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书吧周末会》第8节 头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的所有网络头像都换成了我在书吧阅读的那张。

我的所有网络昵称能改的,都改为了“兴而”,不是再是“高兴而激动”之意,而是“为兴趣而努力”。

朋友圈里又被各种各样的转发文刷了屏。有人说,你缺少什么就爱转发什么;也有人说,你自以为有什么就爱转发什么。我说,人家高兴站什么队才转发什么。

我更爱看朋友圈里那些展示自己生活的文字与图片。不过,大多跟一两年前没有太大差别,爱炫时装的仍在炫身材,爱炫美食的还是菜谱图片,爱炫脸蛋的仍是那张网红脸,不只是内容上没有大差别,连拍那些图片也没有什么长进。只有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位有了变化,以前谈情说爱的现在更爱谈老公与孩子,谈玩乐的现在谈论着考证,乱拍自己的现在讲究拍摄别人,谈理想的现在做起了产品广告或者说起了健身。为了关注这几位有变化的人,我把那些没什么变化的绝大部分人顺带关注了。

我极少在朋友圈里发布什么。那圈子也是讲究礼尚往来之地,别人为我点赞,我得回赞才过得去。我给别人点了赞,他没在我的图文下留个脚印,我也会有丝不快。如此往复你点我你点你,你为什么不点我,我为什么没能点你……我的脑神经还休息不嘛!

低调的我今晚要高调一回,不枉活一回。我不但把头像和昵称实现了大统一,还要把这头像单独发张大图在朋友圈里,取名《阅》!

就这样,在《阅》这张照片下,朋友们迅速踩上了各种赞美的脚印。

时间这么晚了,还有那么多人盯着手机!

看着“阅”这个字,我想起萧引城从书吧走出门外的一幕,也想起安茗悦和先生走入书吧大门那一瞬。

明早的周末会听众中,扶桑报了名,萧引城没有报名。

我还去不去?

去,听不到萧引城说纪录片是能拍还是不能拍。

不去,我可以练习摄影,提高自身比听别人的故事重要。

一犹豫,我就习惯听着音乐浏览网页。

这次浏览的是萧引城的摄影博客“天行者”。他的摄影对我来说,就是专业级的无可挑剔,只有学习的份。

我很诧异的是这博客上有个友情链接“编剧学院”。点击此链接,来到一个陌生的编剧世界,上面全是编剧知识,以及众多优秀影视的剧本全文。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那些电影我基本都看过!这就是数年来我的收获!

那些剧本我一部也没读过,从来没想过电影可以这样来读。我记得影片里的角色名称,记得主演名字,从没关心过编剧是谁。

现在关注起编剧,是受了扶桑的影响,他那么想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影片的开头与结尾。但电影中我最不想看的,恰恰是片头片尾,如同我选包包,才不管它是什么牌子,好看好用就成。

有次在影院,听一位观众说看电影要从第一帧的内容审查龙标看到最后一帧的技术审查那一帧字幕才算看完整部片子。

把电影的片尾字幕看完,我没曾有过。有次正打算守到最后,看看电影最后那一帧究竟是什么样,结果放映员还没放完字幕就黑了屏,根本忽视了我的存在。主演火,导演火,没觉得编剧有多么火,除非导演同时是编剧。

时代大概在变了,摄影的地位正在被摄像所动摇,那么剧本是不是将动摇小说的地位?

我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何不看看扶桑又会怎么样。编剧的世界一定也美妙。

回看我的朋友圈,那张《阅》下面,陶格已有留言:“和谁去心阅书吧了?”

陶格居然知道这书吧!怎么没听他说起过?!那他以前和谁去过?!

本来很平静的心突然就来了气。我回复道:“那位给我摄影的摄像师和剪辑师。”

让他去想,让他去比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