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隋唐武周风云》卷一 3章 益姝孕利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姝奶完婴儿,将婴儿交给杨妈。

杨妈瞅瞅襁褓中的婴儿,夸道:“夫人,这小孩还真像你哩,像极了,又一个美人胚子!”

杨姝不置可否地笑笑:“是吗?但愿她天姿国色!”接着说,“杨妈,我没什么奶水,还是将她交给幺妹去奶吧。招娣也该断奶了。”

“是,夫人。”杨妈抱着幼婴走了。

杨姝听着杨妈夸小孩像自己是个美人胚子,当然高兴,但感到美中不足,稍许遗憾!

因为她想到已逝去的父母,想到他(她)们对自己的热盼,想到他(她)们对自己讲的“益姝孕利骄,鸿福源孙眉”的故事,至今还铭记在心,乃至至死不忘······

杨姝的杨姓是自春秋之后的大士族,杨姝的家族是出自弘农杨氏,而弘农杨氏又是杨姓中第一望族!天下许许多多的杨姓家谱,都喜欢将自己的远祖追朔到弘农杨氏。

故有“天下杨姓出弘农”之说。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弘农杨氏的祖先是春秋时期羊舌氏的后裔。公元前514年,为了逃避晋顷公的迫害,羊舌氏的后裔羊舌季夙带着家眷和族人逃到华山仙谷(因华山东峰上有仙人掌似的巨石而得名),居住在华阴(今陕西灵宝一带),并隐姓埋名,改姓“杨”:因为他们祖宗的封地叫“杨”。从此在华阴一带繁衍生息。

公元前113年(西汉元鼎四年),汉朝设置弘农郡,华山、华阴统归其管辖,所以此地的杨姓统称为弘农杨氏,而仙掌杨氏又是弘农杨氏的正宗。

杨氏死敌晋国灭亡后,杨氏又重返政治舞台,并且占据了显赫的地位,权势熏天!

杨氏十几代都是周室命官!

西汉时,以丞相杨敞为首,多达十人为公卿,封为侯爵,时称“西汉十轮”(当时只有卿、侯才有资格坐朱轮车子)!

到了东汉,杨敞的玄孙杨震被人称为“关西孔子”,光武帝时官至太尉,其子孙和重孙也都位居“三公”!成为东汉的“四世三公”!

【历史上“三公”定性不一:太师、太傅、太保;司马(又称太尉)、司徒、司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到后来演变成仅有荣誉的虚职。】

魏晋时期,“三杨”又分掌军国大权!

到了隋朝,隋文帝杨坚和其子隋明帝杨广,更是把杨氏推到了历史最高峰!

和男人比起来,杨氏女性是巾帼不让须眉,仅北周时期,就有三位杨氏被封为皇后(见后文)!

到唐朝开元时期为止,杨家人又有两个骄傲的女婿: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见后文)!

杨家还有另一个“著名”却是另类的女婿:北周宣帝宇文赟(见后文)!

弘农杨氏的发迹既有他们个人努力的因素,更有门阀制度的功劳:世袭制度,选官优先!

门阀制度被武则天重击后(见后文),到了宋朝就日渐式微,罩在弘农杨氏头上的光环也就日渐暗淡。

作为弘农杨氏正宗仙掌杨氏的家族之一,杨姝的先辈也非常显耀!

她的曾祖父杨定,是杨震的十一代孙,追随大秦秦王符坚,符坚死后,他率余部到了陇右,招兵买马,割据一方,自号陇西王!

她的祖父杨绍,字子安,在仕魏的生涯中,因累立战功,官至辅国大将军!

杨绍膝下有四子:长子杨(士)雄、次子杨(士)贵、三子杨(士)达、四子杨白泽。

史书对杨贵、杨白泽没有什么记载,而杨雄、杨达则是将相名流!

