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苦苦奋斗》第三章 多谋公司的崩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多谋公司的崩溃

1

多谋信息公司粉墨登场了,自诩英雄际会,又都意气风发,不知天高地厚。活动天天有,买卖跑得勤,一伙一伙的学生在各寝室穿来穿去,打打闹闹,还美其名曰是社会实践活动,再也不用担心不好意思,反而个个莫名其妙地充满自豪感。秘书处也相当的卖力,基本上一天一张海报,天天都有新广告,广告也越做越精彩,设计也越来越精美。也得益于这种锻炼,后来,秘书长王群大学毕业后不久,就成了沿海一所高级中学的办公室主任,专门负责发布学校通知,很专业的,再后来他自己还创办了一家小广告公司,做了小老板。

当此之时,多谋信息公司声誉鹊起,吉开等人声名大振。当时有人戏称:师专学生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班主任是谁,但必定知道吉开是谁。因为在当时,大学里的班主任,学生是很少见到的,不认识也不奇怪,而吉开他们的业务就与大众的生活戚戚相关,而他们的行为也真称得上胆大妄为了。

吉开渐渐忙起来,会员们甚至非会员们想到了一些新点子新创新,哪怕是异想天开的,都要跑来和吉开洽谈。吉开集其善者而存之,其行不通者弃而不用,确确实实地过了一把总经理的瘾。

社团的生命在于多搞活动,公司的生命在于利润。多谋信息公司美其名曰公司,其实充其量只是一个学生社团,一个相当活跃的社团而已。为了公司的生命,这时候已接近期末,多谋信息公司又做了几桩“破天荒”的大事。

第一桩当数开舞厅。那时LD师专的条件还比较差,全校一共有三个食堂,当时分别叫老食堂、新食堂、第三食堂。老食堂、新食堂是学生的主要就餐食堂;老食堂规模大,条件差,水泥地板,窗户上连窗帘都没有,空旷处稀稀落落地摆了一些连体的长桌子长凳子,满是灰尘,基本上没人敢坐;新食堂的条件好不了多少,因为是新建的,里面的桌椅也是新的,感觉就舒服一点;第三食堂以前是老师食堂,后来由于就餐的老师越来越少,也改为学生食堂,以炒菜为主,规模小,水磨石地板,并配有窗帘。三食堂是唯一一个为私人承包的食堂。当此之时,莘莘学子云集的LD师专还没有正式像样的舞厅,离市区正规大舞厅又相隔较远,每到周六、周日或节假日,就由学校校卫队或体卫系的几个老师组织舞会,先在体育馆里跳,后来转移到新食堂,搬一个功放机一套音响,树两只音箱,挂几个彩灯就是舞厅,就在水泥地面上跳,收一块钱一张的门票。因为每次要搬动食堂的桌椅板凳搞卫生,也挺麻烦的,况且人多了,利润就微乎其微,很快体卫系的那几个老师就退出来了,校卫队内部也有矛盾和分歧。[手打吧(www.shouda8。com) 疯子手打]

多谋信息公司就是抓住了这个机会,与三食堂的承包老板商量好,在每个周六周日晚上开舞会。用一个简简单单的录音机做音响,多挂了几根五颜六色的彩灯渲染气氛,又加上水磨石地板比水泥地板要光滑,跳起舞来就感觉好一点,而装有窗帘就显得优雅,更有舞会氛围。1.5元一张的门票,学生们也能接受。为了能优惠或免票,不少学生还来拉关系,以认识吉开等人为荣。

多谋信息公司本来就会员多,会员们都以之为自己的产业,尽管自己也得买票入场,但都莫名其妙地荣耀着。舞厅的生意一直特好,连附近其它学校的学生也有前来跳的,只是地盘狭小,人满为患。每晚除了要上交30元的地盘费外,多少也能赚点钱。但因为不是专用场地,每天必须给三食堂搞二次卫生,即晚餐后开舞会前,要负责把三食堂的活动饭桌搬开,堆码到食堂后的一块空地上,再用自来水把地板冲刷得干干净净;舞会结束后还要把饭桌、凳子按原样摆放好,不影响食堂第二天的营业。这也是过麻烦和辛苦的事情。

随着天气的逐渐燥热,舞厅的生意淡下去了。三食堂内没有空调,只有几把吊扇和壁扇,人一多了,就根本排不了热浪。特别是跳交谊舞的时候,大家身上湿漉漉的,舞伴们相互拥着,就像摸着一条鱼,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因此,来跳舞的人自然就越来越少了。最后,三食堂舞会也随着新食堂舞会的关闭而关闭。

这时,政治系一个叫吴广林的同学跑来找吉开。吴广林是个急性子,没三两句就切入了话题:

“吉总,据说你们的舞厅开不下去了?”

“是啊,天热了,没人来了。”

“那我给你们提供一条很好的赚钱门路喽,不知吉总怎么酬谢我这个信息提供者?”

