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故国悲凉玉殿秋》第三章战云密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良嗣提出的联金灭辽收复燕云之战略构想,在徽宗心里掀起了一层层涟漪。 一连数rì,徽宗不断反复思考,这个计策究竟是否可行?

燕云之地,那可是先皇梦寐以求的故土啊。如果能像收复青唐那样,将其一举拿下,不仅先祖的在天之灵得以告慰,自己也将在青史上大书一笔。

所谓燕云之地,是指公元938年,晋王朝开国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个州,即:

幽、顺、檀、蓟、涿、瀛、莫、新、妫、武、蔚、应、寰、朔、云。其中,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的东南方,其余九州在山脉西北。

这片土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大约有12万平方公里。榆关、松亭关、古北口等北方重要关隘,都在这一带。

险峻地形,始终是以步兵为主的中原军队,抗击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部队的重要屏障。燕云十六州一失,中原北部的千里平原一望无际,几乎无险可守,纵横驰奔的游牧民族的铁骑,昼夜即可饮马黄河。

割让燕云十六州,是影响中国历史政治格局的一件大事。此后几百年中,那高耸连绵的燕山群峰,一直是每个中原汉族王朝魂牵梦绕之地。

徽宗想,青唐陷入吐蕃已达三百多年,尚可出兵收回,燕云落入契丹还不到二百年,趁辽国内乱之机,出兵将其收回,应该也是能办到的。

徽宗决定找大臣们商量一下。

这天,徽宗下旨让蔡京和童贯同来崇政殿议事。

徽宗说:“今rì朕请两位爱卿来,主要是想听一听你们对赵良嗣提出的联金灭辽计策有何见解。”

童贯首先发言,他说:“陛下,现在从海上去辽东路线不熟,联合女真之事,还需从长计议。但是,如果大辽确实如赵良嗣所说,灭亡在即,咱们dú lì出征北伐也未尝不可。”

蔡京持谨慎态度,他慢条斯理地说:“陛下,微臣以为,目前辽国情况还不是十分清楚明朗,仅凭赵良嗣一面之词,就匆忙决定,有草率之嫌,不妨令雄州边防进一步探听辽国动静虚实,再做主张。”

徽宗点点头,采纳了蔡京的建议。当即下诏,密令雄州和诜进一步侦探辽国动向。

和诜接到密诏后,揣测朝廷可能有意于燕云之地。于是,他不惜重金,多方招纳辽国豪俊之士,大力搜集辽国各种情报。

这天,有个辽国商人来到雄州府衙,献上一张燕山地图。燕山前后的峰峦河川,大道小路,村镇民居,俱在其中。

和诜如获至宝,喜上眉梢,亲自持图来到汴京,献给皇上。

徽宗对这张地图也是喜不胜收,把它当成宝贝,放在崇政殿的御案上,每天都要拿到眼前端详一番。这样一来,收复燕云之地的愿望,在徽宗心中越来越强烈。

有一天,徽宗忽然想,不知驻守边防的帅臣们对北伐燕云会有什么看法?于是,他派遣内侍谭稹衔命秘密到北部边防,向几路边帅征求北伐的看法。

谭稹这个宦官与童贯风格大不相同,谭稹外表斯文,像个白面书生,实际是外柔内刚,向来以足智多谋而自诩。

谭稹先后走访了高阳关、中山府、代州、太原和镇定等路的帅臣。

高阳关路安抚使兼知河间府吴价和中山府路安抚使兼知中山府张杲都赞同北伐,他们对谭稹说:“燕云之地,本是汉家故土,理当收复,伐燕可取。”

代州安抚使王机对谭稹说:“代州对面是辽国的武州和应州,那里曾有辽国官兵跑过来投诚,据他们说,天祚帝已经不得民心,伐燕可行。”

河东经略使兼知太原府薛嗣昌为迎合朝廷的伐燕之策,竟然大胆润饰谍报词语,不仅向谭稹表态坚决支持,而且还亲自跑回汴京面圣,请求出兵伐燕,一致泪水涟涟。

然而,反对的声音也很强力。

真定路安抚使洪中孚就坚决反对,他对谭稹说:“我在北方边境呆的时间很久,熟知辽人情状,他们质直尚义气,少文华。朝廷与辽通好百年,忽然想与大金一起将它灭掉,这于情于理都不适合。假使灭掉了辽,那以后,面临女真将更危险,女真是野蛮之人,不是那么容易制服的。”

谭稹回朝后,如实禀报徽宗。

徽宗斟酌再三,令洪中孚详奏其说。随后,洪中孚在奏章中尖锐指出:

“辽国的士人和豪族并无归附之意,所谓壶浆迎降之说毫无根据。而我大宋政风败坏,钱粮不足,军队缺乏战斗力,诸路帅臣皆不知兵,若出兵北伐必败。今承平rì久,兵骄将惰,动辄糜溃,而yù以无纪律骄兵伐人之国,何异缘木求鱼?万举万败,其理必然。若贸然出兵,徒自取辱丧师,而遗患于将来。”

徽宗看完洪中孚的奏章,感到头晕脑胀,心情沮丧。难道大宋真的如此之朽腐?

