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生活中的历史》《二十四城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电影《二十四城记》讲述的是“三线工厂”420厂五十年的变迁。没有三线背景和经历的人看了可能觉得闷,因为电影由头到尾都是一些人或坐或站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故事,有三线背景和经历的人可能会觉得亲切,就像听熟悉的叔叔阿姨们聊天。

电影中讲话的人有真实的三线职工也有演员,导演大概是要表现现实与虚构的交错,就像《兄弟连》,前面是年轻演员们演绎战争,后面是白发苍苍的战争幸存者们讲述当年,但奇怪的是,在《二十四城记》里,无论是真实的职工还是演员,都是滔滔不绝的讲话,没有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或许是真实职工的讲话需要经过很多的剪辑,他们可能讲着讲着就跑题了,就发牢骚就骂娘了,该悲情的时候也没点眼泪啥的,但碰到个泪腺发达的大妈哭起来可能还刹不住,总之不好控制,话语表情情绪都很难到位,不如演员顺当,能照着台词表演,该激情时激情,该压抑时压抑。

网上很多人批评,对比真实的职工,演员们显得很假很造作,我倒觉得演员们很用心很认真,看的出他们被“三线人”的故事触动了。又有人批评即使找演员演,也不应该找明星脸,太容易出戏了。即使化妆服装都在向年代和角色靠拢,太过熟悉的明星脸们还是让人时不时地出一下戏,不自禁地想象他们身后的原型。国外观众看片的感觉可能会好些,因为明星的脸和真实职工的脸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区别。或许这部片就是奔着国外拿奖去的,并不主要是拍给国内观众看的,并不主要是拍给“三线人”看的。

电影最后赵涛演的那个角色,应该说“三线人”的年轻一代中有这样的人,但绝对**型,至少我认识的人里就没有这样的,而且赵涛本人的气质与那个角色也不搭,窃以为这个角色很无谓完全可以删掉。如果是想表达“三线人”的未来,不如专门拍部反映“三线人”年轻一代的影片,这么一个**型且有些异类的角色不知能说明什么。

420厂属于“三线工厂”,但不能算是“靠山分散隐蔽”的深山里的工厂,它离城市离成都多近啊,中间只隔着个水碾河。我们的厂子离最近的小镇都很远。所以420厂还能被卖地皮被拆然后盖成商品房,职工们也可以分得多一些补偿。那些深山里的工厂,或破产或整体搬迁,逐渐地变成一座空城,那些遗留的建筑大概不会有人想去拆毁,还要花一笔费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