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京胡同年华,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六 胡同的厕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上起床后肚子感到不舒服,肯定是昨晚的啤酒加羊肉在肚里产生了对抗。拿上一小卷手纸,小跑着去后胡同的厕所。

平房胡同里的厕所很有特色,在一片平房中,它有着特殊的地位,绝对是标志性建筑。

一间厕所大小通常有六到十四平米,有的厕所更是小。男女厕所紧挨着,中间隔着一道墙,不过这墙的隔音效果极差,男女厕所里的声音可以听的特别清楚,从女厕所传来的“噼”、“啪”、“咚”、“噗”这几个用身体发出的声音,在打厂儿的十几年里我已经听过了成千上万回,想不听都不行。厕所后面的墙上有窗户,它们的作用应该是为了能让厕所里的臭味得以释放,也能让里面的空气稍微流通流通。厕所外面的墙上有红色的字,写的分别是“男厕”、“女厕”,有的厕所上面的字是凹进去的,涂成红色,很是醒目。后胡同的女厕所我也进去过,那是在我五岁前的时候,记得里面的坑儿比男厕所的多,里面还有一个坐坑儿,是用水泥砌成的。我记得那些老太太们在用这个坑儿的时候总是在上面铺上报纸,铺的严严实实,绝对保证屁股坐在坑儿上的面积能被报纸全面覆盖,我那时以为那些报纸是能起到手纸的作用才把它们坐在屁股上的,以为老太太们为了图省事,上完厕所后直接从屁股底下拽出来就用,方便。

我家的窗户外面就是后胡同,窗户的斜对面就是那留给我很深印象的打厂儿最有名的厕所。

那时抽粪车每周来一次,每次看见抽粪车来了,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把窗户关上,如果放松了警惕,那臭味就会缓缓地从厕所里飘然而上,从我家的窗户进入屋里,而且这臭味在半小时内不会散去,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就痛恨那些住在打厂儿的人拉的屎为什么如此的臭。

平房的厕所和楼房的厕所不一样,楼房的厕所里肯定有卫生纸,上完厕所后随手一拽就行了。而在一片平房中的厕所里肯定没有手纸,我倒是还没见过大街上的哪个厕所是可以提供手纸的,除了部分收费厕所。所以住在平房要想大便就要自备手纸了,在家拿好手纸,然后再带到厕所,不过这手纸带多带少就是问题了,带少了不够擦的,要是带多了还得再带回家,我嫌麻烦,而且把这在厕所里大便没用完的手纸再塞兜里带回来也觉得有些膈应。有些人把在家撕好的手纸攥在手里,在去厕所的路上让别人看见手里攥的手纸,别人就肯定知道你要去厕所,后来我突然感觉到上厕所是个人**,把手纸攥在手里让别人看见就等于爆露了你的**,明显地告诉了别人你这是要去拉屎,所以在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我就把手纸放在兜里,让别人看不见。

通过我在平房时的观察发现,有的人喜欢把撕下来的手纸按它自然折叠的顺序放在手里拿着,这类人一般都是比较细心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比较爱干净的; 另外有的人喜欢把撕下来的手纸狠狠地揉成一团,然后攥住,这类人一般都是挺粗心的,不拘小节的。把手纸揉乱了,等到用时还得再把它弄平了再擦,可是用这揉成了一团的手纸擦那个地儿,难道不觉得特别不舒服吗。

在平房上厕所还有个厕所离家远近的距离问题,无论住的离厕所多近,你都得走出去,近的也得用个一两分钟,要是稍微远点儿的就得从A胡同穿到B胡同上厕所,或者从A胡同的一头走到另一头上厕所。有的胡同有两个厕所,一头一个,不过有两个厕所的胡同不多见,除非是很长的胡同。家离厕所远的要是急着大便可是件非常麻烦的事儿,小孩还好说,在家的尿盆里解决就行了,要是大人就只有向厕所飞奔了。

我小时候上厕所前老妈都会叮嘱我一句,“多带点手纸?!”这句话要是老妈在屋里说声音会小一点,可有时老妈的这句话是在院子里对我说,那音量就会变的又高又尖,而且最后一个音还得拉个长音,能让全院的人都听见。当我撕完手纸走出家门准备去厕所时老妈又会再喊一声:“擦干净点儿-!”这句话的音量还是足以让全院人都听见,最后还是要拉个长音,这时我就会特不好意思,心想至于用这么大嗓门儿吗。

当我走远了老妈还会再一次喊出一句长的:“你要是擦不干净,弄的裤衩上都是,回来你自己洗-!”依然大嗓门儿,依然拉一个长音。院子里的人听见老妈这么喊,看见我就冲我笑,很可能在笑我:“这孩子怎么连屁股都擦不干净啊。”可就是老妈这么嘱咐,在好几次我依然把裤衩里弄的一块儿块儿黄黄的,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几乎天天自己洗裤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