徽宗把这份奏章交给谭稹看了看,征求他的看法。谭稹看完后说:“陛下,洪中孚已经老眼昏花,视物不清,他的话,陛下千万不必当真。”

徽宗遂以其年迈为由,将洪中孚免职。

这天,代州安抚使王机上奏说,原辽国应州知州王师中率全家到代州投诚。徽宗闻讯大喜,下诏让其派人护送王师中一家速速来京。

五十多岁的王师中携儿带女从代州来到汴京,徽宗也在延庆殿接见了他。问及辽国情况,他的说法与赵良嗣基本相同。

徽宗把赵良嗣提出的联金灭辽战略构想向他作了介绍,并征求他的看法。

王师中很是赞赏,他说:“辽国现在已rì薄西山,而女真恰好相反,如rì出东方。大宋若能抓住时机,收复燕云实在是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而联金灭辽,必将加速这一进程,实乃上策。”

于是,徽宗任命王师中知登州(蓬莱),给他一个秘密使命,让其多关注海上动静,寻找出海时机,探索一条从登州出发,赴辽东联络女真的海上之路。

王师中的一席话,更坚定了徽宗北伐的决心和信心。

徽宗思考着,以什么名义北伐燕云呢?出兵总得找个名堂才行。正捉摸不定之时,中山府路安抚使兼知府张杲上来奏章说,辽国易州涞水人董庞儿聚众为盗,剽掠州县,聚众多达千人,请示可否派人去,劝说他前来投诚。

蔡京获悉后,急忙来到崇政殿,建议徽宗接纳董庞儿,他说:“陛下,如果能借助于辽国内地人之手,收复燕云,乃是上上之策。这董庞儿就是一个机会,不可错失。”

蔡京和童贯都认为可以支援董庞儿为由,趁机出兵,收复燕云

徽宗同意招纳,并许诺说:“如果董庞儿能助我收复燕云,rì后可以封其做燕王。”

徽宗下诏令张杲秘密派人去辽国联络董庞儿,并赐名赵翊。

董庞儿原名董才,出身贫苦,沉勇果敢,趁辽国内乱之机,他聚众造反,竖起了起义大旗。不料,董庞儿的起义军在易水被辽军击败,损失惨重。但他并没向辽军屈服,而是率领残部奔赴西北山区,转战在云州朔州一带。

这天,董庞儿与大宋派来接纳的人员在云州以北的梨树沟相见。他马上表示愿意归顺大宋,立刻写下降表,派人向宋廷递来,他在降表中自称“抚宋破虏大将军”,表示要攻取燕云旧地,报效宋朝,并请求宋朝出兵支援。

那些天,徽宗很兴奋,每晚住在崇政殿里工作到深夜。即使半夜三更,殿里也灯火通明,人影晃动,气氛既紧张又热烈。

徽宗令童贯秘密从汴京禁军中抽调jīng锐之师组成前军,将宋军的西军主力收拢集结。又令河北各路做好战时后勤保障准备,并将所属各军,悄悄抽调到边境待命。

一时间,宋辽边境,战云密布。

知枢密事邓洵武闻讯后,急忙请求面圣,没等获准,他便风风火火地闯进崇政殿,将自己写的一篇强烈反对伐燕的《北伐问目》,上奏给徽宗,并请求徽宗令蔡京前来,当面辩论。

当年,蔡京被徽宗重新启用,与邓洵武的极力推荐密切相关。那时,邓洵武担任起居郎,每rì在皇帝身边,负责记录皇帝言行,官位不高但身份特殊。他对徽宗说:“陛下您是先帝之子,如果您一定想继承先帝革新之志,富国强兵,那么非用蔡京不可。”

最近以来,邓洵武对蔡京的所作所为很是不满,憋了一肚子火,今天,他要当着皇上的面把它发泄出来。

徽宗见邓洵武两眼微微发红,呼吸气息不匀,知道这人的牛脾气上来了。此时,若把蔡京召来,两人肯定会演出一场jīng彩的口水大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