杨雄,字士雄,初名惠,是个气度非凡的美男子。隋文帝杨坚时代,封他为广平王,任右卫大将军,拜为司空、太尉;隋明帝杨广即位后,改为观王(又称观德王)。

杨雄的长子杨恭仁,在唐高祖朝代,历任黄门(后改为门下省)侍郎、凉州总管、吏部尚书、左卫大将军、纳言(即门下省第一把书、宰相),到唐太宗的贞观初期,加授左光禄大夫,贞观十三年卒,陪葬唐太宗的寢陵——昭陵。二子杨綝,任职司隶大夫。杨雄的三子杨续,贞观中为郓州刺史,任过侍中、中书令(均是宰相),死后陪葬昭陵。第四子杨师道,则是唐太宗时代的宰相。

杨达,字士达,相貌俊朗。隋文帝年间,官拜黄门侍郎、工部尚书,封为遂宁公。当时的权臣宰相杨素常对人叹道:“既有君子之貌、又有君子之德的人,唯有杨达哟。”隋明帝杨广上台后,他成了宰相:纳言,兼任兴建东都洛阳的副总监。

杨达有二子一女:长子杨缄,次子杨则,女儿就是杨姝。史书对于他的二个儿子没有什么记载。

杨姝的三世祖都是三朝元老重臣,皇帝的股胘,既对皇帝忠心耿耿,鼎力相助,备受重用,又能体恤民心,勤政能政,深得人望。所以,仕途一帆风顺,善行善终,这和他们家传的美德、本人的品徳以及做官的官德是密不可分的!和那些身居高位因而骄横奢淫、贪污受贿被送上断头台的肮脏大官比起来,实属难能可贵!

杨姝的父亲杨达后来官至宰相(纳言),是封建社会“士、农、兵、工、商”中最高等级的官銜。

但杨达人生的起点却是末等的“商”!

当时人们歧视商人,就像二战时日耳曼人歧视商业奇才犹太人一样,当然,远远没有歧视到要大屠杀的地步!

杨达年青时,因为那时封建朝代的继承制是嫡长制,故杨达除分得父亲的一些遗产外,政治遗产(官爵)则全由大哥杨雄继承。

所以,杨达另辟径溪,在如今的陕、甘一带做木材生意。

由于历朝历代帝王的奢侈淫逸、大兴土木,致使这一带可用之材日益匮乏;再加上人口繁衍,开垦土地,植皮流失,林木面积锐减。因而,木材生意日益难做。

于是,前瞻的杨达将目光瞄向西南——林木茂盛的巴蜀!

为了说服老婆,他先绘声绘色将巴蜀风景名胜着实地宣染了一番!因为他看过:不是看实景,而是看书本。这对于饱读诗书的他并不难。

于是,杨达夫人眼睛闪亮:“啧!啧!天府之国真好!那可比我们这儿‘黄色的天下黄色的土,黄色的人们喝着黄色的水’强多啦!”

见老婆这么高兴,杨达亮出了底牌:“娘子,你也知道,这里好木材匮乏,我想到那儿去运些木材来。”

杨达夫人嗬嗬一笑:“噢,原来是为了这个呀,那得看你哟。”

“看我什么?”杨达困惑道。

“同不同意我一个条件?”杨达夫人笑眯眯地伸出一个指头。

“噢,就这呀,别说一个,一万个都同意!”杨达爽朗地答道。

“我也去。”

这下,杨达满脸犹豫,患起难来。

杨达夫人有点不高兴了:“喏,反悔了?还说一万个哩。”

“娘子,不是我不带你去,那里山高水深,而且要过难以上青天的蜀道!恐怕你吃不哨哩!”

“跟夫君同行,山就不高!水就不深!青天都可上!”杨达夫人说得轻飘飘!

于是,杨达夫妇将两个儿子分别托付给夫妇两个家庭,打点行装,踏上了通往益州(今四川成都)的蒼桑古道:广义上的蜀道!

他们从长安出发,路过八百里秦川,历经“褒斜道”(因取道褒水、斜水两河谷而得名),抵达汉中。

小憇一天后,翻越秦岭,来到崎岖的“金牛道”(狭义的、真正古蜀道的北端)!

跋涉在金牛道,为了减轻老婆的劳累和紧张,杨达讲述着秦王伐蜀时金牛道的典故。

引得杨达夫人咯咯笑个不停:“哈哈,想不到秦王那么刁,蜀王那么傻!”

“这个蜀王其实不是蜀国人,是外来侵略者。”杨达解释道,“就像刘备是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来到蜀地把刘璋搞掉,雀占鸠巢!刘备及其子阿斗无能,纵使有诸葛亮等一班能臣良将,也成了三国中最先灭掉的国家!你能怪蜀国人吗?”

