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梦春秋五百年》第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呼噜呼噜睡了一觉,一睁开眼,孟轲便觉得有哪处不对劲,趴在琴上眨了眨眼,又回想了一下,发觉自己好像是在上乐理课。忽觉一股杀气从后脑勺袭来,抬头一看,只见一白发老翁手持一卷竹简立于案前,须发皆张作怒目金刚状。孟轲急忙要扭腰闪避。

说时迟那时快,便见那老翁手中的竹简砸了下来,正中孟轲的脑门。

孟轲一跃而起,双手捂头,怒道:“夫子怎么能用竹简打人,很痛的!”

老翁也怒道:“吾便是要用圣贤之言打醒汝,汝休走!”说罢又高举圣人之言语挥舞过来。

孟轲见状也十分光棍,抱头便逃,边上窜下跳边嚷嚷:“为老不尊,为老不尊!”

老翁更怒,舞着竹简在庭中四处追打孟轲。

两人一追一打,弄得是琴翻弦断,人走枝落。两人几下便战出了庭院,只留下二十余个目瞪口呆的锦衣少年和一地狼藉,一路跑向了花园。

花园很大,路径也复杂,正值春暖花开之际,所以姹紫嫣红枝繁叶茂。老翁毕竟上了年纪,虽奋起余勇仍然被孟轲三两下给晃了开去。眨眼间,小子便消失在绿荫丛中。

这打人的老翁姓季,祖籍鲁国,据说是师襄子不知那一辈的徒子徒孙。

年轻时习得一手的好琴艺,人也长得潇洒俊美,便在鲁王宫中作了首席乐师,深得历代鲁王的宠幸。

后来年迈了,琴技虽是老而弥坚,但人已经长的如老树皮一般,不再受宠。于是便主动入了国子监作了教乐理的博士,一作便是二十年。虽然如今年纪大了,耳朵也背了,琴音老不准,但古义神韵尽在其中。人人皆道这老位先生已经由技入道了。

此翁平素脾气就怪,尤其痛恨被人打搅其弹琴。很不凑巧孟轲在他弹琴时睡了觉,虽没可耻的流口水却打起了幸福的小呼噜,搅了他的意境,坏了他的境界,着实可恶。

而被打的自然是长大的孟轲同学了,此时已长大到十,便头晕恶心反胃想吐,提笔比提刀还难。

孟轲又想搞技术革新,奈何在原先的世界不过就是一区区不良学生,有用的东西统统不会,至于吃喝玩乐,这里没条件发展,也就不说了。

于是孟轲只好哀叹一声,下定决心,还是作米虫吧,以后不给老百姓添麻烦就是了。

于是在师长的眼中,孟轲是个从小调皮捣蛋,记性差,悟性也差,十二岁才算背全了诗经,勉强能写笔臭字的顽石,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开窍,在私底下,孟轲画的美人图在同学中就颇为流行。

几位名师先后都绝望了,便不再约束他。反正孟轲迟早会是一方诸侯,也只能做个诸侯,本性也不太坏,就由他去了。

孟轲这才算放风了,正事可以不干,但学不能不上,不上学便是得罪了鲁王,得罪了鲁王便做不成吴公了。学文既然不成,于是孟轲又开始习武,射箭跑马,耍刀弄棍,偶尔再请人讲讲兵书,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了。

此时天下太平文风大盛,习武是没什么出息的,但也不算不务正业。兵家的孙博士也很高兴,在和平年代能有一张百年吴国孟氏老饭票,所以教得尽心竭力诚惶诚恐,三年下来便把孟轲**成了个鲁男子。也难怪这孟轲敢在季博士的乐理课上呼呼大睡。

话说孟轲摆脱了季翁的追揍,想来乐理课是回不去了,无奈只能给自己找了个理由,逃学出游。三晃两晃便出了花园,走九曲石桥过小湖,远远的又瞧见了季老翁提着竹简缓缓行来,脚下紧走两步躲入湖边柳林中。

屏息静待那老眼昏花的季老翁走过,孟轲刚松了半口气,一转头便见到一朱衣少年也趴在林中树下,倒是衣冠周正,不似孟轲这般的狼狈模样,顿时吃了一小惊。

那少年闻见声响,也转过头来,顿时也小吃了一惊。

看那少年的面貌,鹅蛋脸白面皮,柳眉凤眼挺鼻朱唇,单看容貌竟好似女子般貌美。

孟轲下意识看了看那少年的胸部,平平的,顿觉如此相貌却不是女子,实在可惜之极,不过衣服料子不错,是蜀锦的。

那少年也上下打量了一下孟轲,孟轲的母亲祖母都是吴地附近有名的大美人,又自小锦衣玉食,保养得当,所以孟轲自然也有一副好面皮,算得上相貌堂堂,就是肤色不够白,野惯了,晒得太多,实在没办法。

往日博士孔思贤便常敲他脑袋,训斥道,绣花枕头一包草,此之谓也。

美男子遇见美男子,正如雄孔雀遇见雄孔雀,免不了要开屏比斗一番。

两人默然互视良久。

孟轲突然笑了,站起身退后半步,唱了个肥喏,开口道:“在下孟轲,敢问阁下高姓大名?”

那少年也噗嗤一笑道:“原来你便是国子监中鼎鼎大名的八足大虫公子轲,在下不才孔瑜是也,你也可以称呼我的表字,弗忧。”

孟轲挠挠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道:“原来我也如此的有名,我这诨名竟连九王子也晓得了。”说罢两人哈哈大笑,当下便决定二人把臂同游镐京城。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