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崇祯皇帝》天启帝溺水太液池 魏忠贤封锁紫禁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由校正自恼怒,见魏忠贤一味炫耀,也不下马施礼叩谢,一时气苦,霍然起身从赤霞骢背上取了宝雕弓,搭上金?箭,开弓便射……那箭嗖的一声正中马眼,贯出脑后,飞玄光负痛,扬蹄长嘶一声。 首发--无弹出广告

北京古城,背靠险峻的燕山,前接广阔的中原腹地,依山傍水,虎踞龙盘,雄视万方。古城中央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皇城,皇城中央隐隐显出一处巍峨的宫殿群落,远远望去,凤楼龙阁,雕梁画栋,黄瓦朱檐,宝光瑞气,金碧交辉,有如天上宫阙,连绵不绝,这便是大明天启皇帝与后妃、太监、宫女的居住地――紫禁城。

紫禁城西华门西,皇城西安门里有一片水域,南北长四里,东西阔二百余步,**若海,名曰西海子,又称为金海,即是天下闻名的西苑太液池。其水自玉泉山来,经高梁桥,流入德胜门内,汇为积水潭,流入西苑而成。清波浩淼,碧天倒映;藻荇叠翠,芦苇抽新;杂花遍地,芳菲满目。野禽飞鸟翔集,蛙鸣远近相闻。堤岸之上,垂柳如丝,榆槐杂植,古木秀石,参错其间。四下殿阁错落,丹槛绿窗,金碧交辉,瀛台、紫光阁、?”

魏忠贤抢先道:“万岁爷,这石头看来有了些年头,风吹日晒,雨淋水浸,一副破败相,想来也本平常。名字嘛!还能有什么名字?体乾,你读书多,说说可有什么名字?”秉笔太监本为从四品,掌印太监为正四品,按官职魏忠贤位在王体乾之下,但王体乾凭借魏忠贤与客印月之力才谋得此职,也就甘心位居他之后,每次拜见,言语极为恭敬,魏忠贤与客印月总是直呼其名。

王体乾忙说:“万岁爷天生神明,博学多识,想必已经知道,来考问奴婢的。这石头的来历,奴婢倒是知晓一二。据元人所著《析津志》记载,本是北宋宣和年间徽宗皇帝命人采制的花石纲,后来金兵攻破东京汴梁,掳去了徽、钦两位皇帝,金章宗完延烈要修建京城,便派专人到汴梁用大船将花石纲全都运来了北京,却又未及使用,就这样一直摆放在了太液池边。”

客印月笑道:“老王倒是通晓古今呢!”转头又对朱由校说:“哥儿,你出这等题目难为咱,算什么耍子?再若如此,不如教他们全回内书堂读书算了。”

朱由校一丝不恼,含笑道:“客妈妈既是不喜欢文绉诌的,那就玩点孔武有力的,教大家一齐乐乐。来呀!到御马监牵朕的赤霞骢来,朕要与魏伴伴赛赛马,舒坦一下筋骨。大家都赌一赌输赢,也好热闹一番。”

魏忠贤躬身道:“老奴也有此意。看看万岁爷的赤霞骢与老奴的飞玄光到底哪个脚程快?”说罢,二人起身活动腿脚,等御马监将赤霞骢与飞玄光送来。当下忙乱了那些太监、宫女们,原本没有多少积蓄,出来游玩又没有带在身边,就把身上的香囊、汗巾、玉佩、银簪、戒指、手镯、绢花之类尽情拿出,或押皇上赢,或押魏忠贤赢,摆了两大堆。客印月哈哈一笑,伸出一双白白的胖手,十个指头并两个手腕上戴满钻石、猫眼儿、玛瑙、金玉,珠光宝气,晶莹闪烁,在初夏的日光映射之下,熠熠生辉,化作七彩,不住变幻,众人看得呆了,就是她的贴身宫女也禁不住啧啧称赞。客印月满脸欢笑,懒懒地向左右命道:“春月、秋菊,将我手上的饰件都摘了,左手的放到押哥儿的那一堆,右手的放到押老魏的那一堆。”

王体乾干笑道:“老祖太太怎么两头全押,岂不是分不出输赢来了?”

客印月道:“体乾呀!你心里必是明白的,却非教我说出来不可。哥儿虽说不是我生的,可我的那些奶水都把与他吃了,多年抚养,真比我亲生的儿子国兴还要上心劳神,说句大不敬的话,真是情如母子,怎么会愿意他输给别人?老魏不光是国家栋梁,两朝的老臣,也是个体己的人儿,早晚间相处多年了,也不想他不赢。手心手背全是肉,就将两手的饰物各自押了,什么输赢不输赢的,和和气气的岂不是更好?”众人见她语出肺腑,不禁唏嘘不已,朱由校和魏忠贤也觉动容。王体乾慨叹道:“老祖太太哺育圣上之功,直可上追圣母皇太后,小的们替万岁爷感激在心。”

客印月将眼角的半滴泪珠用香帕蘸去,随手一丢道:“好了,我就不罗嗦了。大伙儿都押好宝了,快看哥儿和老魏赛马吧!体乾,倒是没见你押什么?”

“小的没带什么值钱的物件,正不知押什么,本不想押了。既然老祖太太有命,就用这个玩物权作几两散碎的银子吧!”说着从内衣深处摸出三个玲珑剔透的骰子,象牙打磨雕刻而成,四周镶了银边,一、二、三、四、,湖边早泊稳了黄龙大船和几只小船,朱由校先上了黄龙大舟,客印月、魏忠贤、王体乾等二十余人也依次上来。微风吹拂,碧浪轻拍,金色巨帆稍稍鼓起,缓缓向琼华岛东麓的藏舟浦驶去。朱由校身披斗篷,来到船头,当风而立,风吹斗篷,船头划水,均是哗哗作响。水中萍藻翠绿,随波飘摇,成群的鱼儿往来嬉戏,清晰可数。他不由来了兴致,要换乘船尾系着的小舟,单人独楫,泛游烟波。客印月、魏忠贤、王体乾闻听大惊,纷纷劝谏,只是不听。三人无可奈何,只得命人将简陋的蚱蜢小舟用红绢细细铺了,又教暖殿太监高永寿、刘思源跟随左右,小心伺候。小舟解缆而去,众人仍旧在宽大的龙舟饮酒作乐。朱由校亲自驾船,与高、刘两个小太监向深水处荡去,大船上的欢呼与喧闹渐渐远了,鼓乐之音随风飘来,依稀可闻。

<!-- 作者有话说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