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戎马卷乾坤》第三章 玄月剑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青书的死成为了玄门正宗的又一桩离奇命案。无弹出广告小说 这桩命案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殷弑的被俘和龙虚传的失踪。

门派一直与外面鲜有交道,应该不至于结下江湖仇敌。

众人都猜不透凶手到底是谁,这也预示着玄门正宗已非清静之地,杀戮在这里展开。全派上下都开始提防起来,甚至有人枕戈待旦。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让玄门正宗的不少弟子觉得有些后怕,那就是:系属李萧何门下的弟子几乎都不会武功。

李萧何心里也十分清楚,自己不会武功也将会存在隐患,毕竟适者生存,虽然他除了占星术之外还懂得一些玄门遁甲的伎俩,但是这不足以御敌。这时,他又打开了抽屉,《古华经》赫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他照着星象图比划,那些武学招式就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了。

这是一套精妙的剑法。

李萧何觉得要练成武功,不能光停留在比划上,而是急需找块清净之地来练剑。

他觉得自己练武的事还是少让别人知道为好,于是想到了去无涯洞。上次刘青书就是死在无涯洞口,这多少让他有点顾虑,不过为了学成剑法他决定豁出去了。

这是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周围除了悉悉索索的虫鸣,再也听不到其他声响。李萧何走到洞口,一阵凉风迎面吹来,让他汗毛直竖。他点燃火把、手执长剑向洞中走去。

无涯洞外面的洞口虽然狭小,可是里面却越走越宽,空间越来越大,四周洞壁上藤蔓缠绕,藤蔓无止境地向上生长,向上仰望时也看不到洞顶。

走着走着,李萧何仿佛听到了清脆的流水声,他将火把往脚下一照,发现是条溪流,所幸没有淌进水里。溪流的对岸是一片开阔的平台,平台石砌而成,坦荡如砥,相必这就是以前掌门练武的地方了。

李萧何跳过溪流,来到平台上,将火把插在了平台附近的岩壁上,于是从怀中掏出了《古华经》,开始练起剑来。

李萧何第一次挥动起长剑,剑锋在火光中划出一道道弧线,时而像电光火石,时而像长蛇腾空,时而又像高山流水。这套剑法很讲究轻重缓急,有时轻描淡写,显得有些漫不经心,颇有些玄门宗武功柔缓、写意的意味。这实际给了敌人一种错觉,让敌人放松警惕。而敌人稍有走神,便要快刀斩乱麻了,长剑如晴天霹雳,速度的骤然加快,让敌人猝不及防。当然,敌人如果是高手,很可能轻而易举就接住或者躲过了这些招式,并且予以有力的回击。这时,剑速又要有所收敛,避重就轻,避免正面交锋,甚至是刻意躲闪,刻意给自己造成一种劣势,而你的脚步也变得看似凌乱不稳。这时只要你招式稍转,每一招的劣势又被你轻易化解,变成了优势。

这就是这套剑法最为精妙的地方,也是最难学的地方。

要离所说的悟性,就要这些招式的灵活运用上。

“险中求稳,转危为安,放弃负累,否极泰来……”

李萧何念完这几句口诀,突然一跃而起,手中的剑直刺向岩壁。

只听“当”的一声,长剑折成两截。

李萧何都不敢相信刚才的招式是自己使出来的,他看着手中的断剑,心想:自己都没有练过内功,怎么力道却如此深厚?

他又翻开经书,原来经文中讲的每一式都同时呼吸吐纳的方法,这样在练剑时也练了气息。而气息正是内力之所在。

现在李萧何感觉通体舒畅,好像全体经脉都被打通了似的,力气可以源源不断的使上来。

《古华经》果然是本武功绝学!

李萧何每天晚上都会按时来到洞中练剑,倏忽半月过去了,他的剑法有了精进。

他很快就练到了最后一式,当他将将最后一式“玄月高照”使出来的时候,平台前的溪水溅起一丈高的水墙,他感觉到沁凉的水汽铺洒到了他的脸上。

在水墙还没有落下之前,李萧何看到了水墙后面的人影。

“是谁?!”

人影迅速跃起,向洞口跑去。

李萧何赶紧追过去。

那人的轻功十分了得,转瞬间就消失在了丛林中。他几乎是踏着草木离开的,而草木上的露水竟然都没有掉落,只是摇晃了几下,在月光的映衬下仍然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挂在草木上。

李萧何恨自己没有轻功的底子,要不然凭自己现在的功夫定能够跟那人狠狠地较量一番。

也许此人正是杀刘青书的凶手也说不定。

李萧何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玄门正宗的无涯洞已经不止一次有可疑人物光顾了,而且发生了命案,这实在令他颇为担心。

回到书房中,李萧何静坐了一盏茶的功夫。

他的心情终于平静了下来。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了四个字:

玄月剑法。

他打算把《古华经》上暗藏的剑法写成剑谱,作为以后光大玄门正宗之用。剑法的名字是他自己想的,也是从最后一招中“玄月高照”中所得到的启示。

如果太虚真人还在世的话,估计他也会赞成李萧何为剑法所起的这个名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