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主死亡99次》第两百四十一章 处心积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到这里,我下意识问出心中疑问,本以为太后亦是不知缘由,没想到她沉默片刻,却露出知情的神色:“哀家心中对王爷忌惮多年,不会因区区兵符一事便相信于他,更何况,此事也可能是他和皇帝特意为了打消哀家顾虑而编出的谎话……”

“那为何?”

她不答,反问我道:“你可还记得敬王?”

敬王?好像在哪里听过?

想了好久我才恍然道:“当初的二皇子刘元锡?”

太后颔首:“看来你还有些印象。”

我茫然道:“此事与敬王有何干系?他不是被流放到边远地区了吗?”

太后道:“想来此事仁王亦是未曾告诉你。”她似乎在思索从何说起,停了片刻方道,“敬王当初在帝位之争中失败,沦为阶下囚,因太皇太后的懿旨,皇帝饶他一命,他却不知感恩,反而一直在筹划着谋夺皇位。他知晓仁王是陛下的左膀右臂,是他谋夺帝位的最大阻力,所以买通朝臣,恶意中伤于他,将一些捕风捉影听来的事情悉数告知于哀家和皇帝。”

我叹息一声,皇帝心中信任王爷必然不将此事放在心上,可太后却信了。

“当年仁王去北戍时,亦是有人传信于哀家,说他与北戍暗中勾结……没有这番话,哀家不至于想要除了他以绝后患。沉霜未能杀了王爷,他回到西岸后,哀家才从你口中知晓有人恶意构陷消解了杀意,但由于兵符之事,哀家心中对他仍旧颇为忌惮。敬王也多番让人在仁王耳边煽风点火,买凶刺杀他,栽赃到哀家头上,哀家与他的关系本就不和,日积月累,嫌隙渐深,他对哀家也温情渐失……”

我想起我重生到环儿身上时,来的那批刺客。原先我也以为是太后派来的,没想到却是敬王的手笔。

他还真是处心积虑。

可我仍旧不知这与王爷后来告诉太后那句话有何关系。

太后道:“敬王便趁此机会,接近仁王,并说服他造反。”

我一愣:“可是王爷他并无……”

太后示意我稍安勿躁,继续往下说:“王爷他假意被他说动,并让你将他有异心的消息传递给我,暗中却将此事告诉了皇帝。但由于敬王这么多年暗中招兵买马,势力不容小觑,为了将他们一网打尽,仁王故意表露造反之意,营造假象,让敬王信以为真,并约定趁家宴之时,埋伏于都城外,二人里应外合,弑君夺位……”

家宴那日,似乎并未听说皇城内有何异常,而且,若真是王爷里应外合的话,太后没理由会不知道王爷的计划,那她也不会在后来又追杀我……

对我的困惑,太后解释道:“皇帝和仁王担心人多耳杂,将此事泄露出去,致使计划失败,因而此事是瞒着哀家的。家宴上剑拔弩张,都城外亦是风声鹤唳,皇帝埋伏在城外的禁卫军与王爷的暗卫相互配合之下,敬王的人几乎全部落网,可惜敬王却趁机逃脱,下落不明……由于鹰隼军当时配合演戏并未暴露,哀家又派仁王去硕城,意图让他死在那里,王爷觉得这是个将敬王引出来的好机会,是以让皇帝将此事暂时瞒了下来……”

我恍然道,难怪王爷做了这么一件大事,朝中却没有半分动静,原是为此。而我原先一直奇怪,我与王爷去都城时暗中跟随的暗卫为何都不见了踪影,我遇到威胁也没有一个人出现,原来他们去做了更加要紧的事情。

我心中颇为感慨,我本以为那日的家宴险之又险,没想到更危险的却是在都城之外。

他竟然什么都没说。

我竟然一直被蒙在鼓里。“如今您知晓这些是不是意味着敬王已经落网了?”

太后摇头:“并非如此。敬王的人悉数落网,朝野怎会半点消息都没有?虽然皇帝对外宣称是流寇,但敬王之人怎会甘心配合?哀家不过找人审了审,就有人将事实全盘托出。哀家误以为仁王趁机造反,怒不可遏,要皇帝下旨杀了仁王,皇帝迫不得已这才说了实情。加上兵符之事,哀家彻底明白,这么多年来,自己竟做了小人。哀家一直以为自己是为了皇帝好,为了朝廷好,却不曾想,险些害死对皇帝最为忠心耿耿的人,也险些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这环环相扣,太过曲折复杂,虽不过寥寥数语,但王爷为此付出的努力与艰辛却是难以估量。我不知道,这些环节中,如果出现一个失误,会酿成怎样的后果。

太后忽地对我诚心诚意道谢:“环儿,哀家白白活了这么些年,却不如你看的透彻。若非你一直从中周旋,并说服哀家放弃家宴之上的行动,历国损失一员大将不说,哀家也成了罪人。”

我摇摇头,当局者迷。

若非我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大约也会看不透王爷的用意。

知晓这些事情的我,最感谢的是那个未曾见过面的皇帝陛下,他自始至终都对王爷信任至极,无论旁人如何中伤,无论王爷做了什么,他都站在王爷这一边。他让我看到,皇家还是有亲情存在的。也因为他的维护,王爷才能在这暗流涌动的局势中生存下来。

如今,太后与王爷之间的误会解除,便不会再派奸细混入军中。

我心中的担忧去了大半。

唯一担心的便是战场凶险,不知王爷能否安然归来。

王爷给我们的孩子取名为心悦。

我心悦你。

我抱着那张写着孩子名字的信纸笑了整整一天,险些把周妈给吓出病来。

和王爷的通信一直断断续续地保持着,他忙的时候有时候就只几个字,想你念你,而今我的信中多半是在写长乐,告诉他,我们的女儿长得很像他,日后定然也是个美人;告诉他,她虽未曾见过爹爹,却每次听到爹爹的名字都会咧着嘴巴笑;告诉他,我真的好希望他能快点回来抱抱她。

但王爷一直未能回来。

心悦满月的时候,周妈本想大肆操办,却被我给拒绝了。

尽管这是个让全天下认识我这个王妃的好机会,但王爷不在,我一点都不想应付那些我不认识的人。

除了杜渊泽我见了外,其他的官员、官员夫人等等全都被我给婉拒了,送的礼也全都没收。

自从那日从都城分别后,我跟杜渊泽也近一年未见。

他看起来比一年前要消瘦一些,面上带着些青褐色的胡渣,神色也显得疲惫。

他给心悦的满月礼物是亲手做的半人高的木马,可以坐在上面摇晃,心悦一看到就喜欢的不得了,趴在上面不肯下来。

我并未跟他多客气,一面照看着心悦一面问他些都城的事情。

随意聊了聊,话题就忍不住扯到他的婚姻大事上。

问他可有意中人。

他微微摇头:“我无心于此。”

“但你终归是要成婚的吧?”我那个时代不结婚都被视为异类,更何况这个时代。

“或许吧。”

我憋了半晌忍不住问他:“你后来有没有找过李璎珞?”

他摇头。

“她也未曾找过你?”

他像是愣了愣,面上带了些苦涩的意味,却看不太分明:“如今这样对她最好。”

我于是便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杜渊泽第二天一大早便离开了,说是都城有要事处理,我并未留他,只让他日后得空再来。但我知道,除非不得已或是日后王爷回来,他是不会再来了。毕竟这里可是李璎珞的家乡,他总会因为这地方想起那个人。微信搜索公众号:wmdy66,你寂寞,小姐姐用电影温暖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