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景琼传》第一章 正德二十五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上,你看你眼睛都已经熬红了,快去歇息吧,臣妾没事的,咳咳”。

“婉儿,不要说了,是朕对不起你,朕现在只想多陪陪你。”

病榻上的美人儿,脸色苍白如玉,没有一丝血色,唯有眼神如星光一样盯着眼前这个英俊男子。

而床榻边的中年男子,英俊洒脱,身姿伟岸,此时望着病榻上的美人儿,一脸的愁容,眼睛里充满了血丝与黄浊。

御医们跪在地上不敢喘着大气,因为他们都明白,眼前的这个高贵无比的病人,已经病入膏肓,撑不了几天了。

“娘娘药好了,赶紧吃药吧”。

侍女端着散发着苦味的药汤,眼睛早已哭得红肿,皇上见状顺手接过,可病榻上的美人儿,硬是让皇上赶紧上朝。

“臣妾病得几日,皇上总留宿于臣妾这里,若再不上朝,外面的大臣又会满腹抱怨,这药臣妾也不会再喝下去的”。

“好吧”。

…………

皇上终究没有忍心离去,罢朝多日,虽觉得对不起祖宗留下的基业,但手底下的官员大多也都是能者,倒是不用太担心什么。

三天后。

泰坤宫庭院所种的梧桐树,是皇帝当年特意在俪皇贵妃的寿日亲手种下的,意寓“凤栖梧桐”之意。

而此时的梧桐树如往常一样,挺拔翠绿,可病榻上的美人,望着此生最爱的男子,吐完最后一口鲜血后,永远的闭上了眼。

“婉儿!”。

“娘娘!”。

景庆宫。

崇妃眼神直愣愣的的看着手中的荷包,这几日心中惴惴不安,她完全没有想到,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姐姐便病得如此严重。

“代珍,你说姐姐会好吗”。

旁边的侍女,知道娘娘难受,心里明白但嘴上还是劝道:“皇贵妃娘娘自有天保佑,这次一定能挺过的,娘娘您还是保重自己的身体要紧”

崇妃也知道代珍在劝自己,但不知道今天怎么了,心里面总觉得不踏实,便准备待会儿去看姐姐。

用手揉了揉已经酸痛的眼晴,端起茶杯准备喝一口热茶,却听见一阵钟声敲响。

“咚,咚,咚,咚”。

丧钟敲响,皇城内外跪哭。

紧接着,传话的小太监直接跑了进来,来报“俪皇贵妃薨了”。

这一刻,天旋地转,两眼发黑,心脏如同针扎,可眼睛却哭不出任何泪水。

崇妃疯了一样的,跑向了泰坤宫,只瞧见俪皇贵妃,如同睡着了一样,被太监们小心翼翼的放在棺椁当中。

而平时至高无上的皇帝,早已晕了过去。

正德二十五年,皇帝大哭,举国大丧,俪皇贵妃薨世,追谥号为孝端仪皇贵妃,罢朝三日,一切皆以皇后之礼埋葬。

七天后深夜。

太极殿内。

皇上无聊的翻阅着书架上的书籍,这些时日,每夜入眠之时总能梦见孝端仪皇贵妃,而梦醒之时枕头早已湿成一片。

今日本是孝端仪皇贵妃头七,可皇上早早的便来到太极殿,把自己一个人关在里面,回忆着和孝端仪皇贵妃以前的美好时光。

而殿外面。

张良守在门外看见张御医过来,觉得现在并不是请平安脉的时候,心中虽有一些纳闷,但还是迎了上去。

“张御医,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

张御医已经年老体衰,赶了路有些气喘吁吁的说道:“张公公,皇上前些日子叫老臣此刻来请平安脉的,还请麻烦公公通报一声。”

张良原本觉得时机不对,便想劝阻一下:“张御医,今日是孝端仪皇贵妃头七,你这个时候来,皇上怕是会不太高兴的。”

张御医听后沉思了一下,然后一本正经的看着张公公说道:“皇上让老臣这个时候来,老臣只能遵命,还请公公通报一声。”

张良听后只能应允,如果是皇上亲口所说,他要是继续阻拦那就是抗旨,虽说不知道通报后将要发生什么,但还是整理了一下衣襟,推开太极殿的大门走了进去。

“嘎吱”。

张良轻手轻脚的走到内堂,看见皇上挑选着书架上的书籍,便轻声问道。

“启禀皇上,前些日子您让张御医过来请平安脉,现在人已经在门口站着呢,是否要宣他。”

皇上听见张良这么说有一丝纳闷,转过头来疑惑的看了张良一眼,然后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脸色开始变得凝重了起来,对着张良说道:“叫他进来吧”。

“是。”

