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细数三国豪杰》第四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了,接着说官渡之战。曹操带人马连夜出发,到达乌巢时天已经亮了(奇怪,好像很多史书都说袁绍囤粮在乌巢,唯独《三国志》没明确说明袁绍囤粮所在)。乌巢守将淳于琼发现曹操兵少,于是领人马出击。没想到曹军人虽少,可都是精兵,双方一接战淳于琼部就溃败下来,他只好退回大营,死守待援。曹军则拼命攻寨。这时有人报告曹操,袁绍派来增援的骑兵快到了,“请分兵拒之”。曹操大怒,他说,等敌人到了背后再说。曹军都知道如果在袁绍援军到来之前不能攻破敌营会是什么后果,于是人人向前,“皆殊死战”。终于“破琼等,皆斩之”。

这边袁绍也没闲着,他一听说曹操亲自去袭击淳于琼,立刻作出决定,派张郃、高览去进攻曹操大营。这也是一步好棋,如果能够攻下曹军大营,即使乌巢失守,曹操也无处可归,最后的胜利还是属于袁绍的。棋是好棋,可是袁绍的对手太强大了。曹操也算到了这一步,所以他留可以托付身家性命的嫡系爱将——曹洪据守大营。曹洪当然知道这一战的重要意义,所以拼了命也要守住这里。正在这时,乌巢方面传来战报,曹军大获全胜。所有的人,无论袁军还是曹军,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清楚袁绍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了。张郃、高览哥俩一合计,降了曹操(关于他们的投降细节后文会有详细介绍)。

张郃、高览的投降虽然不能左右战局,但是却加快了袁绍的失败。袁绍措手不及,大溃,和他的儿子袁谭弃众而走,部队、辎重、图书、珍宝都不要了,也来不及带走。《献帝起居注》记载了官渡之战后曹操给献帝上的表,其中提到了此役的战果:“斩绍大将淳于琼等八人首”、“凡斩首七万余级,辎重财物巨亿”。由此可见,战果颇为辉煌。

官渡之战曹操完胜,此役虽然没能彻底击垮袁绍,但是也极大地削弱了他的实力,使之从此一蹶不振,同时曹操夺取了袁绍大量的人员、土地、辎重,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最重要的是在心理上给了袁绍及袁绍集团重击,取得了绝对的心理优势,从此袁军与曹军接战,基本上是一触即溃。

曹操赶跑了袁绍,在袁绍大帐中发现了大量书信,其中有不少是曹操阵营中的人写给袁绍的。曹操根本就没看,“皆焚之”。《魏氏春秋》记载,曹操说:“当绍之强,孤尤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曹操这样说、这样做无非是安众人之心。此计虽高却不是曹操的原创,它的原创者应该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此事见于《后汉书光武帝纪》,那时刘秀还没有称帝,在给更始帝打工,当时有个叫王郎的人自称天子,被刘秀围困在巨鹿。经过几个月的苦战刘秀终于攻入城中,杀了王郎,同时缴获大量手下人写给王郎的信。刘秀看也没看就把这些信烧掉了,还说:“让那些为这事睡不着觉的人放心。”原文是“令反侧子自安”。

其实曹操这样做除了收买人心外,也有他不得已的苦衷。经过一场大战,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己方也损失不小。而且在接收了袁绍大量的降军和城池之后,曹操需要更多的人手来展开工作,所以当务之急是保持稳定,绝不能制造也禁不起任何动荡了。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与袁绍暗中勾结的人可能太多了,如果按照书信一个一个来追究,浪费大量的时间、人力不说,很可能还会造成人心浮动,人人自危,甚至演变成大清洗,这是曹操所不愿看到的。所以他干脆装个大方,卖个人情不予追究。

官渡之战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曹弱袁强的局面,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乃至统一全国的基础,是改变历史的一次胜利。《三国志》说此时的曹操“破绍,天下莫敌”。

