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夕照荷香》镜泊湖之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月13日,我从台州出发,随旅游团一行19人,开始了东北之旅。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手机阅读本章节请登陆 )6月15日下午3时多,我们下塌镜泊湖岸边的一家宾馆。到达时气温仅有十几度,清凉透心的夏风扑面而来,只穿着薄衬衫的我,打了几个寒颤。订好房间,不顾寒意,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数码相机,到宾馆的露台上,寻找拍摄的角度。天空下着细雨,天水苍茫一色,犹如一块灰绿缀白的绸缎,浮现在眼前,飘缈的岛屿笼罩在雾霭之中,远远近近,重重叠叠。隐隐约约间,有船只从湖面驶过,牵引着游人的思绪。我打开镜头,以眼前红房和远处的湖面为背景,拍摄了几幅风景。

傍晚,天空仍下着细雨,我再次来到露台,俯看镜泊湖,此时的湖面,更加朦胧,细细的雨滴,柔柔的,打在脸上,渗入嘴角,有丝丝的甜味。露台上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树木,在灯光的照射下,将婀娜的身姿倒映在地上,露台上还设有绿栏杆、红椅子和黄秋千。我忍不住坐到秋千上,荡漾起来,孩提时的天真和快乐,重现心田。今晚,虽然一个人独处,但不感孤独,一个人和自然为伴,独享这份宁静和美丽,另有一翻情趣。

露台的栏杆外,有一种绿藤,长长的,相互缠绕着,把嫩枝伸进绿栏杆,象恋人纠缠不清的情丝。露台下,一条石径通向湖岸,在石径两边,有茂密的树林,象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湖面。细雨打在叶面上,发出淅淅沥沥的声音,象时钟,有节奏地响着,又象母亲的催眠曲,让人感到平和、安详。我沿着石径,走到湖岸,湖面烟雾弥漫,看不清湖水的颜色,此时的镜泊湖,如披着面纱的女孩,虽风姿绰约,终看不清她漂亮的眼睛。

镜泊湖的早晨来得特别快,三时多,天已发白,五时,天已大亮。我和同住的小楚一起来到湖边散步,这时,满目霞光,天空象刚洗涤过的蓝缎子,镶嵌着一朵朵彩云,而彩云则象女孩的裙裾,飞舞着、旋转着。镜泊湖终于象羞涩的女孩,掀起了面纱,墨绿色的湖水,流光溢彩,深邃难测。周围的岛屿,星罗棋布,一座紧挨着一座,形成天然屏障。岛上树木苍翠,霞卷云舒。晨风吹过,送来一阵阵花香,风吹动湖面,湖水打着滚,跳着脚,享着曲儿,向前流去。湖面上有游艇驶来,船上传来悠扬的歌声,啊,有人唱着“北国之春”呢。此时的我,很想亮开嗓子,为镜泊湖的美,高歌一曲,终羞于开口。

上午九时,终于坐上游艇,可沿湖欣赏风景了。镜泊湖的周围,除了少数错落有致的宾馆、山庄、寺庙和水库外,没有其他建筑。导游向我们介绍了镜泊湖的概况。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历史上称"忽汗海",现又被誉为"北方的西湖",是1万年前火山喷发出的玄武岩浆堵住牡丹江上游河道而形成的高山堰塞湖。湖南北长45公里,最宽处9公里,湖面面积90平方公里。湖面蜿蜒曲折,湖内有著名的八大景,分别为吊水楼瀑布、白石砬子、大孤山、小孤山、城墙砬子、珍珠门、道士山、老鸹砬子等。八景中,以吊水楼瀑布最为著名,它悬挂在镜泊湖出口处,能与闻名遐尔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媲美,后人有诗赞曰:“飞落千堆雪,雷鸣万里秋;深潭霞飞雾漫,更有露浸岸秀”。置身镜泊湖,我便又想起杭州的西湖,西湖由?湖演变而成,1600多年中,几经湮没、兴治,目前湖面面积仅为平方公里,不到镜泊湖的十分之一。西湖热闹、繁华,多亭台、楼榭,文化积淀深厚,如华丽盛妆的美妇,古人有诗赞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相比于西湖,镜泊湖湖面广阔,天蓝云淡,水产资源丰富,象一个少女,清新脱俗,天然雕饰。

随旅游团旅游,自然是走马观花,不能细细欣赏,细细品味。按旅游团原先安排,6月16日晚上仍住在镜泊湖岸边的这家宾馆。由于15日晚上停电、停水等原因,多数游客要求到牡丹江住宿,16日下午,我们离开了镜泊湖,而我心中却有隐隐的不舍。再见了,镜泊湖,我会回来的。

6年6月3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