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问道轩辕》出使九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黎君账内,蚩尤正为战败之事,和九黎将来何去何从焦头烂额,群臣也为此事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有的上柬决战到最后一兵一卒,哪怕家毁族灭也在所不惜,有的主张投降议和,或许能换得九黎一族一线生机,有的提议逃亡到北方极寒之地,那里环境虽然恶劣,但是可以苟安族人性命……。一时间九黎朝堂上七嘴八舌,搅得整个朝堂乌烟瘴气,混乱不堪。

“报!”传令兵上奏“华夏皇帝派来使臣带着使节要请求面见大王。”

这个消息令蚩尤和满朝文武疑大吃一惊,华夏接连大胜,士气正是高昂,而我九黎,败仗不断,士气一蹶不振,应是皇帝一鼓作气长驱直入将我九黎一举歼灭的最佳时机,皇帝这个时候派使臣来我九黎,到底意欲何为?

阴谋论开始像瘟疫一样迅速的在九黎朝堂上蔓延开来,文臣武将纷纷议论着华夏在实力悬殊,敌众我寡,胜负几乎已分的敏感时期,派使臣前来和谈的种种阴谋,大多数朝臣认为这是大战前夕皇帝派来刺探我军情,玩的小把戏,提醒蚩尤小心提防。

蚩尤也觉得大臣们言之有理,为防万一,在他没有了解皇帝使臣前来的目的之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之前,他暂时不要急于接见,以免造成被动的局面,难以收场,损害九黎威严。

为计万全,蚩尤和群臣商定,先把子苏安排在驿馆,先派人前去打听清楚子苏来意再做定夺。蚩尤暂派一官吏接将子苏主仆安排在驿馆,并对子苏说:“我家大王,此时正和群臣商议军政大事,国事为重,难以抽身,还请大人暂宿驿馆等候,待我家大王空闲下来自然前来召见大人尔等。”

在驿馆中,子苏仆人子牧对九黎无礼的待客之道十分愤慨的说“大人,我们华夏因不忍生灵涂炭,更是为了九黎一族的生存繁衍,皇帝才派大人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和蚩尤议和,图以共同而治,让九黎和华夏两族共同在这片富饶华夏大地上共同繁衍生息,可是没有想到,我们来这里竟这么自讨没趣,不受待见。早知如此我们就不该走这一遭,当我们兵临城下,看他们还敢这么猖狂,不可一世么,反正现在九黎的实力与我华夏不可同日而语,一较高下。”

子苏对子牧的这一番“高谈阔论”十分生气的说“你这斯,何时竟变得如此仗势欺人,以强凌弱了。难道这就是你在这场战争里所学到的?难道这就是这场战争中的皑皑白骨所教给你的?难道这就是你在四处狼烟,百姓流离失所的战争中所领悟的的……?”

子苏的严厉责斥,令子牧对刚才说出的话后悔万分,他赶紧向子苏认错道“大人,小人知错了,小人只顾一时之快,竟忘天下大义,百姓福祉而妄动兵戈。令大人动怒,小人知错,望大人见谅。”

子苏另一仆人夏邑见此时气氛不佳,旁生些许尴尬,一旁埋怨子牧道“都是你,不懂国家大事,还自作聪明的胡乱评说一通,惹得大人这般不高兴。”

子牧无话可说只得垂头悔过。

子苏也是见好就收,没有再对子牧多加责备,反而耐心的教导他们说“你们今后休得再妄议刀兵,你们可知刀兵一起,有会多少百姓会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皇帝正是不愿再生灵涂炭,百姓遭殃,才派我等前来九黎议和,希望我华夏与九黎能够摒弃刀兵共同而治,造福华夏和九黎两族百姓。”

子牧和夏邑听后都赞皇帝“贤德大仁。”

“今日九黎对我等如此无礼怠慢是有意为之,目的在于洞察我等来意,辨清我等此行善恶。如果我们为此鲁莽行事岂不辜负了皇帝对我等们的嘱托与信任。我等只需在此静候,如果我估算不错,明日蚩尤定会派司丞前来来与我会面。”

夏邑疑惑的问道“大人,蚩尤不亲自召见你吗?不管怎样你可是华夏派来的使节,理应受到应有的礼遇。”

子苏对夏邑说“在没有弄清我们的来意之前,蚩尤是不会召见我们的,毕竟九黎和华夏战事焦灼,双方都不容有失,九黎深怕我等来此耍阴谋玩鬼计,搞军情刺探,所以才对我们如此防备。”子苏叹道:“如此想来,这也是情理之中,无可厚非!我想等他探明清楚我们的来意之后,蚩尤必然会召见我等,我们只管耐心等候,在此期间,你们切莫惹是生非,旁生枝节。”

二人允诺,遵命行事,绝不鲁莽行事。

议政朝会上,蚩尤问司丞离難“夏族子苏来我九黎已是多日,可有什么异常之举。”