曹操并没有被胜利所陶醉,而是“宜将剩勇追穷寇”。建安六年,曹操渡河追击袁绍。袁绍实力果然很强大,在官渡虽然惨败,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在短时间内就又聚集了大量的人马。曹操当然不会给袁绍机会重整旗鼓,立即进兵,在仓亭再次重创袁绍。袁绍逃回冀州。曹操则回兵许都,毕竟离开老家已经很久了,虽然有亲信把守,可也不能长时间不回家。

各位读者可能还记得,在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持时汝南的刘辟举兵作乱,与袁绍相呼应,袁绍还派刘备去帮助他。后来刘辟虽然被曹洪击败,但他的同伙共都(《三国演义》为龚都)却在继续战斗。曹操派蔡扬(不是蔡阳)去剿灭,却被杀败。曹操回到许都后,一刻也没休息,就又亲征共都和刘备。刘备听说曹操亲自来了,故技重施,自己先跑了。共都一看刘备跑了,干脆也跑吧,于是“皆散”。

建安七年正月,曹操回到故乡沛国谯县,颇有点衣锦还乡的意思。可是曹操在老家呆了几天后感觉不对劲,于是下了一道令,大意是:黎民百姓饱经战乱,人口锐减,我“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因此,要求给民生息,并且要“置学师以教之”。能在大战之后,四方纷扰,天下未定之时就想到办教育,不是常人所能,曹操果然不同凡响。

曹操继续进攻袁绍,准备给他最后一击。在途经桥玄墓的时候,还特意以“大牢”之礼祭祀,并亲自做了篇祭文。祭文不但文采飞扬,情感真挚,而且很有意思。桥玄曾官任太尉,他一直看好曹操。“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岂在君乎?”这句话就是他对曹操说的。那时非常流行点评人物,曹操少年时就曾多次登门请以点评人物著称的许子将点评自己,由此有了“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年少的曹操一直被认为是纨绔子弟,但在得到太尉桥玄的如此好评后,立刻成为绩优股,身价倍涨,因此曹操认为自己“为大君子(指桥玄)所纳”。在祭文中,曹操回顾了自己与桥玄的交往,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还提到一件事:有一次桥玄和曹操交谈,桥玄说,我死之后,如果你路过我的坟墓不以“斗酒只鸡”相祭,那你走不了三步就会肚子疼。这虽然是玩笑,但若不是“至亲之笃好”,以桥玄的身份是不会随便说这种话的。

祭奠完了桥玄,曹操继续进军。再说袁绍自从官渡大败之后,就得了重病,经常吐血。建安七年五月,还没等曹操开打,袁绍就病死了,他的小儿子袁尚继承了他的事业,自号车骑将军。请注意,继承袁绍势力的是他的小儿子袁尚,而不是长子袁谭,这就埋下了骨肉相残的祸根。不知道为什么,袁氏一家都善于“窝里斗”。袁绍和袁术是亲兄弟,袁绍是哥哥,但是庶出,就是说袁绍的母亲不是正房,袁术虽年幼,却是嫡子,所以袁术一直看不起袁绍。后来他们的父亲袁逢把袁绍过继给自己的哥哥袁成为子,这样袁绍、袁术又成了从兄弟。关系虽然变了,却不影响两人大打出手。不过虽然如此,两人都还有个底线,那就是无论怎么打,都没想过要对方的命。可是到了袁尚、袁谭这一辈,就没有底线了,都想杀了对方,收购对方的集团。罗本的《三国演义》写袁尚、袁谭合兵抵抗曹操,一触即溃,可是在二人互斗的时候却奋勇当先。“二人亲自交锋,袁谭大败,尚亲冒矢石,冲突掩杀。”老罗真是高人,寥寥几笔,“窝里斗”悍将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袁绍病死,对曹操来说当然是好事。可是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如果袁绍是在战斗中被杀死或是被擒,那么袁氏集团的势力就会立刻土崩瓦解,即使有小股残余势力也不足为患。可袁绍是病死,属于正常死亡,他就会指定接班人,继续战斗。袁绍不在了,可是袁氏集团还在,仗就得继续打下去。而且袁绍的几个儿子(还有一个叫袁熙)各领一伙人,坚持斗争,逐个剿灭必然要费时费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袁绍的死增加了曹操统一北方的难度。后来曹操与马超交战,每听说马超从西凉增兵就笑逐颜开,也是这个道理,因为这省去了曹操挨个征讨的麻烦。还有人认为《三国演义》中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可是曹操既然来了,就得消灭袁氏集团,不管负责人是谁。袁谭、袁尚联手拒敌;“数败”,只好退守黎阳,可没多久黎阳也守不住了,只好连夜逃走。曹操继续进兵,又占领了邺城,然后听从谋士的建议,回兵许都,给袁谭、袁尚一个空间发挥他们“窝里斗”的特长。

