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九世纪末的朝日光鲜之国》VOL.00 CHAPTER.0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序?灭世-

人类是很脆弱的。

冷眼旁观着街上的混乱,陈天禾嘴角不由露出一丝冷笑。

过去三天以来,他已经杀了六十五个人了。靠的就是手上的一把匕首。

从正面,左掌晃人眼目,右手持刀从胸椎左侧第四至第五根肋骨之间插入,直接破坏心脏。

从後方,左手封住口鼻,右手持刀由侧後方插入颈椎。

两种方法都可以一击致命。

不过他比较喜欢第二种。因为不易遭受反击。

侧面……没有必要。当你可以从侧面接近目标,那麽很容易可以绕到後面。从对方视野以外的角度攻击比较安全。

他很清楚,有纪录的连续杀人魔,往往并不强壮,很多反而都十分瘦弱。但他们靠着出其不意从後方攻击,往往可以用绞索杀死比他们强壮许多的壮汉。

杀人,需要的不是身体素质,而是心理素质。

当然,连续杀人魔一般都是非常聪明的,不是必要,他们绝不会攻击比自己强壮的人,一般都找普通人或者妇女下手。这是为了自己的安全。

陈天禾并不是杀人魔。

这不是说他缺乏心理素质,而是他心智强大到足够压制心里的冲动。但在有必要出手时,他下手远比一般的连续杀人魔更精确、更俐落。

这是专业训练与持续锻链的成果。

自从退伍以来,陈天禾维持着服役时的习惯。他每天跑步,早五千晚五千,月入数十万,数年如一日。这有效地维持了他的体能。

他不喜欢用绞索,他用匕首。因为这更快更有效,同时目标也较难反抗。

当然,缺点是会弄的到处是血。如果考虑湮灭证据的话,这是很不利的。用绞索比较好。

但在这个时候这不是问题。因为人类即将灭亡。

抬头望天,恐怖大王肉眼可见。

恐怖大王,并不是一个神话人物。这是一颗小行星,直径8公里左右,质量大约230亿吨。目前已经进入最终撞击轨道,将在两小时後撞击地球。

严格来说,恐怖大王并不是一颗小行星。而是一颗小行星碎片。

自从1995年美国启动近地小行星追踪计画後,就开始以极为有限的预算追踪任何轨道与地球相交的小行星物体。虽然说是「任何」,但是每天都有新的小行星被发现。不过限於预算,因此能追踪的只有一小部份。而恐怖大王不在这个范围里。它甚至不在近地小行星的范围中。

一个月前,一颗已被发现、纪录、归档的长周期小行星,L120031,进入了火星与地球之间的宙域。这颗小行星并未被追踪,因为它虽然离地球较近(说是较近,距离也有5300万公里,大约是地球到火星之间的距离),轨道却不会与地球相交。因此近地小行星追踪计画的电脑仅将其归档,却并未对其进行追踪,而是使用有限的能能量扫描计算其他空域。但此时发生了一个小概率事件,另一颗小行星,它同样被发现并归档,同样轨道不与地球相交,同样未被追踪,但是它擦撞了L120031。

近地小行星追踪计画因为预算与计算能量限制,只能搜寻追踪可能撞击地球的大概率目标,无法也不可能计算小行星之间的轨道撞击事件。不幸的是,这两颗小行星发生撞击了,撞击之後破裂了,而其中一颗较大的碎片改变了轨道,与地球相交。

此次小行星互撞事件是惊人的。地球上所有天文台与大部份的望远镜都侦测到了这次撞击。撞击的那一瞬间,L120031的亮度从13等星上升到-5等星,仅次於满月。直到撞击後的三天,亮度还维持在1等以上,肉眼清晰可见。

