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坡地》第七章 荡与东风春不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尚官道和尚官井据传是明朝的一个姓尚的官员领头建造,原为迎接一皇宫官员的到来,自村西头至村的正中央石碾街,平平整整地修出一条宽阔的官道,道路的中央全部用三尺宽一丈长一尺厚的大青石铺就,青石的两边用红石拼铺出各『色』图案,因大坡地一带饮用水稀缺,于是那姓尚的官员拔专款为百姓挖掘出一口深井,后来接任的姓夏的官员仿照前任,修了石碾街到村东的官道,同样在村的东南方向也掘了一口深井,当地的百姓为纪念他们便将两条大道称为尚官道和夏官道,两口井分别称为尚官井和夏官井。

炳中拿在手里的檀木拐棍一会儿拄着,一会儿又抄在手里,悠悠地踱着方步,左顾右盼地一路向西,那条黄土夹杂着石子的土路只有一架马车的宽度,经雨水的冲刷后变得沟沟坎坎,一路向西均是慢慢的缓坡到西山根下,沿着连在一起的石板路,沿山而上转过两道弯便是静峦寺了。路上来来回回的行人,扛着耧的、牵着马的、赶着驴的;扛着籽种掂着锄的,身背孩子手扬鞭的,一片繁忙景象。看到炳中有的点头哈腰地打着招呼,有的却低着头匆匆而过。对那些打着招呼的,他从鼻孔中哼两声就算是回应,点点头或扬一扬手中的拐棍,是作答那些心目中平时看上眼的主儿。

当红彤彤的太阳变为一片耀眼的白光时,炳中已沿着那被踩踏得平镜一般的山道来到了静峦寺跟前。

处于层林和峻岭之间的静峦寺始建于明代,据说是为迎接皇妃省亲而专门修建的,或许从那时开始,这静峦寺便只有比丘尼居住。寺院坐北向南,沿一溜光滑的青石台阶向上右拐便到了山门。山门外一大块平整开阔的大场,能盛得下二十多辆四驾的马车,大场最开始应为一陡峭的山坡,人站在场的边缘,那垒起的石墙便有四是赵文所起,寓意赵家世代欢喜,辈辈升腾。赵老太爷在世时,父子两人对**世喜扎扎实实地花费了不少的心血,软硬兼施、水淹火攻地动用了十八般招法,怎奈这世喜铁石一般的心肠,砸不扁、捶不烂、煮不熟、蒸不透,刀枪不入油盐不浸,如日中天一般的家业,赵老太爷父子竟找不到那根称心如意的顶门棍棒。终于,赵文夫妻二人在先后不到半月的日子里,带着满腹的放心不下驾鹤西游了。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