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淮阴国士》第一章 红缨在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hūn秋末期,东周王室衰败,天下间诸侯并起,黎民百姓陷入了无休无止的战火之中,经过了前后两百多年的相互杀伐,中华大地从大大小小几百个诸侯国,经过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最后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的旗帜还在高高飘扬屹立不倒,逐渐演变成七雄争霸的格局,史称战国时代。

公元前二百三十年秋,一眼望不到边的稷谷田,漫山遍野满眼的金黄,楚国淮yīn的农民们正在各家的地里忙活着,又是一个丰收年,收获的季节总是令人心情愉悦。

稷谷,上古时代的一种农作物,又称:粢,粘质的是黍,可以酿酒,不粘的是稷,可以作为饭食,北方称之为谷子、小米,即为现在的粟,被古代百姓誉为:百谷之长。

稷是一种抗旱能力超强的农作物,非常适合在干旱、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因此颇受百姓喜爱,纷纷种植作为主要粮食。

chūn秋、战国时期,水利灌溉还没有普及、应用到农业领域,我国南方地区,虽然是江河、湖泊纵横,亦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只能望洋兴叹,落后啊。

直到始皇帝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才在天下大兴水利工程,引江河之水灌溉到农田,江南地区水田才悄然兴起。看来,这秦始皇也着实干了点惠民工程。

田间地头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满意的笑容,还有些人暗自在盘算着,除去给王上缴纳赋税,应付完地方官员的盘剥,自己能剩下多少结余。

劳作的人群中,只有一个壮汉明显心不在焉,他三十上下的年纪,身材魁梧,浓眉大眼,双目炯炯有神,棱角分明的脸上络腮胡须,上着短衣,下穿犊鼻裤,足下一双草鞋,虽然一身劳作短打,古铜sè健美的肌肉显露无疑,难掩英武之气。

此人姓韩,名:复,祖上是韩国贵族,先祖皆为韩国将领,后因家道中落,随其父迁到淮yīn务农。

韩复此时心情低落,他的故乡韩国已经被秦所灭,他们祖孙几代梦想着振兴韩家,重返故土的希望,被秦人的铁蹄践踏得支离破碎。

父亲韩承祖,听到祖国沦丧的噩耗,大哭三天,不吃不喝,而后一病不起,连马上要出世的孙子都没来得及看上一眼就郁郁而终。

国破,丧父,这一切接踵而至。

欢乐的秋收队伍中,唯独韩复一人闷闷不乐,他反复回想着老父亲临终前的一刻,那充满忧郁和期盼的眼神,虽然没有留下一句遗言,但却令他久久无法平静,祖孙几代人的中兴之梦,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此后的路任重而道远。

rì近晌午,天气逐渐炎热起来,霸道的“秋老虎”肆虐着田间地头劳作的人们,烤得庄稼的叶子都打了蔫。

有个汉子索xìng脱掉上衣,光着膀子穿梭在田地中,他一边忙活着,一边发着牢sāo说:“今年这老天爷还算没瞎眼睛,风调雨顺地过来了,收成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那些个专吸骨髓的官员们,又会怎样巧立名目来压榨我们?”

一个jīng瘦的老者低声训斥道:“老脸,身材魁梧,虎背熊腰,一身葛布粗裳,赤着一双大脚板。

望着这个比自己高出半头,铁塔一般的汉子,韩复兴奋地答道:“是个男孩,来振兄弟,我今后可是有盼头了。”话音未落,韩复激动得热泪盈眶。

那叫来振的汉子高声叫道:“哈哈哈,大哥,天佑韩氏,我等大事有望了,哈哈哈,我要进去看看大侄子,未来的小主。”

向来沉稳的韩复未加阻拦,只是环顾左右一番后低声嘱咐道:“兄弟,禁声,谨防隔墙有耳。”

来振慌忙捂着嘴小声说道:“哎呀,我是高兴过了头,不妨事、不妨事,这又没有外人?”

韩复轻声说:“小心无大错。”

来振收回了刚刚要迈进门槛的左脚,满脸透红地挠着头说道:“兄弟失礼了,我这是被喜事冲昏了头了,嫂嫂刚生下小主,啊不,大侄子还未满月,我这腌臜的汉子,怎好进去冲撞了胎神,我走了,回去告诉我那婆娘,让她来帮着伺候嫂嫂。”话没说完,人已经一溜烟跑出了韩家的院门。

韩复忙道:“兄弟,你我之间的交情,不要拘泥了哪些俗礼,进屋看一眼,无妨,无妨。”再抬头看来振,那里还有了踪影。

韩复摇摇头,转身进屋,关上了房门,韩家小院恢复了往rì的宁静。

屋中,榻上,刘氏正充满慈爱地抚摸着刚刚来到人世的儿子,从头摩挲到脚,一遍一遍地上下打量着这个小生命,母xìng柔情大肆泛滥。

“啊,他爹,你快来看,这孩子是怎么了。”刘氏惊叫道。

再一次陷入沉思当中的韩复,被妻子的惊呼声打断,慌忙奔到榻前俯身探向刚出生的儿子,疾声说道:“怎么了,那里不妥。”

刘氏抓着儿子的小手,双目充满惊疑地说:“你看,这手怎么是这样。”

韩复看向儿子粉嫩的双手,在阳光的照耀下,小家伙的手掌皮肤晶莹剔透,像刚剥了壳的鸡蛋,柔嫩光滑,虽然小手不大,但却在那一张一握地,好似在舒展筋骨,并没有看出有什么不妥。

韩复不解地问道:“怎么了,这小子不正在那练拳吗,有什么问题?”

刘氏二目圆睁,樱桃小口张得老大,战战兢兢地说:“你看他的左手,手心里红红的,像是握了个什么东西,好吓人。”

轻轻掰开儿子正握成拳头的左手,韩复疑惑地看了下去,好家伙,他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抱起来走到窗下,借着阳光仔细观瞧,这分明就是一杆长矛,殷红、殷红的长矛,矛尖、矛身分明,清晰可见,矛尖在虎口的位置,矛身向下延伸,位于手掌的右下方。

左手握成拳头,就似握住了一根神兵利器,那长矛仿佛泛着寒光,横扫**,注定将用无数鲜血方能染红此矛!

不明就里的韩复喃喃道:“长缨在手,此子注定将来要披坚执锐,沙场征战,时也,命也!”

刘氏满脸疑惑地追问:“他爹,儿子手心中那快红sè掌纹,到底是何图案?”

韩复摊开儿子的左手,肃然说道:“是长矛,这小子手握红缨出世,必是战神下凡,将来投身行伍,建功立业,做一个名扬天下的大将军,岂不壮哉!”

“振兴我韩氏有望,有望了,记住,儿子这奇异的掌纹,万万不可向旁人提起,切记,切记。”韩复望着远方,一字一顿地凛然说道。

此时的刘氏,已经泪流满面,瘫倒于榻上。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