离難回道“自子苏来我九黎进宿驿馆,属下就暗中派探子监视子苏主仆三人的一举一动,据这几日探子回报,子苏主仆三人在我九黎并未有什么异常举动。”

蚩尤二弟炎龙是一个身材高大魁梧,五官英俊的人,他听完离難的汇报接着说:“子苏主仆三人来我九黎成天自闭于驿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也太不正常了,他到底来我九黎意欲何为?这真是令人费解。”

蚩尤三弟邪影,是个火爆脾气,从来就不愿意动什么心思,更不愿意干什么劳神伤脑的事,这光是听大家你一句我一言的揣度猜测就令他郁闷发累,火爆脾气一上就来提着九龙板斧上奏蚩尤“大王,何必这般劳神,我这就去把这子苏这小贼给结果了,一了百了,看他还能玩什么花样,各位大臣也就不必这伤神伤脑。”

此言一出,在场各位大臣立刻惊慌阻止道:“王爷,此事万万不可,俗话说两兵交战不斩来使,况且此事善恶未定,切不可鲁莽行事,落人口实,引来祸患!”

蚩尤觉得各位大臣的话十分在理,就对三弟邪影说:“诸位大臣言之有理,三弟切不可鲁莽行事,我们九黎从不做那种偷鸡摸狗趁人之危之事,即使此人该杀,我们也得堂堂正正的在战场上将其斩杀断颅,方显我九黎英雄本色。再者正如诸位大臣所言,此事善恶未定,茫然斩杀,传扬出去,难免落人口实,损辱我九黎威严。”

为了探明子苏来意,蚩尤和诸位大臣商议,决定由司丞离難去驿馆待见子苏顺遍探其来意。也好知己知彼,商讨对策。

子牧对九黎久不派人来接待商谈议和大事甚是气恼,他气愤的对子苏说“大人,我们来九黎都这么些天了,可是我们连九黎的一个官员的影子都没有见着,好歹大人您也是我华夏朝中一名大员,怎想来这里竟受他们这般恶气,他们这般无礼,依我看这和谈,谈不谈算了,就等日后他们来求我们谈吧!”

子牧的话又让离難很不高兴,他对子牧说“你又在说什么胡话,难道那天我对你的教诲又变成了河沙坝上写字,被你两把抹了,半句都没有被你放在心上。如果都像你这般心急,皇帝交给我们的大事怎么能够完成,就这样回去你我又怎样向皇帝和华夏百姓交代。”

夏邑说:“但是,我们就这样干等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子苏对夏邑说:“放心吧!我想就在这一两天,蚩尤必定派人来和我们接洽,现在他们对我们的来意还是持有敌对态度,但是为了弄清情况他们必须派人前来探明虚实,我们绝不会空等一遭的。”

离難奉命来到驿馆,一见到子苏就为九黎因国事繁忙迟迟未来接见屡赔不是,还为蚩尤迟迟没有召见,寻了合适理由。

子苏当然知道其中玄机,只是不愿道破,言辞委婉的谢过。

离難问道“不知子苏大人此时持福节来我九黎有何高见?恕离某愚昧还请明示。”

子苏回道“高见不敢当,下官此次讨扰贵族,是奉我华夏皇帝之命前来与贵族议和。”

“我没有听错吧!你华夏连连胜仗,现在的实力已远胜我九黎残兵,贵族此时前来议和,实在令人生疑,难以信服。”

子苏对离難说:“这是因为我族皇帝看到九黎和华夏两族长期征战,已令两族无数无辜的百姓家破人亡,背景离乡,流离失所,为了不想再让这悲剧继续下去,皇帝才派我持福节来与贵族和谈,希望你我两族就此息兵,共同而治,让九黎和华夏两族在这片富饶的大地上共同繁衍生息,共享这上天的恩赐,繁荣万事。”

离難听后大惊,没有想到华夏皇帝竟然如此大仁大义。他对子苏说“我九黎不息挑起这场战争,就是为了让九黎一族离开那土地贫瘠,环境恶劣的蛮荒之地,能在这一片富饶的华夏大地上生活。如果华夏皇帝真的能够与我族共同而治,让我族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那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再征战下去?”

子苏说:“这片富饶的华夏大地,本来就不曾只属于我华夏一族,它是属于这天下生灵,只要愿意,这天下任何生灵都可以在这里繁衍生息。”

离難说“如果华夏皇帝能够让我族人在这一片富饶的大地上生活,我想我家大王一定会答应就此息兵。但是此事,事关重大,我需要上奏我王,请他定夺,为此我愿启奏我王,请他尽快的召见大人,共商此事。”

子苏说:“敢请大人为我两族百姓多多费心,尽力促成此事,造福于两族百姓,必将造就不世之功,名流千古。”

两人相谈甚欢,一直阔谈到深夜才惜别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