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去不伤魂》第一百三十二章化宝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家拿出望远镜,纷纷望向远方。

夜色的星光和月亮,极其的美丽。

将周围的远处,全部照亮。

教授,开心地讲解起来……

和尚们,早就想听听这口钟的声音好不好。

所以老和尚走了不多久,一个和尚就拿起钟槌,想轻轻敲它一下,先听听声音,只要老和尚听不到就行了。

他举起钟槌,刚刚一槌敲下去,只听“咣”的一声,那宏亮浑厚的钟声,在空中迥响,似春雷滚滚,越传越远,久久不绝,一直传到了,老和尚的耳朵里。

这时,老和尚刚走了五里路,一听这钟声,知道和尚们,没有按他的吩咐,提前敲了钟。

所以,以后这钟声就只能传五里远了。

后来,人们来到峨眉山,都要到圣积寺,去看看那口一皮竹篾吊万斤的大钟。

大家看到一皮竹篾能够吊这么重的一口钟,都感到很奇怪。

因此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就传到当地县官的耳朵里。

这峨眉的县官姓钱名迷,因为他爱财如命,所以老百姓就给他取了个绰号“钱如命”。

这钱如命一贯贪得无厌,搜刮民膏。

到峨眉县不几年,就搜刮了几万两银子。

这家伙又善于逢迎拍马,每逢上司来县巡察,他又送礼,又摆宴,整天跟在上司屁股后面转。

所以,虽然老百姓怨声载道,但由于官官相护,也就被包庇过去了。

钱如命听说圣积寺,有口几万斤重的大钟,是用一皮竹篾吊的,他不相信,就亲自去看,果然是真。

他想,一皮竹篾又细又薄,怎能吊起万斤重量?

这皮竹篾,一定是件宝物。

当今皇上,正在到处寻宝,要是我能把这件宝物,送到皇宫去,皇上一定很高兴,这一下不升官也要发财。

第二天,他就带着兵丁来到寺积寺钟楼,命人把事先准备好的铁链,去换那皮篾条。

寺里和尚听说县太爷,带人来取吊钟的竹篾,都跑来请求道。

“大人呀!这皮竹篾是我们老和尚背钟带回来的,取不得呀!取了菩萨,就要降罪的!”

那钱如命把眼睛一瞪:“什么取不得?本官是一县之主,为什么一皮篾条都取不得?这竹篾我是取去献给皇上的,皇上乃当今天子,菩萨也要让他三分。”

说罢,叫人把竹篾换了下来。

那竹篾因为挂得久了,上面沾满了灰尘,又黑又脏。

钱如命一想,进贡给皇帝的宝物,就这样送去,会惹得万岁生气。

于是就拿着竹篾,到附近一个池塘去洗。

这池塘里,池水又干净又清亮。

钱如命把竹篾,放到水中摆来摆去地洗。

随着竹篾的摆动,池水忽然掀起几丈高的浪涛,那竹篾在水里游来游去,越游越长,一下变成了一条青龙,窜出水面,摇头摆尾,直向天上飞去。

县官吓呆了,两只脚象筛糠一亲,嘴里不住地喊:“快救命!快救命!”那些兵丁,只顾自己逃命要紧,谁还顾得上去救县太爷?

突然塘水掀起一个大浪,把县官卷到水里淹死了。

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塘叫做“化宝塘”,把那座挂钟的楼。

叫做“老宝楼。”

大家听完之后,都哈哈大笑。

大家通过望远镜,望向远处的钟楼。

在夜色之中,灯光闪闪。

甚是美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