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定式穿越》第九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阿德自认为自己的思想很OPEN很跳跃了,尤其还受过前世的熏陶,如今看来什么也不是,一切都是遗传造成。 这两位老大对自己杀伐果断的态度即使放到后世,无论谁也望尘莫及。阿德丢出最后一个问题“没钱怎么当老板?”

“借!”“割肉!”两人同时道。阿德看情势无法挽回“反正我决定自己闯天下了,你们二位多保重。”突然又想起一事,乌龟再怎么算也不可能是最值钱的啊?“咱们家的房子和地皮不会也是公家的吧?”

“没错”“没错”

阿德长叹“你们也太不会当官了!我就算手把手地教,凭你们的资质我看也教不会,都辞了吧!”

当晚会议结束,第二天夫妻二人便分头行动,阿德爸这方面乏善可陈:上午去证劵交易所把深沪两市的户头清空,一共亏了一万二左右,割肉扣除印花税手续费,只剩余2万4千多。

不过阿德妈这方面就精彩了!她到底比较精明留了一手没把老底交了。上午先找本单位同事凑,然后再打电话找了三四十个亲戚同学熟人借。口径一致,都说借钱是为了买股票,还为了凑给儿子上大学的花费,家里的房子年久失修,准备装修一番。讲得天花乱坠,就是不提夫妻打算双双辞职的事。市工会虽然只是个闲散单位,但毕竟里面大大小小都是公务员编制,生活上也是小富即安。大老板开口借钱谁敢说个不字?副主席老张是个热心人,主动要求代办所有事宜,一件説小不小的事就这么轻易办成了。老张心里想,李主席向来不开口求人,况且平时单位里的福利她都没少费劲去跟市里争取,就说去年开始搞集资分房这件大事,尤其是新建四幢,后来又追加两幢的家属楼,无论从面积和套数都足够,结果弄得全单位职工统统有份。更难得的是,李主席自己居然一套都没要,而他老张本人就搞了三套。

老张随便看些下面交上来的工作安排报告,一到十点整就心急火燎跳起,出办公室门口朝前喊人“有事没事的都出来,跟我下去把老板交代的事办了!”随即领头带一帮人到底下科室去催款。到了下午,张副主席由派出所的民警陪着回来,手上多了几兜现金,总共有四十三万!阿德妈按名单金额写了欠条让老张发下去,拍着胸脯说“两年还清,外加生涯,后来又是动人心魄的声色犬马生活,阿德出社会之前长达七八年的平淡记忆,几乎被冲刷得没留下一点痕迹。

…………

“什么?手机丢了!”阿德妈大声惊呼“孩子他爸,你过来听听,手机好好的干嘛要丢,砸到花花草草和小朋友怎么办?”

“妈,你别搞笑了,一点不好笑。”阿德装作很悲痛的样子“今天去拿通知书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回来就不见了。”拿出红色的录取通知书放桌上,“浙江大学录取通知书”几个烫金大字分作两行,这玩意儿应该有清心降火的功效。阿德爸刚从书房走出,也没明白个从头到尾是怎么回事,但盯着通知书的目光把他一下拽到桌子边,他小心捧起看着,验明正身确认内容无误。阿德妈早也凑在一起,两人都笑呵呵异口同声“丢了就丢了,再买就是!”

“手机是丢了,但是卡还在。”阿德摊开手掌,里面有张白色的SIM卡”

夫妻二人一怔,似有深意对望一眼,同时摆摆手放了他。

时间来到了八月中,由于是提前录取,所以距离开学报到剩下两天。对于阿德来说,既然大势已定,入学前紧张激动的情绪倒是没有,比较让人期待的反而是家庭的变迁。这个变并不是立即变化的变,而是逐渐演变的变。阿德爸的辞职报告已经提交主管机关,也就是市政府。按照规定,属于领导一级的,又没犯事的公职人员——比如贪污受贿进入司法调查程序那一类——上级机关批复辞呈的时间为3个月,审计个人财产情况的过程短则六个月,长则谁也说不清。

阿德爸反正是铁了心要走,家里那关都过了他就当自己退了,干脆去医院开了一张不能过于操劳的慢性病医生证明,继续在家装病。随后又迎来了一波探病送礼高峰,由于时处戒严期间,结果一个人也没来烦着他。阿德爸一想事情有古怪,仔细再想大概也明白怎么回事:上回是陷害,这回应该是摸底。面对詹主任这种不按牌理出牌的方式,一场小小的**被轻易化解。詹主任给单位里外所有人的印象是出了名的怪人一个:对奉承油盐不进,也不好拉帮结派,也不吃拿卡要。对付这种人最是难办,即使要从鸡蛋里硬挑骨头也无从下手。当马副主任出国考察结束回来得到这一消息,自然也乐见其成。不管怎么说,强劲的竞争对手少了一个,扶正的几率从三分之一变成二分之一,这就是好事。

隐约记得不知是谁这样描述时间,说它就像一列客车,你就是火车里的乘客,窗外的风景急速飞驰。当你打个盹醒来,已经错过很多东西。火车已经到站,甚至坐过了站。命是生活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运则是对突发事件的选择结果。8月16日是阿德开学的日子,他接受命运的安排,慢悠悠地安步当车走路去学校报到了。第一批录取的学生并不是新生的全部,浙大校区里(注)没有想象中那么人潮汹涌,也许都先到西湖边玩了吧?也是,一家子大老远来一趟也不容易。阿德上的高中也离湖边不太远,从家里到学校最近的路就是绕北里湖走一段、对于西湖,他是天天走年年走,后世也走,穿越回来又重新走,走到早就想吐。

(注:浙大原本部在玉泉校区,西湖西北一带。后来全国大专院校为了扩大产能扩大利润,一不小心扩大得太厉害,结果弄出一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所谓校区,统统美其名曰为综合型大学。后文对此类变迁沿革,又对情节无实际渲染作用的大多地名社区名等诸多名称,均模糊带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