这颗小行星的部份碎片转向地球,此时轨道距离只有5300万公里。但是以其与地球的17.5km/s的相对接近速度计算,仅需35天便将与地球碰撞。

撞击事件的高亮度让世界上99%的天文台与望远镜都转向了这颗卫星。人们惊恐的发现,其中有一小群碎片将会撞击地球。天文学家很快的计算出最大的碎片,轨道、撞击点与撞击威力。撞击点将在大西洋北部,格陵兰岛西南方的海域。而最大的碎片撞击威力约为7500亿吨当量的**,或者说,相当於冷战极盛时期全球核武威力的40倍。

这颗碎片很快就被命名为恐怖大王。

和电影不一样的是,人类并没有能力登陆恐怖大王,并在上面打洞放核弹。因为它的17.5km/s的相对接近速度实在太快了。快到人类根本无法在上面登陆。

人类史上最快的太空船,是1977年发射的航海家一号。它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经由四次不同行星的抛摆进行引力加速,最终达到17.2km/s的速度。新型的离子引擎可以在更短时间达到更高的速度,但是至少也需要几个月到几十个月的时间来加速。但这次人类只有35天,时间根本不够。

即使登陆成功,放上区区一两颗核弹也是没有用的。这不是电影,几颗,乃至於几百上千颗核弹不可能使这颗质量达到230亿吨的小行星分裂。

因此,人类注定灭亡。

各国整府虽然进行了许多紧急对策,但是一个月的反应时间实在太短了。而撞击导致的亮度骤增,使得肉眼也可以看得见这些小行星碎片,因此消息也无法保密。到了最後的七天,恐怖大王距离近到白天都看的见。

就在这一天,以美国为主的各大核武强国进行了最後的挣扎,把所有能发射的核弹都发射了上去。但是效果并不好多。因为原本的洲际导弹只有八千至一万两千公里的最大射程,甚至不足以脱离地球引力。大规模的紧急改装是来不及的,因而只能采减装的方式,减少弹头数量与大小,才能脱离地球引力奔向目标。而这就导致威力降低了,总计只有5亿吨左右的爆炸当量,最终结果是使恐怖大王的撞击点偏移了数百公尺,根本是杯水车薪,无济於事。

话又说回来,即使人类能把所有核武都发射上去,甚至即使能把冷战极盛时期的全部核武都打上去,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类的最基本社会秩序终於崩溃了。

大动乱发生了。疯狂的人们冲到街上互相砍杀与破坏,火头烟柱在城市中四处升起。强者肆意烧杀凌虐弱者,弱者妇孺毫无抵抗能力。政府职能完全崩溃。

不过也有少数人自发组成猎杀团,四处消灭心理上兽化的两脚凶兽以维护秩序。虽然机会渺茫,但是他们坚信人类终究能生存下去。

陈天禾不属於其中。他属於第三种。他建立了自己的地盘,猎杀任何进入这块地盘的,带有敌意的其他人类,并保护还有理智残存的人。

陈天禾知道以家庭为单位是很难自保的。他是中学老师,家住学校旁。他将母亲带到学校,同时通过同事与自己的学生,说服了一些学生家长,逐渐召集了一群人,他将所有人聚集起来,占领附近的一的捷运站入口,把所有人都安置在捷运站之中,并带人沿着轨道占领了附近的两个站点。然後他们在入口处构筑了简单的要塞,开始进行防御自保,并以此开始建设生存基地。

陈天禾只是一个中学老师,并不是杀人魔。但是他的手段让杀人魔也为之惊怖。

他将杀死的暴民开膛破腹,连脑壳也敲开,挂在周围主干道路上的电线杆上展示,用以吓阻暴民的进入。

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可以震撼单个或是少数红了眼的暴民。当然对於大群有组织有纪律的部队是吓阻不住的。但是能组织起来并维持纪律的,那就不是暴民,而是军队了,这种人是夥伴,遇上了他就将之迎入学校妥善安置,并以之组织起巡逻队。

