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形意大豪李存义》八八、誓死不做亡国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存义向兵士们传授他初创的形意连环劈刀。无弹出广告小说 他将形意拳法中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精髓注入刀法中,继承并改进了劈崩刀法,攒炮刀法,横裹刀法,云领刀法,撩削刀法,使刀法得到延伸,刀长而意远,结合形意拳抖崩之力。正是精拳术者,必精拳械合一,身刀合一,虎坐龙蹲,刀似猛虎,动作敏捷,进击扑实,形成独特的形意连环劈刀风格。

李存义爱将刀称为“转环刀”,但刀背并没有铁环。刀背加铁环为装饰,是宋朝以后礼仪刀的样式,但现在持刀要对付敌兵或土匪,铁环“哐哐”响就破坏了隐蔽性,所以不能要铁环。刀上无环,为何称为“转环刀”呢?因为刀用的是“转环枪”之法,敌人的枪架住了我的枪,我的枪不改原式,擦着敌人的枪一转,继续扎过去,此为转环枪。李存义刀法也有此特点,以刀刃对着自己,敌人的刀劈过来,以刀背磕击,碰触之间,刀身就翻转了,刀刃劈向敌人,便是转环。

光绪十七年,两江总督刘坤一又受命帮办海军事务。

刘坤一带李存义参加一个海军军官的私人宴会时,听到有些军官醉汉酒后吐怨言。

他们说朝廷军事变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装备的低级阶段,陆海军总兵力虽多达80余万人,但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现在北洋水师甚至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现在慈禧太后为了准备她将在三年后的六十寿诞,将这些费用来修建颐和园,以供自己“颐养天年”。两国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与明治天皇相比,就如同一个能能脚一个下蹲坐一样对照鲜明。

一个懂时事的军官则讲:

“四年前,日本政府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我大清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我大清,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

“早在二十六年前,***明治天皇睦仁登基。那种畜牲不如的人物还自称天皇,我一直称呼他们为***。***一登基,就在《天皇御笔信》中宣称‘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蓄意向海外扩张。

“但根据日本的大陆政策,日本第一个侵略的矛头就是我国台湾。过了几年,日本开始侵略中国附属国琉球,准备以琉球为跳板进攻台湾。***天皇下诏,单方声称琉球为日本藩属。两年后发生了琉球漂民被台湾高山族杀死的牡丹社事件。日本利用咱们某些官员的糊涂,竟称琉球是日本属邦,并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台湾岛。但日本和我国实力悬殊,加上水土不服,日军失利。在美英等国的‘调停’下,日本竟向我大清国勒索白银50万两,才从台湾撤军。后来,由于朝廷的软弱无能,日本完全并吞了琉球王国,改设为冲绳县。”

李存义对醉汉讲的话听得很入耳,但这时有人却对醉汉说:“你喝多了,酒壮怂人胆,酒后话多,言多必失。”

醉汉却接着讲:

“前年,小日本爆发经济危机,对开战的要求更加迫切,就在这一年,时任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第一次帝国议会的施政演说中抛出了所谓主权线和利益线的理论,将日本本土作为主权线,大清国和朝鲜半岛视为日本的利益线,声称日本人口不足,必须武力保卫利益线,加紧扩军备战。”

“冯将军,你别危言耸听了!你喝多了!”有人高声叫嚷

“我冯子材今天一点也没喝多,我倒在杯里的全是白开水!”原来此人是冯子材。

冯子材继续讲道:“今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我们乞援。日本认为发动战争的时机已至,向朝廷表示‘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我政府必无他意’,诱使咱们朝廷出兵朝鲜。朝中没有识破这是日本的阴谋,于是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精锐2500人于6月6日左右在朝鲜牙山登陆,安营扎寨准备镇轧起义,同时根据天津条约通知日本。后来朝鲜政府和起义军达成了全州和议,清军未经战斗起义就平息下去。当时聂士成就向清朝实权人物李鸿章建议迅速撤兵,这样便使日本在朝军队陷于孤立,在国际言论压力下也会自动撤军。但李鸿章迟疑不决,最终给日本人以可乘之机。”

“啥话也说,老冯胆大包天了。”有人说。

“耿直人。”又有人说。

李存义对冯子材颇生好感,便凑过去敬酒。两人开始交谈,继而到外面交流武艺知识。冯子材对李存义的武艺很佩服,问了许多关于形意拳的事情,李存义有问必答,还表演形意拳和八卦掌给冯子材看。

当李存义表演八卦掌时,冯子材上前推李存义的掌,却没推动。

“我以为你在沿圆周转,向圆心的掌没有什么推力的,想不到推力还挺大。”冯子材说。

“八卦如推磨,就像推碾子一样,两手得时时往外送两股劲,不然碾子跑得再快也不行,碾砣除了向前跑还要向下碾。”李存义说。

“练功的心法是很重要。”冯子材说。

“正确的意念是必须的。”李存义说,“武林里有句取笑形意、太极、八卦姿势的话,叫‘太极如摸鱼,八卦如推磨,形意如捉虾’,这只是描述外形,须知如果意念不对,鱼摸上也会跑掉,米碾上也不烂,虾碰上更会蹦走。如果意念够强,再滑的鱼也溜不掉,再硬的米也能碾烂,再欢的虾米也弹腾不起来了。”

