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普洱印象》普洱茶膏的鉴赏 作者:同学普洱茶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普洱茶膏作为普洱茶领域的一颗奇葩,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普洱茶爱好者亲睐,但由于茶膏生产工艺的复杂『性』,目前面市的产品品质差距巨大,有些商家利用消费者对茶膏的不了解,以次充好,以貌掩质,或将茶膏神话,严重误导消费者,使得目前茶膏消费出现三种不好的现象:

一是没有喝到好的茶膏,就将茶膏定义为不好喝,从此不再关注;二是喝到不好的茶膏,认为茶膏就是这个味,重演了普洱茶兴旺初期错把湿仓茶当老茶的笑话;三是喝了不好的茶膏,得出茶膏上火甚至有毒的极端结论,从此唯恐避之不及。

作为普洱茶膏的生产销售商,本人建议广大消费者不要轻信产品介绍,要多角度了解相关知识,用以分析介绍的可信度,同时通过少量的尝试来熟悉各个厂家的产品质量(有对比的尝试更好),毕竟自己的嘴是不会骗自己的。下面就凭借本人两年茶膏生产研究的经验和教训,对茶膏的鉴赏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供广大茶膏爱好者参考:

一、看外观:

1、正常的普洱茶膏,应该是黑『色』,且质地致密,而海绵状、砂粉状,『色』泽焦黄的产品,是因为高温烘烤所致,品质不佳;

2、普洱茶膏作为普洱茶的精提物,和普洱茶一样也分生熟,有些厂家由于技术限制,不能生产纯生膏,便说茶膏不分生熟或避而不谈,是对消费者的误导;

3、茶膏长期存放,表面会氧化逐渐呈现灰白『色』,以熟膏比较明显,一般出产后3个月就会慢慢出现,而生膏则需要很长时间,这种氧化颜『色』和发霉长白『毛』是有明显不同的,消费者要仔细辨别,同时也不要轻信出现灰白『色』的茶膏一定是老茶膏;

4、茶膏受热吸湿后表面会变软,有粘『性』,所以包装中接触茶膏的部分应该是玻璃、陶瓷或食品级的塑料,并且茶膏颗粒之间应有间隔,否则容易结块,包装的选择,也是企业专业和敬业的一个重要体现。

5、普洱茶膏作为一个古老的新产品,据笔者所知,目前没有较大规模的生产,也没有国家统一的生产技术规范,所以过分强调各种认证是不切实际的。

二、观汤『色』:

1、汤『色』是茶膏生产技术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好的茶膏,汤清,『色』亮,汤『色』浑浊、暗淡则是落后的生产工艺或恶劣的生产环境造成的。

2、对比汤『色』,应该在适中的浓度下进行,浓度太低或太高都不易看出差别。

3、生膏由于含胶量很高,在浓度过大或温度降低时,会有一些胶状聚集,这是正常的,重新加入开水或加热即可消除,和一般的杂质沉淀不同。

三、品口感:

1、好的茶膏入口醇和,没有叮、挂、刺的感觉,有点像老茶,口感厚度、滑度强于一般茶叶。

2、茶膏的茶味普遍要比茶叶淡一些,但也绝不会淡薄无味,通常好茶膏的茶味损失比较小,同时香味、回甘和喉韵都比茶叶更浓烈,茶劲也大很多。

3、高温熬制的茶膏会有一股焦香味甚至焦糊味,火气很重,这和茶香味是有明显区别的,另外有一些厂家在生产茶膏时,不负责任地加入一些其它配料,消费者要注意辨别,好的茶膏是纯正的茶味,不因该有其它异杂味,喝了以后也不会上火。

4、刚生产出来的茶膏,会有一些类似熟茶出堆时的水堆味,一般存放2个月后饮用为正常。

四、闻杯底:

1、好茶膏杯底都有很浓的留香,一般产品则不太浓。

2、杯底留香因该也是纯正的茶香,而不是其它味道。

五、感身体:

1、好的茶膏喝了以后,身体感觉舒适,不好的产品则很容易锁喉上火。

2、特别提醒的是,茶膏的有效物质含量和茶劲都远高于茶叶,所以初次接触茶膏的爱好者,不易喝得太多、太浓,否则容易醉茶和伤胃。

除了以上品鉴茶膏的内容,我们还特别提出以下两点,与茶膏爱好者分享:

一是冷水冲泡鉴赏,将0.4-1克的茶膏放入600毫升矿泉水瓶中,待溶化后按以上方法品鉴,别有一番滋味,特别适合户外运动、旅游和长途驾驶者。

二是普洱茶膏的转化比普洱茶来得块,所以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但提醒广大爱好者,收藏生膏更有意义,同时一定要对口感有了解之后再收藏,以免白费功夫。

bbs.puerlife.com/thread-1760-1-1.html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