当然,在他第一次这样干的时後,同伴的脸色就全变了。他们从来就想不到一向温和有礼的同事与老师能干出这样的事。但是没人阻止他。或者说,没人敢阻止他。因为他下手毫不留情。

人类即将灭亡。但是也许能有少数人会活下去,把文明的种子继续流传。为了这一点希望,陈天禾不惜采取极端的手段。他的手段冷酷但有效。

陈天禾从未想过自己会是最後残存下来的人。这对他并不重要。

有生必有死。

从个人的角度,从人类的角度,或者从物种的角度来看都是如此。

他很清楚,这样的事过去已经发生过了。恐龙因此而灭亡。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这类情况必然再发生,现在不过不幸发生在此时而已。

陈天禾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达尔文主义份子。但是他并不完全认为一般意义上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的看法是,所谓的天择,不是适者生存,而是最终生存下来的才是适者。

在陈天禾的观点中,这样的灭绝循环,是必定发生的。宇宙中但凡有生命的行星,迟早都会面临这样的灭绝性灾难。就算哪个行星得天独厚被巨型星环绕,没有小行星撞击好了。但是谁都知道,恒星是有寿命的,当恒星烧尽,不是变成红巨星吞噬其周围行星,就是爆发成超新星,冲击波与辐射线以光速扩散,摧毁半径数十上百光年内的生命。

因此生命的灭亡,就是必然结果。

生命自从出生,就在世界上挣扎求存。但是光靠生命本身与生存本能,是无法逃避这样的灾难的。地球上史前的多次大灭绝,恐龙的灭亡,再再都说明这一点。

灭绝并不稀奇。他在地球上发生了多次。反而是没有灭绝的才是稀奇的事。

唯一能避开灭亡的方法陈天禾也很清楚。只有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生命飞往太空,建立一定基础的时候,才能避免乃至於阻止小行星撞击导致的灭绝。如果是邻近恒星的超新星爆发的粒子辐射杀手,则需要文明发展到能够进行超光速飞行或是超空间跳跃以提供预警,并建立行星护盾或者进行恒星间移民才能避免。最後,银河系,甚至整个宇宙,也是有寿命的,有一天也会毁灭。生命要在这样的毁灭生存下来,唯有文明发展到能够离开这个宇宙的程度才行。

只要再一百年,或者不用那麽久,只要再过五十年,人类就有可能发展出避免小行星撞击的能力。太空中足够的基础建设,能追的上小行星的太空船,能在如此短时间内进行自卫反应的系统。

但是现在人类并没有五十年。他们只有35天。

所以人类即将灭亡。

不过作为生命,无论如何都要挣扎一下的。挣扎求生,这是生命的最基础本能。

所谓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违反天理的逆天的结果。根据热力学定律,宇宙整体上趋向混沌,从有序到无序,熵值始终在增加。但是在这种环境下,却出现了多采多姿的生命。生命本身就是一种从无序到有序,和宇宙根本定律背离的结果。生存的本身就是在对抗环境,对抗自然,甚至对抗整个宇宙。

生命最终必然死亡,但这样脆弱的生命,在生与死之间,即使知道自己最终必将死亡,依然要尽力活下去,在短短的一生中展现出光辉。

现在陈天禾正在作的就是这样的事。

他在小范围内尽力消灭混乱,维持一定的秩序,并尽可能地保护生命与文明的延续。即使他知道生存下去的机率很小,可能只有千分之一。但这就是作为一个生命的他的选择。

他再次望了望恐怖大王一眼,回头走进地下。

两小时後,恐怖大王以浅角度冲入大气层,直接撞击大西洋海底,掀起了数万亿吨的砂石。其中有几百亿吨的砂石被冲力抛到数百公里高的轨道上去,将在数年至十数年後重新雒回地球。也有几团砂石没有落地,而是在几百至数千公里的轨道上运动,也许几百年後他会因为互相之间的引力而聚集成地球的第二颗小月亮。

