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时同春》北京的枪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世凯为了巩固得来不易的果实,他正在大肆宣传革命军的危害,说什么“革命军队就是革了天下人性命的人。”

自从清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后,这袁世凯可是中国最有权有势的人了,主要原因就是“北洋军”那一摊子武器加军队都落在了他的手上,想不富都难了。最为重要的就是中华民国的军事实力与政治实力,好像就是“北洋政府”这块招牌,北洋是什么呢?是中国人的北方海域。也是洋务运动留下的种子,那时候的中国人与西方文化,如同一对异地恋人关系,总是觉得好奇,都是积极学习和效仿。

1902年,袁世凯兼任“政务处大臣”并且参预练兵大臣,一起在今天的“保定市”编练“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自此袁世凯开始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

后来,袁世凯当上了民国大总统,所用的国旗为“五色旗”上面写着“民国”下面写着“万岁”在这个时期,派系林立,各为其主,但是军事实力还是出自李鸿章留下来的血本“北洋舰队”的后起之秀“北洋军阀”这里面有一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如:张作霖、冯国璋、曹锟、孙传芳、吴佩孚等等人物。

一天夜里,曲通海正在睡着觉,忽然来了一队人马,肩背快枪闯进了曲府。

来人正在袁世凯手下的人,其人姓“赵”名叫“博文”他骂道:“姓曲的老头子,快给老子滚出来。”

曲通海被惊醒了,他老婆“胡氏”拉着他的手说道:“老爷,我求求您……您就不要出去了。”

曲通海哈哈笑着说道:“天下又不是他袁大头一个人说了算,我曲通海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胡氏哭着喊着说道:“老爷您不能出去呀!您有一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

曲通海回过头说道:“没有什么事情,如果就算有事,那也叫做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话音未落,只听到一阵枪响。

曲通海的侄儿子,曲阳跑着来到卧房门外说道:“大伯父您快点往后窗户逃走吧!他们说您是革命党。”

胡氏哭着说道:“老爷,快走啊!如果走迟了,就都得死在这里了。”曲通海爬上了后窗户往外面一跳,就跑了,胡氏也往后窗一跳,可是偏偏不巧,恰恰赶上了赵文博带着几个士兵刚到后院来。

胡氏的头上一下子被枪杆子顶住了。赵文博欲问道:“曲翰林往什么地方去了?”

胡氏呑呑吐吐地说道:“我家老爷还没有回来,我也不知道啊!”赵文博听后哈哈笑着说道:“如果我没有猜错,曲翰林恐怕是从这里逃跑的吧。”

胡氏狡辩的说道:“您们在外边搜查,我以为是来贼人了,故而往后窗逃出来了,却恰巧碰到了您们来了。”

赵文博回过头笑着说道:“居然如此,为了您家的安全,我们会好好保护您们的。”

胡氏乍一听心里清楚,这是要引老爷回来,她回过头说道:“如今是民主国家,您是辛苦了,就往屋里进去喝一杯普洱茶再走吧。”

胡氏看了一下后窗户,赵文博微微一笑道:“曲夫人不必客气,这后窗太高了,还是从前门进去吧。”

胡氏回过头看着赵文博,心里想着,莫非是真是民国了,政府部门处处都是为老百姓考虑呢。唉……老爷啊!如今的北洋政府也是很好的呀!您却偏偏和南方的革命党有了瓜葛呀。

胡氏说道:“如今的北洋政府部门,处处都是为老百姓考虑,我们家老爷以前常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今的世道就是打破旧时常规,换来新时代的生机。”

赵文博乍一听,顿时感觉胡氏说得句句在理,然道:“如今都是民国了,国家百废待兴,曲夫人真是深明大义啊。”

不知不觉他们走到了前门了,胡氏见门外站着两队人,并且左右排开。胡氏说道:“匪徒逃跑了吗?可不要再让他们胡来。”

此刻来了一个中年军官名叫“张武”他敬礼说道:“报告赵团长,不见匪徒的踪迹。”

赵文博回过头说道:“我知道了张连长。如今这个世道,匪患甚多,暴徒甚是猖獗,您就在这里保护曲府吧。”

张武再一次敬礼说道:“是。”

赵文博笑着说道:“曲夫人里面请吧!”胡氏低下头说道:“赵团长真是太可气了。来到了我家里,就如同在自己家里面一样,千万不要生气了。”

赵文博回过头说道:“曲夫人见怪了,我当然不会生气了。”胡氏笑着说道:“噢……赵团长误会我了,我说的生气……是指不要有生分之想,唉……我为老爷生得一女,二男,如今不在身旁,我着实想他们了。”

赵文博心里想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故而又说道:“不知道曲夫人的子女如今去了什么地方呢?”