建安八年七月,曹操可能觉得去年发布的命令执行得不好或是力度不够,于是再次发布命令,要求全国各地大力办学,命令具体到“县满五百户置校官”。与刚起兵时相比,曹操的经济条件已经有所好转,可是还远不富余。而且天下未定,战事不断,曹操在连年的征战中仍不忘教育,连下两道命令倡导办学,其远见卓识可见一斑。后来的魏国之所以强大,人才辈出,与曹操的大力办学不无关系,“教育是立国之本”,此言不虚。

然后,曹操领兵东击刘表。还没等开打,那边袁谭、袁尚先打起来了,而且很快分出胜负。袁谭兵败,退守平原县,袁尚不依不饶,非要置袁谭死地不可,袁谭无奈只好向曹操请降。曹操手下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而且既然来了哪能舍刘表而去,回头攻袁氏兄弟。但荀攸认为可以受降。曹操自己也说:我攻吕布时刘表没趁机为寇,官渡之战刘表也没支援袁绍,由此可知“此自守之贼也”,可以留到以后再打。而二袁就不一样了,必须尽早除掉。主意已定,曹操接受了袁谭的请降,然后还兵黎阳,准备攻袁尚。袁尚一听曹操又回来了,立刻放弃了刚刚占领的平原县,退回到邺城以东。

袁谭虽然投降了曹操,但是还没有和曹操汇合。于是袁尚抓紧这个时机,留下审配等人看家,自己带兵击袁谭。袁谭一面派人向曹操求援,一面迎击袁尚。袁尚得知曹操领兵来攻,而且袁谭抵抗得也很顽强,一时半会不会有结果,只好回兵。曹操派曹洪攻审配,自己则亲自堵击袁尚。曹军诸将都认为“归师勿遏”,不应该阻击袁尚,可是曹操坚持这样做。他说,如果敌人从大路来,我们应当避其锋芒;如果袁尚从西山来则可以一战。果然袁尚从西山来了,曹操在淦水边一战破敌,连袁尚的印绶、节钺都缴获了。曹操令人向冀州城中守敌展示了袁尚的印绶、节钺,“城中崩沮”,彻底击碎了守敌固守待援的希望。没几天,守城主将审配的侄子就生擒审配献城投降。曹操入城之后,先杀了审配,然后到袁绍墓前拜祭袁绍。

当年袁绍、曹操的关系很好,在京城中经常厮混在一起。中平五年,两人同时入选西园八校尉,袁绍为佐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两人虽然都是**,但身为世家公子的袁绍总有些看不起曹操,而曹操虽也不满袁绍,但还是维持着表面的友好。后来袁绍的母亲去世,袁绍和袁术举办了一个隆重的葬礼,“与会者三万人”。曹操在那个场合与别人私下里说:“天下将乱。为乱魁者必此二人(指二袁)也。欲济天下,为百姓请命,不先诛此二子,乱今作矣。”曹操在这个时候说这种话,可见他对二袁的不满已经到了极点。再后来曹操、袁绍两人都拉起队伍,各霸一方,但还是常有书信往来。当时的陈留太守叫张邈,他与曹操和袁绍都是朋友。各路诸侯起兵讨董卓的时候,袁绍被推为盟主。张邈见袁绍“有骄矜色”,就说了他几句。袁绍怀恨在心,暗地里让曹操杀掉张邈。袁绍这事办得也不对,人家说你几句也是为你好,你反倒要杀人家。而且你自己不动手也行,找谁不好,非得找曹操代劳,还拿曹操当你的小弟呢?!曹操当然不能干,他不但没杀张邈,还批评了袁绍,搞得袁绍很没面子。《魏书》还记载,袁绍与太尉杨彪,大长秋(官名,不是大长今)梁绍,少府孔融有仇,而这几个人又都在朝廷为官,也就是在曹操的跟前。于是袁绍给曹操写信,让他“以他过诛之”,就是找个别的毛病杀掉这几个人。袁绍对曹操一直颐指气使,动不动让曹操干这干那,尽管曹操一直不按他的意思办,可袁绍就是不长记性。这回曹操照例拒绝,还回信说,现在朝廷正是用人的时候,我以诚相待还怕这些能人不肯来,怎么能随便治罪呢?袁绍这时才有些明白,认为曹操“外托公议,内实离异”。