“噢,原来如此,那是,那是。”

“真正的巴蜀人是很聪明、很勇敢的!”杨达由衷赞道。

走过金牛道,杨达夫妇来到栈道(又称阁道、复道)前。

呈现在杨达夫妇前的并不是阁道、复道,而是名副其实的栈道!

只见绕着悬崖峭壁绝险处,蜿延曲折、悬空伸展着一条木板铺成的道路!有一段是在悬崖上凿成石阶台级,形成上下攀援的梯子崖!

杨达见之,不禁打心眼里赞叹:“能在这种鬼见愁的地方用鬼斧神功搞出一条路来,只有绝顶聪明、敢想敢干、又具有大无畏牺牲精神的蜀国人才能做得到!”

“是呀。”杨达夫人附和道,但她的两腿开始打颤,“夫君,我们要从这里过吗?”

“不从这里,还能从哪里?唯此一途了!”杨达回首看见老婆脸有惧色,便安慰道,“娘子,不要怕。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姜维九伐中原,也走过这里,这里还走过千军万马哩!”

杨达便牵着老婆的手踏上了栈道,而杨达夫人紧攥着老公的手,硬着头皮跟在后面。

为了释放老婆心中的压力,他笑着讲起了当年诸葛亮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的故事。

杨达夫人精神高度集中,双脚像灌铅一样沉重!战战兢兢地挪动!丈夫的话成了耳边风!

这也难怪,因为:头顶青天一线!脚下怒涛滾滚!险得很哩!

杨达见老婆脸上汗珠滚滾!身子瘫软得快要弯成鸵背,便心怜地将她背起,在栈道上走着、歇着,走着、歇着······

他们终于来到了利州。

【利州原称西益,自北魏553年起改称利州,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到元朝时,才改成广元,沿用至今。

之所以改成“广元”有两种说法。一是元朝统治者为了预祝侵占巴蜀顺利便改此名,意即“广我元路”。另一说是元朝统治者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句,炫耀其“德威广播,疆土广大”之意。想必,后一种说法是扯蛋:野蛮的、茹毛饮血、马背上的元朝统治者,那懂得深奥玄妙的《易经》?!】

利州是川北大门,扼守着川陕唯一通道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利州也是风景名胜、人文古迹的胜地!

杨达带着夫人旅游了

波平如镜的白龙虎;

宏伟壮丽的千佛岩;

风光旖旎的明月峡、清风峡;

神奇绚烂的地下仙宫······

每参观一处,杨达夫人就像是吃了兴奋剂,高兴得手舞足蹈,脸笑得像花儿一样!

接着,他们翻越雄伟险峻的剑门关!

路过举世独一无二的“二百里程十万树”的绿色长廊:翠云廊!

来到古城益昌(今四川昭化)时已近黄昏。

【益昌在春秋时为苴侯国邑,名葭萌,随着历史的变迁分别改为汉寿、晋寿、京兆,北周时改为益昌,公元972年即宋开宝五年,改益昌为昭化县,沿用至今。

益昌是中国最早的县治地之一,素有“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的美称。

益昌地处嘉陵江西岸,凭着“北枕秦陇,西凭剑关,全蜀咽喉,蜀门钥匙”,成了入蜀必经之地,古驿道上的重要关隘!由于水陆交通方便,成了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千百年来(尤其是三国时期),在这里发生过许多重要的战争!

这里是蜀汉政权的发祥地。刘备在这里笼络人心,操练兵马,创建了蜀汉政权的根据地。212年(建安十七年),刘备借口援吴抗曹,挥师西南,夺取成都,逼迫刘璋拱手投降,为建立蜀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都在这里设立军事指挥大本营!诸葛亮死后,丞相费祎在这里设立丞相府,主持蜀中军政大事!

这里既是蜀国的起点也是衰亡的终点。263年冬,曹魏10万大军分三路向蜀汉进攻,突破葭萌,两军又在剑门关、桔柏渡等处激战,蜀军败北!攻破葭萌,等于打开了蜀国的大门!魏军直捣成都,蜀国后主刘禅请降!维持了42年的蜀汉政权宣告灭亡!

