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嘉靖少年时发生的那场争议》第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所谓早睡早起,国家才会更有朝气。 七月十,有的人在高喊着“要见皇上”!

当然,还有个别激进分子喊出一些含反动成分的口号。反正,今天喊破喉咙也要把您皇帝大人给喊出来。

可怜那几位司礼监的官员,来这边劝说又被人(官员)骂。万一劝说不了,等会回去又要被里面那个人(皇帝)骂。

眼看事态越来越严重,小皇帝也开始不耐烦了。

“岂有此理,朕好言相劝让你们先回去,你们却不听。看样子是想在天子脚下造反了吧!”对于这种“敬酒不喝,喝罚酒”的行为,小皇帝是不会容忍的。

试想一下,如果把这件事(大臣示威)摆在其他皇帝(明宪宗之类的)面前,估计他们早就向大臣那边扯白旗投降了。

不过,现在这位小皇帝确实就是“不一般”。作为明朝历史上“最聪明”(权谋、心术)的一位皇帝,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考验,或许会成为他扭转局面甚至掌握未来的一个好机会。

大家还记得张璁大叔的那句话吗?

“对付书生就得用拳头”。所以,当前要做的事只有一件。(动武!)

“锦衣卫,给我把带头闹事的人通通关起来!”

在小皇帝的一声令下,一大批锦衣卫匆匆来到左顺门前,把在场的二百多名官员团团围住。

在此,有一点大家必须搞清楚的就是,这帮锦衣卫兄弟是绝对不会跟你们这些官员客气的。须知,“打人、逮人”本来就是他们的工作之一,而且主要服务对象也就是你们这帮官员。

因此……。

“废话少说,刚才声音喊得最大的那几个……你,不用看旁边了,就是你!”(锦衣卫开始逮人)

接着,没过两三下功夫,以下这八位“先锋代表”(给事中张翀、翰林学士丰熙、御史余翱、吏部郎中余宽、户部郎中黄待显、兵部郎中陶滋、刑部郎中相世芳、大理寺寺正母德纯)率先被锦衣卫揪了出来然后关进诏狱。

难道大伙儿就此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吗?不行,咱们一定要挺住。

眼看形势有变,杨慎与其他几位翰林院的同志这下子很聪明,他们知道锦衣卫逮人,无非就是冲着声音喊得最大的那几个人。于是,他们俯下身子,装出一副“跟大队”的样子。

在等锦衣卫逮完人以后,杨慎他们突然又跳了出来,继续煽动在场的官员。

这下子,就连锦衣卫他们也意想不到。本以为逮了几个带头的,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岂料一众大臣变本加厉,把行动再进一步升级。(从集体跪谏,演变成集体哭谏。)

至此,事情已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在场的所有人已经完全进入失控的状态,上百名官员鬼上身似的冲到左顺门前一边拍门,一边大哭大喊,现场再次陷入一片混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