冯子材开心地哈哈大笑。

人们惊异两个隔着好多级别的大官和小官能谈成块。

其实冯子材也出身劳苦大从家庭,当上高干后从来没瞧不起过平民百姓和穷人。他嘉庆二十三年8月17日生于广东钦州县城沙尾街的一个小商贩之家。父亲冯文贵、母亲黄氏早早弃世,年纪幼小的冯子材只得独自步入艰难时世,先后做过木工,在钦廉地区护送过牛帮,甚至流落街头,备受欺凌。也正是由于这段经历,形成了他嫉恶如仇,不畏强悍的性格,还练出一身好武艺,为后来的军旅生活打下了基础。

一天,趁刘坤一派他去京办事,李存义去了李瑞东家,遇到大刀王五。王五讲了刘坤一害人的事。

话说王五在南方有个结义朋友叫李扬才,是冯子材的老部下,因冯子材奏参过湘系官员、太平知府徐延旭,刘坤一的幕僚赵沃为了给徐延旭报仇,便向刘坤一谗诋冯子材的镇江旧部、曾任广西边军重要将领的李扬才,致使其后来无法在两广谋得差事,于光绪四年即1878年反叛入越。越南政府无法战胜李扬才,遂向清政府求援,清政府因命冯子材率领广西边军入越清剿。冯子材了解到赵沃激反李扬才的内幕后,便与广西巡府杨重雅联合参奏赵沃有防守边关之责、却没能堵御和追剿李扬才。清政府纳奏,将赵沃革职。老于官场的刘坤一早就看到赵沃的问题,但仍去函一次次为赵沃叫屈,然后做尽包庇赵沃的手脚,后来赵沃终于在中法战前复职,继而在战前怯敌。刘坤一同时赤膊上阵与冯子材为难,利用职权挖空心思地迫之害之,极力主张责成冯子材带病限期擒获李扬才,设法为冯子材设置陷阱,逼冯子材走上绝路。所幸的是冯子材终于在清政府规定的两个月限期内捉获了李扬才,用事实粉碎了刘坤一的诬蔑。清政府觉得刘坤一此举做得太过分,继续当两广总督无法与冯子材共事了,便将他调任了两江总督。

王五又讲了一个段关于冯子材的故事:光绪十一年,法军逼近镇南关,潘鼎新不战而逃,法军烧毁镇南关城墙后树立了一块“中国门户不复存在”的羞辱牌子暂时撤退,中方战局再度恶化。年过七旬的冯子材临危受命,率萃军迎击法军。为表此行决心,冯子材把两个儿子带在身边,以示合家赴难。临行时他嘱咐家人,一旦广西守不住,就全族迁回江南(冯不曾娶妾,唯一发妻是镇江人),誓死不做亡国奴。全军闻之无不感动。

在普法战争惨败后内乱不止的法国其实是诸列强中战斗力相当弱的一国。清军战败主要是因为内部矛盾重重,不但湘、淮、绿营内斗不已,连同系统的人也不和。譬如同属湘军的王德榜、苏元春,便坐视对方战败,互不救援。冯子材到任后开诚布公,召集各路将领开会,劝大家消除派系成见,同心协力,以国事为重。冯子材之所以有信心撮合这班“正规军”出身的骄兵悍将,在于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萃军在路过集镇时,某米线铺老板揪住一位萃军士兵不放,大声说当兵的吃饭不给钱,引来很多人围观。

冯子材见状便上去询问,那士兵极力辩称自己没吃,冯子材便跟老板说:“我们萃军军纪有‘四斩令’——‘拦路抢劫者斩,强奸妇女者斩,偷牛偷猪者斩,拐卖人口者斩’,士兵是不能上街自行买饭吃的,遑论强抢偷拿。”但老板一口咬定这个士兵吃东西不给钱,还讽刺萃军不过徒有虚名。士兵又急又气,拔出佩刀说:“你不要诬蔑冯大人,我没有吃你的米线,不信就剖开肚子给大家看!”说完,那个士兵真的剖腹自尽。冯子材含泪派人检查,该兵腹中果然没有米线。真相大白后,萃军及冯子材威名大振,不单民间对萃军敬佩,就连王德榜、苏元春等人也都服了冯子材。淮军大将王孝祺在会上带头提议:“今无论湘、粤、淮军,宜并受冯公节度。”刘坤一、李鸿章等人眼中的“杂牌军”领袖冯子材就此被众将公推担任前敌主帅,领兵出关。

李存义感觉刘坤一够恶心人,便与刘坤一疏远起来,并想到辞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