······益昌,积淀了厚重的三国文化!】

当然,杨达夫妇暂时还没时间顾及这三国文化,目前最要紧的是找间客栈投宿。

他们住进了“悦来”客栈的最高层客房。

杨达推开窗户,四周远眺,原来益昌是既处在嘉陵江、白龙江、清江的三江交汇口,也是陸路蜀道和水上嘉陵江的枢纽。滚滾嘉陵江,将城西北的翼山和东南的笔架山,分割成两条“太极魚”,益昌就在阳极的魚眼上!

杨达不仅击掌赞绝:“天成太极!怪不得人们称这里是‘天下第一山水太极’哩!”

杨达夫人的眼光可没那么远,她只朝下就近俯视:房屋错落有致,街道纵横交错,街旁商铺、茶楼、酒肆,戏坊林立,街中人流如织,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怎不呢?益昌是著名商埠,“白天万人拱手,夜晚千盏明灯”!

杨达夫人也不仅击掌赞绝:“好一个繁华都市!”

吃过晚饭,两人看了一阵满城满江的灯火、漁火,欣赏一阵益昌绚丽多彩的夜景,便睡在床上休息。

两人兴趣盎然地交谈这次蜀道之行的所见所闻,然后各自对它作出总的评价:

“雄壮!险峻!”

“秀丽!幽深!”

“惊艳!奇绝!”

“鬼斧!神工!”

“古色!古香!”

“民风纯朴!”

“蜀道还有一绝哩!”杨达道,“不果,我们现在还没资格说。”

“什么绝?”杨达夫人急切地问道。

“那就是:‘行走一遍蜀道,胜读半部三国’!”说罢,杨达用左手托起老婆的头颅,让它枕在自己的臂弯上,“睡吧,娘子,我们明天还要去‘读’三国哩。”

第二天,昨天的劳累使他们起得很晚,不是日上三竿,而是日跃中天!

吃过中饭,来到街上,杨达道:“娘子,我们去‘读’三国吧。”

杨达夫人歉意道:“夫君,我有点累,只想在附近转转、看看,你自己去吧。”

“那你自己注意安全啰。”

“夫君多虑了,太平盛世,何须注意。”

两人分手后,作为商人的杨达,自然是在商思商:货源是不用考虑了,这蜀地到处是林木茂盛,大树参天,而且奇木异树不少;要考虑的倒是货运码头。

他向人问了问,便来到城东南临水的桔柏渡口。

河对岸,是秀丽挺拨的笔架山!

河中,杨达望着顿感惊奇!白龙江与嘉陵江汇合之初,各自保持本色:白龙江水白色,嘉陵江水暗红,似是红白两条龙,并行游动,好看极了!

江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如过江之鲫;停泊在渡口的船只,桅樯林立!

只见人们忙个不停,装卸货物:陕、甘、蜀一带的货物从这里装船,顺江而下,运往渝(今重庆)、荆(今湖北湖南)、申(今上海);而下游逆水而上的货物,在这里卸载,发往川、陕、甘等地。

桔柏渡,是一个重要的、繁荣的货物集散地!水陸交通枢纽!

杨达满意放心地笑了笑。

这事落实后,作为儒商,杨达现在迫切想做的,就是去“读”三国。

他问旁边一个当地的老者:“请问老伯,这里哪里有名胜古迹?”

老者不无骄傲地道:“哪里有?嘿,到处都有,不果算牛头山最多!顺路到曲回埧还可看看关夫人墓。”

按着老者的指点,杨达先来到城北白龙江衅的曲回埧,只见一座巨大的穹形土冢,墓高二丈三尺,周长二十二丈八尺,墓碑上刻着“关夫人鲍三娘之墓”几个醒目大字。

杨达不禁对这位巾帼英雄肃然起敬!

鲍三娘原是鲍家庄鲍员外的爱女,勇力绝伦!自己上阵,比武招亲,打败了了无数前来的“釆花者”!最后败在关羽第三子关索的手中,成了关索的妻子。

坊间有很多关于鲍三娘的传奇故故事。

263年,曹魏伐蜀时,她和丈夫在城东嘉陵江畔与钟会的曹魏军激战,终因寡不敌众,血染嘉陵江,夫妻双双殉国!

接着,杨达来到城西的牛头山。

果然,刀削斧劈般的牛头山刺天摩云,宛若擎天巨柱!

