不是韩?胄的亲信,他这番话的含义韩?胄不一定懂,懂了也不一定信,即使信了又怎么样呢?辛弃疾这样慷慨激昂的英雄本不是他能容纳的,结果辛弃疾在入奏之后被安置到了长江南岸的镇江,远离前线,然后再知江西隆兴府,离前线越来越远,更在北伐前夕被诬落职,郁郁而终,“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终于与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梦想一样成空。

嘉泰四年后是开禧元年。这一年的某天傍晚,镇江知府任上的辛弃疾登上镇江北固山上的北固亭。那时夕阳染浑了天下,百年间天下武功第一的刘裕、灭国无数统一北方的拓跋焘、“天下英雄谁敌手”的孙权统统被岁月磨去,只留下壮志未酬的英雄,独对满天夕阳,发出了那首永遇乐的感慨:

永遇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6)鸵鸟政策

按照金朝重臣完颜匡的理解,“开禧”取的是北宋太祖开宝、真宗天禧纪元,透『露』出宋廷恢复中原之志。开禧元年正月,宋宁宗拿出封桩库黄金一万两犒军。北宋的封桩库是赵匡胤所建,计划以封桩库所存赎买燕云十六州。南宋的封桩库是孝宗所建,目的是备缓急之需。从孝宗一生抱负和封桩库的名字看,缓急之需不外恢复中原,所以宁宗的举动清晰地表明了他支持北伐的态度。在这个以恢复为目标的开禧元年里,有两个人的命运如天壤之别就不难理解了。四月里,武学生华岳上书反对朝廷用兵擅启边衅,言辞激烈,并且要求斩韩?胄、苏师旦等人,结果可想而知。韩?胄大怒,下华岳大理寺,随即编管建宁。十几天后,士人『毛』自知在殿试时主张对金用兵,?胄大喜,攫其为进士第一。一喜一怒之下,再迟钝的人也看得清庙堂大略。

遵循韩?胄的意图,宋朝边境的将领开始了一系列的挑衅试探。西线宋军入秦州、巩州进行『骚』扰。中线小股宋军越境掠夺邓州某小官家财,并劫印而去。此前因为国力的衰退,金章宗对时有耳闻的宋廷备战消息采取了鸵鸟政策。例如嘉泰三年,金使完颜阿鲁带使宋还,言宋厉兵秣马,将谋北侵,被章宗以生事为由,打了,旗下将领短小精悍,披头散发,带铁兜鍪、鬼面具,胯下宝马神骏异常,麾下勇士无不以一挡百,在战场上颇有“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

毕再遇,字德卿,兖州人。父毕进为岳飞部将。再遇“姿貌雄杰”,“武艺绝人,挽弓至二石七斗,背挽一石八斗,步『射』二石,马『射』一石五斗”。他以父荫入侍卫马军司,“以拳力闻”,曾经受到孝宗召见,被赐战袍、金钱。然而当时南北议和,英雄无用武之地。毕再遇『性』格慷慨激烈,在官场上吃不开,到开禧北伐时已经年近六十,官阶不过小小的武节郎。怀才不遇,象极了当年的宗泽和韩世忠。

开禧二年四月,郭倪派遣陈孝庆和毕再遇取泗州,克日进兵。消息走漏,金人着手准备守城,关闭了泗州榷场,并堵塞城门。鉴于当时金人已经知道了宋军的行军日期,毕再遇将错就错,兵以奇胜,率领亲手挑选的八十七名敢死士,提前一天到达泗州城下。泗州有东西两城,跨汴河两岸。毕再遇施展疑兵之计,分兵在西城下河道上陈列旗帜,罗列舟楫,做攻西城状。而自己率主力急趋东城南角,身先士卒登上城墙,杀敌数百,金兵丧失斗志,从北门逃跑。东城攻克,而西城仍在坚守,毕再遇大张“毕将军”大旗,对城上大喊“大宋毕将军在此,尔等中原遗民也,可速降”。于是西城归降,毕再遇一战成名。

五月宋军宿州败绩的时候,毕再遇正按郭倪的部署率领四百八十名骑兵从泗州直取徐州。行至虹县时碰到了郭倬、李汝翼的溃军,毕再遇毫不畏惧,加速向灵壁行军,在凤凰山遇到了准备撤军的陈孝庆部。毕再遇劝陈道:“宿州虽不捷,然兵家胜负不常,岂宜遽自挫!吾奉招抚命取徐州,假道于此,宁死灵壁北门外,不死南门外也。”这时郭倪撤军的命令已到,陈孝庆坚持撤退,毕再遇慨然道:“郭、李军溃,贼必追蹑,吾当自御之。”于是独力迎击五千名金军追兵。再遇以敢死士二十人守灵壁北门,自己率领骑兵冲阵。金人怎么也想不到在宋军的全线溃退中还会有如此不怕死的军队,先自惊诧莫名。再望见“毕将军”大旗下面目狰狞的将领,想起那个军神的传说,看见他胯下气势如龙的“黑大虫”,望见他身后烟尘滚滚,不知有多少虎狼之士正奋马而来,于是士气崩溃,惊呼道“毕将军来”,全军遁逃。毕再遇“手挥双刀,绝水追击,杀敌甚众,甲裳尽赤,逐北三十里”。

