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前世余音》第四十三节 宿敌故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融终于看到了佛法在天下所盛行,他也在罗什祖师的指导下,对佛道有了更深的会晤。

前半生的飘摇,后半生的辉煌,人生八苦他已尝尽了六味,此时的道融,从燃灯古佛传授于他的四部真经中也领悟了无上真意,如今的他,已然拥有了佛门的几項小神通。

修炼佛法的神通,不必借用天地灵气,修炼肉身,达到成仙的境界。而是通过心境的升华和道理的感悟中获得念力。

福报的念力为功德,恶报的念力为罪业,功德与罪业就像道家所讲的阴阳之气一样,能够增加佛力的修为,如今道融的实力,相当于渡劫前期,能有这份实力,也是因为燃灯所留给他的四本真经的缘故。

佛法在这几年的光景之下,已然深入人心,皇帝更是鼓励百姓出家,对于出家之人免征徭役,给予寺庙圈地奉养,免征赋税。一时间出家成了潮流,人人都把自己的脑袋削尖了,往寺庙里挤。

然而,辉煌的盛佛时代之下,却有着另一番景象。

为了安顿日渐增长的出家之人,皇帝更是开始大兴土木,建了不少宗院寺庙,划出更多的土地供养他们。

于是,秦国境内出家人越来越多,拉帮结派建庙圈地,更有甚者,两方会为了地盘而群殴起来。他们出家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修行,只是为了免征逃税,不服徭役。

久而久之,国家赋税减少,徭役征不上来,而皇帝仍然下令大兴土木建造佛门圣地,就这样过了几年,国力日益衰竭。

时年,祖师罗什圆寂,皇帝命道融接掌国师之位。道融组织了长安城中的五千余虔诚的僧众,于城西逍遥园中为祖师举办了一场盛世空前的法事,以恭送祖师驾鹤西去,从此道融便接手了罗什祖师的重任。

三年后,皇帝姚兴病世,秦国内乱,姚泓最终争夺了帝位。

但此时的秦国内忧外患终于爆发,东晋趁此动乱之机对秦国发动了大举进攻。

本来日渐衰退的国家一时间风雨飘摇,如大厦将倾。

几个月的时间,敌军势如破竹,秦国城池纷纷陷落,东晋太尉刘裕摔军直逼长安。

就在大军抵达长安之时,新主姚泓急令姚赞守霸东,将军姚丕守长安城北之渭桥,辅国将军胡翼度守城东北之石积,姚泓自守城西逍遥园。

晋军乘着商船逆流从渭水而进,士兵都藏隐在商船之中内。后秦兵只见来往船只进而未大军,十分惊异。舰至渭桥,晋军士这才手执兵器弃船登岸,背水死战,大败姚丕所部。

姚泓听到探报,引兵去救,却因为道路紧逼河水地势十分狭,与姚丕的败逃避的士兵相冲,自相践踏,不战而溃,于是单骑逃回王宫。

道融则带着逍遥园中的五千僧众前来救驾,护住了姚泓。

到了晚上,晋军从长安北门长驱直入,一时间,马蹄声震天,杀声四起,城中百姓纷纷闭门不出,生怕被乱兵所伤,这一夜长安城中乱成了一片,秦国的残兵被屠戮得一干二净。

道融带着领着数千僧众护着姚泓逃奔石桥。姚赞得悉姚泓兵败,当夜急率诸军驰救,双方拟定在石桥碰头,但长安城诸门已为晋军所据。姚赞的部队根本无法通过,见都城被占,秦国大势已去,士兵们一时丢盔卸甲,做鸟兽散。

国师,如今城池已破,该当如何?

奔逃中姚泓骑在马上,眼神惊慌的朝道融寻问道。

而此时的道融更是心中悲怆,昔日的强秦竟在一夕间倾覆,而没有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佛法振兴的道路便会终止于此。

所以守护住这个国家才能守护住自己的信仰,守护住天子,便是守住了这复国的火苗。若是秦国被灭了,国教便会没落,到那个时候,皮之不存,毛之焉附,自己的夙愿终会落空……

东晋毕竟不是一个尚佛的国家,若是换了天地,身后的这五千名僧众都是佛祖虔诚的追随者,不知会面临何种处境,道融曾立誓,用一生奉行佛法,而如今这条路却和这个国家一样走到了路的尽头,前方仿佛深渊峭壁,他不想通过杀戮来捍卫自己的夙愿,因为一但杀戮开启,便是与自己的夙愿背道而驰,那便是真正跌入了万丈深渊。

皇帝见道融没有开口,终于叹了一口气,说道。

带我回去,我要见一见晋国的太尉,看看他究竟要让寡人怎么样。

于是五千多僧侣护送着皇帝,赤着脚顺原路而归,来到了昔日的逍遥园之前。

而此时的城头已经挂上了晋国的旗帜,西城门大开,一群众将官簇拥着一人而出。

此人金盔金甲,胯下一头黄龙驹,一杆长枪提在手中,眉宇间更是带着钱几分英武不凡的气概。

他轻呵一声,挒住马缰。

yu……来着可是秦国皇帝姚泓?

这一声轻呵,声音如钟鼓般响亮浑厚,不怒自威。五千僧众听了都心中发紧,而皇帝更是略带惊慌,赶忙应到。

正是寡人,你大军犯我国境,覆我国都,如今寡人在此,可敢与我一战……

姚泓声音虽然有些颤抖,语气中却带着决绝,纵然是做一名亡国之君,也要有自己的气节,若是这里忍气吞声了,苟活于世,死后怎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而道融听了这话,却眉头紧绉,他没想到会姚泓能有这般气节,心下也是做好了玉碎的准备。

那金甲男子正是太尉刘裕,听了姚泓的话,他只是哈哈大笑,反而看着道融开了口。

道融法师,多年不见,可还安好?

听到刘裕对自己问话,道融则是有些诧异,他仔细打量了一番刘裕,只见这个人周身所萦绕的杀业滔天,不知道杀多少人才会有如此凌厉的杀业气息啊。而当他看到刘裕那双坚毅的眼神之时,心头却不由为之一振,因为这个眼神让他想起了少年时在彭城荒野中结识的第一个朋友寄奴。

而就在他惊疑的目光之中,刘裕已经翻身下马,来到了他的身前,重重的手掌拍在了他的肩膀之上,爽朗道。

道融,不认识我了?要不是你当年割血救我,恐怕今日便没有我荡平秦国了。

……你是寄奴?

哈哈,正是,你我曾约定,再次见面之时,便可以分出孰对孰错,如今胜负可知啊。

刘裕爽朗的笑着,继续说道。

秦国奉佛法为国教,可以说是实现了你的夙愿了,可终秦国失败了,这也说明了,一个没有战意的国家,崇尚什么大爱,最后只能沦为别人的鱼肉。

阿弥陀佛,秦国没有失败,我秦国的国君尚在,我秦国的万千子民尚在,我秦国的国师亦在此守护,只要驱除你们这些鞑虏,秦国便可以恢复太平盛世。

此时道融眼神中第一次出现了森然的冷意,见到寄奴,他并没有一丝故友重逢一会喜,只有理想被侵蚀的伤痛。

见道融眼色变得狠厉,刘裕只是淡淡一笑,他笑道融犹在梦中,君主尚在又如何,面对自己数万雄师,仅凭你这五千秃瓢,还能掀起浪花不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