攀登牛头山的人络绎不绝:有来凭弔古战场的;有来寻访名人古迹的;有来观赏奇冈异景的······

杨达跟着人群拾级登山,来到雄固险要的天雄关!极目望去,远处便是与天雄关遥相雄峙的剑门关!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蜀汉后期大将姜维的庙宇及庙前姜维的“拜水池”。

接着,便是刘(备)关(羽)张(飞)庙。

刘关张庙庙门有一趣对:

兄玄德弟翼德威震孟德

师臥龙将子龙偃月青龙

本是充满敬意的杨达看后不禁哑然失笑:好一付妙对!

杨达最后来到武侯祠。

作为儒商的杨达自然对这位有经天纬地之才、出神入鬼之计的千古第一贤相诸葛亮充满无限敬意!

武侯祠内,有一付气呑山河、又忠心可鉴的楹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杨达走到功德箱前,捐了不少银俩,便踱到祠堂中央,凝望着神座上端坐的诸葛亮镀金像,但见他峨冠博带,纶巾抱膝!

杨达不禁肃然起敬,便朴通一下跪到蒱团上,虔诚地向诸葛亮顶礼膜拜,行三跪九叩大礼!

礼毕,又驻足良久,仰望沉思······

劳累使杨达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出武侯祠。

武侯祠前的广场上,有一简易的茶肆,说是茶肆,其实也只是简单地供些茶水、饭食、酒菜:我们的祖先千百年前就懂得搞旅游经济。

杨达入座,叫了酒菜,一边吃菜,一边呷酒,也许是马不停蹄的旅游导致的困乏,加之喝了酒,有点醉意、困意,便埋头扒在桌子上······

······又是牛头山,又是拾级而上,不同的是时间已是午夜,皓月当空,清辉闪耀,洒满山野;群峰突兀,状如剑锋,刺向银河星汉!

······又是武侯祠,又是孔明诸葛亮,不同的是诸葛亮已走下神坛,他身长八尺,目光如炬,面如冠玉,鼻如悬胆,头载纶巾方冠,身披鹤氅长袍,手揺鹅毛羽扇,步履轻盈飘然,如神如仙!

······看见朝自己走来,杨达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正想向这位料事如神的圣人请教自己前程富贵之类的事情,那知诸葛亮仿佛早就明了他的心事,不待他开口,诸葛亮便严肃认真地说:“送你八字真言:‘益姝孕利蛟,鸿福源孙媚。’利益的‘益’,利益的‘利’。望你切记!切记!”

杨达不明其意,正想要请这位圣人指点迷津,那知诸葛亮飘然而去······

心急的杨达连忙追去,不料一个踉跄咧趄,跌倒在地······

茶肆里的酒保赶忙将跌倒在地的杨达牵扶起来:“客官,你怎么啦?喝醉啦?”

“没,没什么,谢谢!”杨达难为情地说着,揉揉自己醒松的睡眼:原来自己做了一场梦!

杨达感到蹊跷:大白天做什么梦?!便又跑进武侯祠,走到解签大师身边,将银两放在桌上,问道:“大师,能否解梦?”

解签大师答道:“略知一二。”

“那就麻烦大师解这一梦,刚才我梦见孔明圣人送我八字真言。”

“哪八个字?”解签大师递过紙笔让杨达写在上面。

杨达一边念着,一边写着:“益姝孕利骄,鸿福源孙眉。”

解签大师照纸吟读,沉思一阵后,对杨达道:“这里的‘益’和‘利’是指地方,‘益’可是益州也可是益昌,既然施主身在此地就是指益昌啰,‘利’当然是利州;‘姝’是美丽、美好的女子,‘骄’是值得骄傲的骄子。‘益姝孕利骄’这句话的含意就是施主在益昌将会得到一个美丽美好的女儿······”

“那在利州就有个天之骄子啰?!”杨达有点急不可耐,惊喜地插话。

“是这样,但不是你的儿子。这不,是你在益昌得的这个女儿‘姝’孕出来的‘骄’子:‘须眉’的‘眉’是指男儿,‘孙眉’是指你的外孙。”

“噢。”毕竟隔了一代,而且是外孙,不果对于杨达来说也已心满意足,只是美中不足。

“这后一句就很明了啰。”解签大师兴奋异常,好像自己大喜临头似的,“呵呀呀,你这个外孙可了不起!所谓‘福’,乃富贵寿考齐全也,鸿福也就是大福!你这个外孙将来会给你们带来大富大贵!鸿福呀,富不可言!贵不可言!恭喜施主!恭喜!恭喜!”