撞击的一瞬间,北大西洋被高温大量蒸发,水汽冲入大气,残余的海水形成高达四千公尺的海啸往大西洋两岸冲去。

不过先抵达岸边的是撞击产生的高温热辐射。撞击後以撞击点为中心,大气层开始升温至摄氏两万度,几分钟内,数千公里距离内的森林与城市在高温辐射的照射下开始燃烧,将更多的烟尘抛入大气层中。大火开始摧毁大西洋两岸的文明,并迅速往东方与西方延伸。撞击後两个小时,欧洲与北美的城市便覆盖在冲天的大火之中了。

撞击後第二天,即使是白天,天空依然笼罩在黑蒙蒙的灰尘之中。温度开始快速下降。

由於陈天禾所在的东亚地区处於撞击点背面,因此虽然在撞击时感受到了地球的震动,却并未遭到大火乃至於海啸的破坏。但是他知道,恐怖大王的威力才刚开始展现。烟尘对日光的遮蔽会造成温度持续下降,冬天很快就会来临。这样的黑暗也许要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久,而後续造成的大面积冰冻的冰河期,则将会持续数百年之久。

恐怖大王撞击当天,就有三十亿人死亡,而剩下的人类则将在饥饿与寒冷中陆续死去。但仍然会有一些人活下来。

科学家的估计是全球范围最终大约会有几千万人残存,一千到两千万人,也许三千万。远离撞击点,靠海的地方温度会比较高,同时可以从海中获得食物,残存人口会比较多。内陆的残存人口就比较少了。因为即使是冰川期,也不可能冻结住全球的海洋。

撞击後一天,白天(虽然阴沉沉的,但是还是分的出来)温度已经降低至摄氏15度,第二天就降到零下2度了。虽然位於亚热带的夏天八月,台北却已开始普降大雪。第三天,白天温度降低至零下7度。

低温与大雪封住了道路,让火力电厂失去燃料供给,水电站则因为水库全部冻结而停摆。原本被许多人寄以厚望的核电站同样停摆――不是因为缺乏燃料,而是核电站的水循环管路全部冻结,所有河流,甚至连近海都冻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即使能储存足以使用几百年的燃料,没有冷却水,核电站一样是无法运转的。电站相关人员已经启动紧急方案,准备使用预备动力融冰并恢复运转。但是很明显的,此後核电站为了维持运准,必须将大部份输出用来供应融冰与维持冷却水循环管路的温度之上,因此其效率与实际可用的电力输出将大幅降低。并且这样的情况是全球性的,不分地域的。虽然残存的科学家已经开始紧急设计改装新的气冷循环系统试图恢复核电站的效率,但由於电力的缺乏,已经开始有人冻死了。

撞击後一周,台北街头白天温度稳定在零下15度左右。而北方的城市,例如北京、汉城与东京、则降低至零下25度,相当於撞击前北极的平均温度。更北方的东北、外蒙古与北海道,温度已经低於零下50度了。

电力停止导致的通讯与交通中断已经让政府组织瓦解,使社会变成各个小群落组织。捷运与地铁,是现在最安全,并且能以最少能源维持温度的地方。厚厚的地层可以隔绝外界的寒风,隧道也易於防守。由於前一个月的准备,现在食物虽然尚不缺乏,但陈天禾知道这种情况很快就会改变。大家都知道,农作物已经停产,而且将会停产至少数十到上百年。陆续聚集在台北地下的老师、教授与学者,开始在隧道上装设电灯,以残存的能源开始在隧道中培养以豆芽菜、绿豆、黄豆等为主的水基植物。大家都知道这是杯水车薪,但还是得去作。

现在,陈天禾正裹着厚厚的棉被,枕着一个背包,躺在一个通往地上的出口附近打盹。他是下一班的轮值守夜人员,因此现在必须争取睡眠,同时尽量储备体力以应付两小时候的轮值任务。

陈天禾慢慢睡熟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