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踏虹》七 狼狈原同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多时,李森宇和一个中年美妇走了进来,那妇人长得清秀典雅,颇为端庄得体。单看相貌,任谁也想不到这中年美妇就是京中最出名的河东狮,十年无出,仍不许方御史纳妾的妒妇。

“大哥,你身子不好,需要静养,有事吩咐小弟便是,怎与那竖子说了这么久?”刚一进门,李森宇便急吼吼的嚷嚷起来。

李森辅也不理他,指了指床边,示意二人坐下,李森宇无奈,只好闭嘴坐下。

“贞儿,这些年委屈你了。为了这李府的颜面,倒让你担了个妒妇之名。”李森辅不理弟弟,对那中年美妇李素贞说道。

李素贞想起这些年经受的那些风言风语,心有所感,小声啜泣起来,“是女儿不争气,不怪爹爹。”

李森辅右手微微抽动,似乎要抬起来,李素贞见状忙握起父亲的手,李森辅的声音虽然微弱,听在病榻前的两人耳中依然有着不容拒绝的力量。

“等我去了,这李府的颜面也就不重要了,崇文纳妾的事情你替他操办就是,那时这妒妇之名也就去了。”

李素贞听得此话越发哭得厉害,已是说不出话来。林森辅以眼神示意弟弟,李森宇会意唤人过来将李素贞扶了出去。

待李素贞出去,李森辅继续对弟弟做交代,

“森宇,以后你这性子还须改改,我一介布衣,登上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靠的是什么?一个字:忍!我知道你一向不喜崇文为人,然而这朝野上下早已将他视为我李家之人,你与他不睦,徒损我李家而已。”

“大哥,小弟知道了,小弟以后定不与他为难。大哥还是先好好休息,身子重要。”李森宇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连连擦拭眼角。

“要休息的日子长着呢,你仔细听我说。广陵沈默言这次立了大功,入朝可期,我们虽然可以挡他一次,但是除了徒结怨恨,并没有好处,我们便卖他一个人情。松江知府不是我们的人,不过倒也识趣,这次借着报喜也自请调动,可借机将他调到松江,安排晓文做这松江知府。我们助那沈默言入朝,沈家在江南朝中都有助力,到时候我们拿下这松江知府就不会有什么阻碍。我李家根基尽在松江,朝中一切都不必保,也保不住,但是松江府必须抓在手中,你可明白?”一讲到朝局、谋略,本来气息微弱的李森辅突然有些精神起来,声音中也有了些力量。

“我明白,大哥,你放心就是。”李森宇知道这可能是大哥开始回光返照了,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任泪水横流,也不再擦拭。

“广陵那个孽障的事情我已经吩咐崇文自己处理,你看他如何动作。他如果要动手,要调用府中人手或银钱,你尽与他便利。事成之后,可将我遗表奏与天子,助他外放任职。”李森辅语声转冷,“他若不动手,必是存了将来将那孽障带入李府的念头。那孽障被遗弃十几年,焉能没有怨恨,贞儿又没有心机,那孽障若入李府,将来贞儿必遭横祸。若是方崇文存了这个念头,你也不必做什么,带着贞儿返回松江便是。”

“那不是便宜了他?”李森宇有些惊愕,这么轻易的放过背叛自己的人,可不是他一贯信奉以牙还牙的大哥的作风。

李森辅嘿然冷笑,“哪有那么容易?十年来,他为我打压政敌,攻讦对手,不知得罪多少官宦世家、皇族贵戚。若能外放出去倒也罢了,如果仍留朝中,他必死无疑。所以你看他作为,如果他没有异心,自己了断那件事,你便助他出京,也给我李家重回仕途留一线希望。”可能是讲了太多话,李森辅一口气有些接不上,声音愈加微弱,“不过此人天性凉薄,不可深信,他日你若见他有了异心,你便带着贞儿舍他去了便是,以我李家在松江的根基,也能保个富贵。”

努力将后事交代完,李森辅已经气若游丝,“遗表在书案中...二弟,我把李家交托给你了...要成就...百年世家!百年...”一句话未完,声音嘎然而止,李森宇过了片刻才反应过来,发现大哥已经没了声息僵在那里,一只手仍保持在努力抬起的状态。

李森宇扶尸大哭,他这一喊,外面家人下人也都反应过来,哭号呐喊的声音响成了一片,几个至亲都悲恸欲绝,其他人知道大树已倒,为了自己今后的命运哭泣,哭喊中也带了几分真心。

阖府上下只有一人例外,府内哭喊声响起的时候,方御史正独自一人在书房里琢磨事情,听到声音,便知道李相已去了,他也不觉得有多难过,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命运。

他本才华绝顶,从少年时便被人誉为诗书双绝,只缺了个出身。人说:身后无人难做官,他蹉跎科场二十年,科科中举,但是到了京城就名落孙山,原来尚可维持的家业也折腾了个精光,这才明白,原来上面没人考试都难,无奈之下,只好打起了其他主意。

广陵林家是官宦之后,祖上出过几任京官,后辈不争气,几代人竟然连个举人都没出过,自然也没人出仕,只好窝在老家广陵诗书传家。虽然仕途无亮,可林家祖辈积下田地财富不少,在广陵仍然是数得上的大户,林老爷为人慷慨,资助过不少穷困士子,那些受过林家资助的士子中也颇有几人考了进士,出仕为官。林老爷生了三子一女,三个儿子都没什么本事,读书不成,经商不就,倒是小女儿生的花容月貌,知书达理,是广陵出了名的美人,琴诗双绝的名声甚至在应天城都有流传。所以,林老爷便打了攀龙附凤的主意,一直都指望让女儿跟那豪门世家或者皇亲国戚结亲。

不曾想方崇文科举不成之后,打起了林家的主意,在他看来,这林家不但有钱,与京中也能攀上关系,但是子孙不肖,无人读书。如果自己能跟林家结亲,抱得美人归倒也罢了,以他才学再借林家之力势必能金榜题名,扶摇直上,林家借此也有了官身,是个双赢的局面。

他想的不错,便请人去林家提亲,那林老爷正做着当皇亲国戚的美梦,哪里肯依,若他不是个举人,恐怕媒婆都会被打出来。被拒绝后,方崇文也不死心,他在江南本有才名,相貌也是俊秀,借着各种文人集会与林小姐接近,种种努力也不多说,终于赢得了美人芳心。在他想来,一旦生米成熟饭,林家不依也得依了,不想那林老爷十分执拗,出事之后竟把女儿赶出家门。这事在江南之地流传颇广,除非他甘愿做个农夫或者教书先生,否则在江南之地已经无法立足。而方某人读书三十载,为的就是报效帝王家,又哪里肯用那妙笔生花的手去操持贱役,江南不可立足,他也不顾及妻子,便往京城去了。

人品虽坏,方崇文运气却好,当时李丞相正苦于后继无人,担心李家一世而终,无法实现百年世家的美梦,在老家的探子报来了这样一件事,他就上了心。先从礼部将方崇文的文章诗词调来,看过后便认可了方崇文的文才,至于心性凉薄云云,丞相大人完全不放在心上,布衣做官本就极难,如果还想做个好人,那只配被人添了沟壑,心性不狠还做得了官吗?于是李丞相召见方崇文,一番面谈之后,便招之为婿,这才有了状元御史方大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