这时原定进军徐州的计划已不可行。毕再遇让退入灵壁的友军先撤,自己掩护。估计友军已经离开三十里的时候,毕再遇下令焚毁灵壁城。“诸将问:‘夜不火,火今日,何也?’再遇曰:‘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彼已败不敢迫,诸军乃可安行无虞。汝辈安知兵易进而难退邪?’”在毕再遇虚虚实实的部署下,金兵果然不敢追击,宋军安全撤回。

毕再遇率军还泗州,以功劳第一,自武节郎连迁二十三阶为武功大夫,以后更迅速担负起整个两淮战场的重任,成为宋朝东线战场的柱石,与川陕战场的杨巨源、李好义两位千秋壮士辉映东西。《四朝闻见录》中记载着一个当时的传说:“先是敌(指金)中有毕将军庙,甚灵异,其后浸以不灵,其形又绝肖,且登其号于旗,敌兵以为本国之神。”这个传说虚无飘渺,但反映的却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毕再遇的确是当时的战神。在开禧二、三年间的多次战役中,他以“挽弓至二石七斗,背挽一石八斗,步『射』二石,马『射』一石五斗”的武艺,“出入阵中,万死莫敌”的勇猛,摄人心魄的鬼面具和铁兜鍪,更以其出神入化的谋略、坚如金石的意志、号令如山的军队,所向披靡,跻身岳飞、宗泽、韩世忠、吴?等抗金名将之列,无愧于“神”的称号。

(10)反戈一击

宋军的全面溃退实在是大出韩?胄的意料,他猝不及防,“为之须鬓皆白,困闷不知所出”。有一天宁宗赐宴,宫中的优伶上台表演,设樊迟(孔门弟子)、樊哙、樊恼三个角『色』,又设一人,作揖问道:“迟,谁与你取名?”樊迟回答说是孔子,那人拜道:“是圣门高第。”又问樊哙,樊哙回答说是高祖刘邦命名,那人再拜道:“真汉家之名将也!”最后问樊恼,樊恼回答道:“烦恼自取”。

自取烦恼也罢,勇于任事也罢,韩?胄此时势成骑虎,虽然对宋军的战斗力大失所望,对北伐也几乎失去了信心,但因为金人的报复已经不可避免,只好硬撑下去。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手下人才的缺乏。陈自强是一介老儒,在乎的也只是钱,韩?胄本来就没有把他当作人才。他比较看重薛叔似、邓友龙、李壁,然而即使他自己都认为,薛叔似“沉毅有谋,然失之把持”,邓友龙“忠义激烈,然失之轻”,李壁“通今知古,然失之弱”,其实从他们的表现看,这些大臣连如此评语都担当不起。乏人可用的韩?胄不得不放下面子,起用一些跟他政见抵触的人物,比如犯言直谏的倪思、反对北伐的丘?等,以解燃眉之急。六月甲寅,他罢掉师出无功的两淮宣抚使邓友龙,以丘?代替,驻扎扬州,召集溃卒,部署诸将。丘?为了应对金军的反攻,构筑了淮、江两条防线。为了集中淮东兵力,避免孤立淮北的军队被包抄,遂放弃淮北泗州,把军队撤回淮河南岸的盱眙;同时以三衙江上军队分守江、淮要害。

韩?胄听从丘?的自解之计,惩办了王大节、李汝翼、皇甫斌、李爽等大批败军之将,斩郭倬。这些庸将多是靠走苏师旦的后门才爬到大将的位置,随着他们的身败名裂,他们与苏师旦往来的书信被丘?查获,韩?胄这才明白为苏师旦所误。在丘?、李壁的鼓动下,韩?胄在七月罢免苏师旦,没收其家产犒军。毕再遇的超次拔撅应该也是韩?胄的授意。当时北伐失败后的局势与隆兴北伐失败后的情况极其相似。符离败后,名重天下的张浚固然『乱』了手脚,连南宋诸帝中胆气最壮、最思恢复的孝宗都很快就在和战之间进退失据。平心而论,韩?胄在宋军溃败后尚属清醒,赏罚大致得体,防御措施和人选也大致得当。然而,韩?胄远没有当年孝宗君臣幸运,因为符离败后一年多金军才开始反攻,而开禧北伐失败后不过数月,韩?胄的诸多补救措施还没来得及生效,金军的反攻就已经开始。

开禧二年九月底,仆散揆从燕京返回,开始执行金章宗的旨意,指挥金军大规模反攻。十月戊申(阴历十月初一),仆散揆召集诸将,部署南侵。十月庚戌(十月初三),金军分九道南下,仆散揆率主力三万出颖、寿,元帅完颜匡以兵二万五千出唐、邓,河南路统军使纥石烈子仁以兵三万出涡口,左监军纥石烈执中以兵二万出清河口,同时在川陕战场以四万兵力分五路出击。其后金朝更征集河南壮丁十七万人入淮,十万人入荆襄。看得出来,金人南侵的重点是两淮。我不清楚金朝确切的战略意图,以战『逼』和显然是一个目的,但是从金章宗后来的言论判断,金人有占领两淮,与南宋划江而治的野心。以其兵力配置来看,金朝置北方蒙古诸族之威胁于不顾,几近倾国南下,所以划江而治也许就是金廷的战略目标。从开始的一味避让、委曲求全到现在的野心勃勃,宋朝军队在战场上的糟糕表现无疑起了关键作用。而金朝在川陕战场的意外收获,也是刺激金章宗野心的强烈催化剂。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