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北京人故事》2.鄙视链的位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新北京人的鄙视链里,跃先生实在算不得下游。跃先生自己是帝都英语专业强校正儿八经的研究生。要知道,在帝都这样的地方,不是985、211毕业的人都不好意思提自己的学校,而那些函授本科、在职研究生之流称不上是学历。跃先生与那位总在重大场合出现的知名美女翻译是同门,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就解决了北京户口。通州变为副中心之前,他在八通线附近买下一个小两居,成功上车。如今,这房子的价值翻了五翻。诚然,这比不上那些坐拥东西城海淀学区房的同学,也比不上住朝阳高档公馆的同事,但秒杀和自己同样出身的一众京漂还是绰绰有余的。

跃先生来自山西太原附近的村子。家中高高的院门对着一片平坦的玉米地,玉米地的尽头是通往北京的公路。村里人都说他家风水好,院里枣树长得又高又壮,院外铺着开扬青云道,出了大学生,将来还要当大官的。跃先生也笃定要走仕途,求学路上刻苦执着,一路顶着学生会主席的光环。没有考进中央部委,跃先生总觉得是自己没有“关系”。高菲菲、吴思雨至今记得共事那几年,跃先生话语间的意难平。

跃先生音色清亮,说话很有特点。提到一个打过照面的知名人士的时候,习惯去掉姓而只呼名。举个例子:如果王羲之在世出席某些会议,跃先生恰巧与他座位离的不远,上前攀谈过几句。分享这段经历时,跃先生必然将身体靠向椅背,肩膀舒展放松,双手在微微发福的肚子上一合,”羲之这个人还是比较有水平的,以前开会经常碰到,”然后一只手抬起来,头微微侧向旁边的同事,“能聊些有点深度的话题……“说着顺势将抬起的手在椅背上敲两下。每当这种时候,吴思雨总会把脸撇过去看高菲菲,高菲菲永远自然礼貌的望着跃先生。把“官气”当“大气”,把”关系“当”面子“,可能是跃先生对走仕途所需技能最大的误解。也许正是这个误解,让跃先生好几次都与理想擦肩而过。

中央公务员的考试是公平的,寒门学子在笔试面试中脱颖而出的数目并不少。吴思雨的老公就是其中一个。吴思雨也考过中央公务员,650多人报考的职位笔试名列第四,分数比进入部委工作的老公还高些 。面试被刷下来也颇不心甘。后来,她接触了不少老公的同事和其他中央公务员,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性:敏锐而沉稳。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不乏敏锐,但年少气盛,沉稳难得。吴思雨反思自己在面试中的表现,争议群起时不够坚定,场下有点太兴奋不够职业。面试的观察和考核细致入微,无处不在。

跃先生的意难平,在儿子出生以后消散了许多。像木子这样连生两个女儿,就算你住的小区有亭台楼阁和带贝雷帽的保安,你开的是bba又怎样?只要没有儿子,回到村子里仍是抬不起头的。跃先生在帝都有房、有户口、有家室,带着说话夹杂着洋文的媳妇和带把儿的后代还乡,场面上绝对撑得住。保住乡亲们的仰望和尊敬,不仅仅是维护了跃先生的面子,还为跃先生的微商生意带来效益。

跃先生的妻子是英国留学回来的生物化学硕士,这背书着实让人对跃先生销售的酵素增添了科学感和信任感。跃先生发圈的内容是否科学、全面、真实?单从聊天记录的字面上看来,一个正常理性的成年人难免觉得言过其实。然而大多数的成年人并没有自以为的理性。人们一般对于软硬件比自己优秀的人,都有一种天然的赞许。一个人的吃、穿、用、学、玩,往往会成为与自己平等阶层的重要参考和下位阶层争相模仿的对象。

跃先生的朋友圈早在他发圈伊始就分成了两派。一部分朋友认为,酵素广告和当年绿豆汤治百病没区别,如果功效这么显著,为什么医科需要苦读八年?反感强烈的,直接屏蔽了跃先生的朋友圈。另一部分人则感慨:看看北京高学历、高收入、高颜值的人士都喝酵素!绝对是延年益寿的好东西!喝酵素才生的儿子吧?咱们也得有!

高菲菲的减肥产品里也有酵素,吴思雨自己不吃,却敢会给她介绍客户。而跃先生的酵素,总会把吴思雨带向三个无解的问题:跃先生是否真的相信酵素包治百病?如果他相信酵素包治百病,如何解释他受过的国际关系思辨训练对产品功效认定没有正面影响?如果他不相信酵素包治百病,他如何处理自己所信奉的佛学教义和酵素生意之间的矛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