张御医进殿以后,跪拜了一下,便站起身子,走到皇上的跟前,低下头以极轻的声音说道。

“启禀皇上,东西已经查清了。”

皇上听到这句话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的可怕,张良因为站在远处并没有听到什么,但是看皇上脸色如此难看,便觉得大事不妙,急忙挥退左右,关上了大门。

看着众人出去,张御医将一个小布兜,从袖口里拿出来。

只见张御医缓缓打开布兜,从里面拿出了一个梧桐子大小的黑色药丸,那黑色药丸在烛光的照射下,简直黑的发亮。

皇上看着张御医手中黑色小丸子,疑问道:“张臣,这是什么”。

张御医的面色极为的凝重,心惊胆战的看了皇上一眼,缓缓的说道。

“启禀皇上,这是西蛮之地的巫药,名叫无常丸,初为白色,随着药效毒性的发挥,会变成黑色,而孝端仪皇贵妃生前呕血的原因,又服用了大量的血竭,才导致病情的加重的。”

皇上从太医的手中拿过这个小小的黑色丸子,仔细的观察着,那黑色丸子表面坚硬,如同黑色珍珠一样,把玩了一会儿后又问道。

“这东西从何而来。”

张御医回道:“皇上让臣去查,臣发现有个药包中正有此物,此物如同梧桐子大小,若不是仔细寻找,根本不易发现。”

说到这里,张御医停顿了一下,看着皇上并没有太过于愤怒,便继续说道:“这无常丸最奇的地方便是,一旦煮水喝下去,少则七八个月,多则一年半载,才会让人死亡”。

“死亡的时候根本检查不出任何问题,就如同正常死亡一样,所以才给它起名为无常丸,意为无常勾魂”。

“若不是娘娘大量服用了血竭,可能过很长时间才会薨世”。

皇上听完张御医的话,只觉得胸口撕心裂肺般的疼痛,但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挥手让张御医退下。

揉着酸胀的脑袋,浑身无力的走到椅子旁,深深的呼了一口气,然后对着张良大声喊道。

“把阴九给朕找来”!!!

“啪”。

白玉般润瓷的茶杯瞬间被摔得四分五裂。

天子怒了。

几天后。

皇上像是老了十几岁一样,在宝楼上对月饮酒。

就在这时,一个黑影噌噌几下,便到了皇上的面前。

“阴九拜见吾皇”。

“事情查得怎么样了”。

沙哑的声音,仿佛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者,完全不似前几天那个意气风发的帝王。

“回禀皇上,这件事情有些棘手,主要涉及到了太后”。

皇上听闻像是早已料到了一样,继续让阴九说。

“皇上,三个月前,太后偷偷派人见过西蛮药师,花重金购得此物,根据真实情报,这个药丸,是太后身边的侍女倩伶放入孝端仪皇贵妃药包当中”。

皇上听闻沉默不语,阴九把自己的情报说出来以后也消失了。

第二天,天刚微微亮,一道圣旨降于皇宫内外。

“太后身体不佳,不易出宫,朕体恤之,特宣告宁寿宫静养,太后侍女倩伶杖毙,诛三族。”

将此旨一宣,百姓看来是为了太后的健康,可在王爷公主的眼里,这明显就是软禁。

皇后是太后的侄女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管,急急忙忙,便拉着几位皇子和公主,王爷前去为太后求情。

可还没走入太极殿,皇上便让张良呵斥了他们一顿。

丽嫔娘娘心直口快,直接怒怼:“太后是皇上的养母,一个死了的人能跟太后相比吗”。

众人听到这句话,心里顿时一颤,连忙找借口告辞,而这句话传到皇上耳朵里,皇上直接下旨,丽嫔禁足一切规矩均按照才人置办。

而孝端仪皇贵妃去世不过一月有余,便有几位王爷联合别的国家,以太后软禁为借口和伙发兵。

这让朝中之人,无不愤怒异常,如今百姓安居乐业,法律政治清明,文化开放,现在通敌那就等于卖国,在那些书生眼里,这完全是下贱不耻的行为。

太极殿中,皇上坐在椅子上,丝毫没有任何慌乱,看到下面大臣,缓缓的开口说道。

“熊怀安,梁昆,孙造成听旨”。

熊怀安,梁昆,孙造成听到皇上叫他们立即走上前来:“臣等接旨”。

“任命你们三人共同清剿叛军,能否做到”。

“臣等领命”。

三人说完后,皇上便开始商讨清剿叛军的计划。

正德二十五年,经过三个月的奋战,三位王爷及数名叛将,敌国军队全部剿清,皇上大喜对三人封爵赏金。

而熊怀安不同于其他两人,熊氏一族守卫了三朝,太祖皇帝活着的时候,就给予了最高的评价,正德皇帝实在不知道给什么,只能赏赐黄金白银,良田珠宝,以及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礼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