在袁绍和曹操刚起兵的时候,曾有过一次对话。袁绍问:“若事不济,则方面何所可据?”曹操没回答,反问一句:“足下意以为如何?”袁绍说:“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曹操答道:“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两人在说这些话时,大概都是意气风发、志得意满。他们说的不仅是各自的战略方针,也是心中的远大志向,只不过袁绍毫不忌讳,说出了“争天下”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可见当时的袁绍已经开始自我膨胀了。而曹操则要隐晦一些,只是说“无所不可”。袁绍的战略方针基本实现了,可是他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应该不是执行的问题,而是这个方针本身有问题。袁绍的方针过分强调了“地利”,可能也考虑了“天时”,却根本没提“人和”。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他老人家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但是袁绍偏偏就没考虑这个最重要的因素。他认为有了“天时”、“地利”就可以“争天下”了,即使不能争得天下,也可以坐守河北之地。袁绍是世家子弟,从小锦衣玉食,根本不了解民间疾苦,更不知道老百姓有多大的力量,也不知道民心有多重要。这不是只有袁绍才会犯的错误,而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都可能会犯的错误。一个不经调查研究就作出的结论往往会适得其反,一个不考虑老百姓疾苦的政权往往会遭到百姓的抛弃。袁绍就是这样,他依靠豪强,压榨百姓,与民争利。在他统治的地区“豪强擅恣”,“下民代出租赋”,卖尽家财也交不齐赋税。而曹操恰好与袁绍相反,他抑制豪强,依靠百姓,多次发布命令,与民生息,减租减税,让利于民。举个例子,就在祭奠完袁绍之后,曹操立刻下令免除河北当年的租赋,还加重了对豪强兼并的惩罚。当然曹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他自己的霸业,但是这种做法在客观上符合百姓的利益,满足了百姓的需求,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相吻合。这,应该是曹操战胜袁绍的根本原因。

曹操在袁绍墓前哭得情深意切,还慰问了袁绍的妻子并予以厚待,然后继续追杀袁绍的儿子,这些事一码是一码,曹操分得很清。这时曹操还做了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儿子曹丕迎娶了袁绍儿子袁熙的妻子甄氏。《世语》记载,袁熙领兵在外,把妻子安顿在幽州和袁绍的妻子刘氏在一起,没想到城破之后都成了俘虏。曹丕入城后先到袁尚的府中,在那里见到了刘氏。发现还有一个妇人蓬头垢面,站在刘氏身后,一问才知道是袁熙的妻子。曹丕就让她洗脸梳头,想看看到底相貌如何,一看之下果然“姿貌绝伦”。大概曹丕看得太投入了,以至于真情流露,连刘氏都看出苗头了。曹丕走了之后,刘氏对甄氏说:“这下好了,不用担心被杀了。”曹操知道后,就让曹丕娶了甄氏。《魏氏春秋》记载,孔融知道这件事后,给曹操写了封信,提到周武王伐纣之后,把妲己赐给了周公。曹操也是做学问的人,博览群书,可是没见过这段记载。他以为孔融一定是在什么古籍上看到,于是在和孔融见面时就问起了这事——曹操还是非常虚心好学的。没想到孔融却说:“以今度之,想其当然耳”。闹了半天是在拐着弯讽刺曹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