“那敢情好!敢情好!谢谢大师!谢谢大师!万份谢谢大师!”杨达一边激动地道谢,一边忙不迭地掏出银两,加倍地送给大师。

解签大师连忙推辞:“贫僧替人释疑解惑消灾,乃我教义的要旨,贫僧的义务,施主不必在意多礼!”

杨达不容分说地将银两往解签大师身边一推,一溜烟跑出武侯祠,飞也似地跑下牛头山!

杨达现在是高兴极了,但没想到后来会给自己也给女儿带来麻烦和痛苦!

因为他误听、误写了两个关键字!

他把诸葛亮说的“蛟”字、“媚”字错听、错写成“骄”字、“眉”字,毕竟是神明让天机没有尽泄!

“蛟”是母龙的意思(出自《抱朴子》:母龙曰蛟)。

“媚”即今后的“媚娘”,也即武则天。

诸葛亮要向杨达传达的天机是:你在益昌有个得到美丽好女儿的福份,而这个女儿又会在利州孕育出一个女性真龙天子,所以你们的一切大福气都是源自这个外孙女媚娘皇帝!

回到客栈,杨达強按住激动跳动的心:他要掌握时机,恰到好处的说出来。

吃过晚饭,两人上床了。

杨达夫人问道:“郎君今天到哪儿‘读’的三国?”

杨达简述了一下桔柏渡和鲍三娘墓之行,详述武侯祠及做梦、解梦一事,讲完,他含情脉脉地盯着老婆:“娘子,诸葛孔明圣人给我们指明了一条富贵幸福大道哩!”

“是吗?”杨达夫人异常兴奋地拍着玉掌,“那我们可要享大福啰!”

“不果,我们先得要个‘姝’:要个女儿。”

“我生了两个把把,我也想要个洞洞,想死啦!”

“娘子,那我们开始造人吧:造个‘姝’!”杨达急不可待地给老婆宽衣解带!

“明天吧,夫君,我今天身体还没恢复完全。”

杨达将老婆的话权当耳边风,他两手冲动地抚摸着老婆······

“你猴急什么?我还没同意呢。”杨达夫人酥痒得咯咯地笑着,撒娇地紧靠在杨达怀中。

“魏国伐蜀要蜀国同意吗?”

“噢,你要打仗是不?打就打,谁怕谁!”说罢,杨达夫人一个侧翻将杨达压在身下······

这是一场另类的“魏蜀大战”:一场零距离的“肉搏战”!

只见两个赤身紧紧地楼抱在一起,在床上滚来滚去!翻压倾轧!“杀”得难解难分!

毛茸茸的手和软绵绵的手代替了刀槍矛戈,浪声笑语代替了怒吼厮杀!

经过一阵“肉搏战”,胜负已定:杨达夫人处于下面甘居下风,伸出双手紧搂着杨达腰部“投降”,瘫软地叉开双腿,舒舒服服地、美美滋滋地承受杨达“压倒性的胜利”······丶

为了保“姝”,杨达夫妇遗憾地没有南下阆中、益州,蜀道之行止步于益昌。

从益昌返程,出于保胎的考虑,也是舟车代步,返回关中家中。

为了验证和更加确信诸葛亮的真言,自益昌“肉搏战”之后,夫妇二人长达三个月停止了房事交媾活动!

益昌后的第一个月,杨达夫人的大姨妈(月经)没有来,夫妇二人暗自高兴!

第二个月,还是没有来,两人不禁欣喜若狂!击掌相庆!

于是,夫妇二人像现在奥运举办国时兴的倒计时一样,以“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三百天为基数,算起“离姝出生还有x天”来。

又要添一张嘴了,为了有稳定的收入,杨达便弃商从政。这对于他来说并不难:有祖父辈的门荫,有在朝为官的哥哥杨雄。

在预期的生产期内,杨达夫妇喜得千金,给她起名自然是诸葛亮暗示的“姝”,叫杨姝。

是年是579年(北周大象元年),杨达正好三十而立;而他服务的王朝却立不起来,正处于崩溃的前夕,三年后,北周政权被杨坚取而代之(见后文)!

同时,杨姝的出世,意味着百年之后,另一个政权(李唐王朝)的崩盘(被杨姝次女武则天取代,见后文)!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