胡氏来到正厅坐了下来说道:“当年我的大儿子去了日本留学去了,一走就是三年多。二儿子去了英国留学也是二年没有回来了。唯独一个女儿今年有十九岁了,听说去了云南省。”

赵文博笑着说道:“曲夫人真是好福气啊!我们家就没有您们家的这种条件了。”胡氏疑惑地问道:“您们家出了您这样的人,真是好了……要我说真是不得了啊!”赵文博听后哈哈笑着说道:“我们家祖孙三代全靠务农为生,有什么好呢?”

胡氏回过头细细细一看,那小伙子长得是一表人才,说话是非常有礼貌,如果是未结婚,我女儿且不是与他挺般配的,她一边儿想着,一边儿暗自高兴了起来。

胡氏回过神来了,呼道:“小红上茶,别怠慢了赵团长了。”丫鬟小红说道:“是太太。”

胡氏回过头欲问道:“不知道赵团长追随了袁大总统多少年了?”赵文博笑着说道:“我与袁总统是同乡人,是河南项城人。”

胡氏一听明白了,这人是袁总统的大红人,她又说道:“为什么才封您一个团长当呀!恕我冒昧了。”

赵文博回过头说道:“曲夫人见外了,我是一个城防守备团的团长,是负责京畿重地,官虽不大,职责所在呀。”

胡氏闻听后然道:“噢……原来如此呀!”此刻小红端来了一方茶盘,茶盘里有两个青花瓷杯子,上面绘画着“三英战吕布”胡氏又说道:“赵团长整日为国操劳,实然是太辛苦了啊!”

胡氏一边说一边端上茶杯子,赵文博看到了胡氏如此热情款待自己,如同回到家一样的感觉,他细心的接过茶杯子然道:“曲夫人太可气了,真是折煞文博了。”

赵文博接过茶杯子就说道:“曲夫人请坐下来吧!”胡氏笑嘻嘻地说道:“好啊!”一时就坐了下来了。

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城中又打出来了一阵枪声,啪……的几声过去后,胡氏心里忽然恐慌起来了,莫非是她们家的曲通海被打死了。

赵文博回过头见胡氏惊慌失措,开始坐立不安了,心里面想着莫不是曲夫人害怕枪声,然后就说道:“曲夫人不必害怕,我出去看看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胡氏来到了门口站着,见曲阳跑着来了说道:“南城门口有几个人企图逃出城去,被守门士兵打死了。”

胡氏见曲阳脸色好,然后欲问道:“是革命党吗?”曲阳笑着说道:“可能是吧!”

赵文博双手一拜,然道:“文博告辞了,张连长就安排人在曲府守护吧。”说完赵文博就出门去了。

胡氏笑嘻嘻地在哪里呼道:“小赵慢走,阿姨就不送了。”赵文博心里想着这就是“书香门第”就是讲道理,一个妇人都是这样文质彬彬有礼,她的女儿肯定会是一个好胚子的呦。想到这里赵文博一副奸诈的嘴脸露了出来,一时半会儿又沉住气收了回去,他说道:“胡阿姨就止步,今夜前来拜访,多有打扰,这是文博的错呀。”说罢赵文博就离开了。

赵文博急匆匆的往刚才打出枪声的地方去了,他昂头挺胸的观看了四周的情况,发觉户户闭灯。再看看天空之上,月色真美啊!繁星闪烁着,他打开了怀表看看,已经是午夜一点钟了。

前面趟着的是自己手下的人,半死不活的“杨文轩”也是一个连长。全名是“城防守备连,二连连长”杨文轩捂着肚子,他十分难受的说道:“团长那人还在房顶上,您一定要……小心点。”话音刚落,往房顶上又传来了一声枪响。

却偏偏打偏了,打在了赵文博身后那柱子上面,赵文博迅速的也躲藏了起来。嘴里呼道:“弟兄们往房顶上开枪吧!”

在场的人往房顶上开枪了,只听到嘟嘟……啪,一阵火药味,倒飘了过来,房上的革命义士往后墙滚了下去了。

赵文博又说道:“弟兄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天晚上我们要立大功了;大伙儿准备冲锋吧。”

一时就站了起来往迎面的房子冲了去了,那么一座四合院,是晚清“普贝勒”的私家住所,赵文博在心里暗自一想,莫非是普贝勒勾结革命党。

过了几分钟,没有枪声了,赵文博走进屋里一看,满屋子的一股清香之味,散发在整个“普府”之中,他回过头一看,普贝勒一家人被五花大绑捆起来了,竟在正厅隔壁房屋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