“那要看信息的价值了。”

吴广林道:“就是利用三食堂改开溜冰场,并且我还能提供廉价二手溜冰鞋的门路。”然后,吉开与吴广林一起条分缕析了开溜冰场的一些方方面面的形势。

LD师专是LD市的最高学府,这样,以LD师专为中心,周边云集了师范、技校、农校、卫校等好几个学校,这里就成了LD市内最大的校区。数万学生拥挤在这块狭窄的区域内,学生多,各校的学生又多来自于LD市及周边的一些县市,老乡间互有来往,有时同乡聚会就开展得比较频繁。在一起时,肯定要开展一些活动。当时候青少年的娱乐活动,溜冰一项比较流行,而这一块偌大的区域里,竟然没有一家溜冰场。

吴广林说:“吉总,你看,我们这里数个学校几万名学生要溜冰,还要走**里路,到LD市的大街上去,多不方便的。”

“是啊,这是一个多大的市场啊!”吉开似乎看到了一扎一扎的钞票正在向他招手微笑。

吉开大喜过望,当即请吴广林到“三叉口”吃了一个便饭。吴广林又盯着他问:“吉总,你们是信息公司,那怎样兑现我的信息费呢?”

“你今后来溜冰随时免费,带朋友来绝对优惠。”吉开回答得干脆利落。

接着,吉开他们又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在吴广林的带领下,他们找到了已经关门歇业的涟水市五马溜冰场,五马溜冰场的旱冰鞋正好要处理掉。吉开与同来的刘永反复察看了那些冰鞋,故意道:

“听说了你们这儿有批旧冰鞋要处理,挺高兴的,但看过后大失所望,这批冰鞋太破烂了吧。”

“都还可用的哩!给初学者最适用。”对方又说,“一分钱一分货,旧的东西主要是价格合算得多。”

“那多少钱一双?”这才是吉开他们真正关心的。毕竟在学校食堂里溜冰,学生们一般都是初学,也只配溜这种破冰鞋。

“好的60元一双,差的40元一双。”

“老板你有没有搞错吧,这么贵!”

“还贵?新的最低也要150元一双。”

双方又进行了讨价还价,最后谈定以每双42元的价格把那批旧冰鞋的大部分买过来,一共有28双。那些太破烂了的就对不起,丢到一边了。当时来涟水市之前吉开就估计着公家的资金少了,恰好这时他自己手里还有点钱,于是就带头主动集资,其他几位头头也分别表示了意思,资金问题算轻松解决了。这应该是多谋信息公司成立以来,第一桩像样的并投下较多资本的业务了,也是公司的大事件。

吉开在会员中挑选了三个会溜冰的同学做帮手,兼做教练员和安全员,他自己亲自打理溜冰场。这不比舞厅,只要不怕辛苦,能开放的时间就多了。溜冰场不但周六周日的晚上,而且周日的全天,每天的下午都可以开放,只要不影响食堂的营业。有时开餐的时候也开放,就餐的学生或站着或坐着看别人溜冰,似乎是种享受。这样,三食堂的生意就更好了,食堂老板何乐而不为?

又是一桩新事物,溜冰场开始的生意就用一个字形容,“火”。在优雅的音乐节拍中,溜冰场的欢声笑语时时响彻校园,最可惜的是旱冰鞋太少了,来晚了一点的学生就没机会,只能乘兴而来,扫兴而归,留下的是沮丧和遗憾。然而好景不长,就出问题了。这些旱冰鞋本来就是些旧鞋,铁轮的,在这种粗糙的水磨石地板上反复摩擦,一上马就基本上没有停歇的机会。吉开他们又不会保养,不知道怎样打蜡和维修,时间稍长一点,很多鞋子就溜不动了,要么鞋带断了,要么铁轮卡死了,要么严重地偏向了。这样,能继续工作的旱冰鞋就更少了,顾客来了也只能干着急。一些失望的学生愤愤地说:

“妈的了,我来过好几趟都没溜成冰,发誓再也不来了,宁可坐公交车到街上去溜。”

“同学,别气愤嘛,这一秒没机会,下一秒就有希望。”吉开他们开着玩笑说,又赔说一些好话。

后来,吉开他们有了点经验,也会维修一些小问题,但根本的问题还是这些鞋子已经是个病入膏肓的“老头”,不少都无可救药了。但直到最后,还是有十七八双旱冰鞋在超负荷地顽强地支撑着。

更糟的是学校出面干涉了,说溜冰场的噪音影响了校园的安静,况且学校公家的食堂怎么能随便给你们学生赚钱?这样三食堂溜冰场就遭到了封杀。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吉开他们就将溜冰场转移到校门“三叉口”一个叫鹰翔歌舞厅的小舞厅里,白天吉开他们开溜冰场,晚上歌舞厅正常开舞会,交点租金也能补偿补偿歌舞厅日渐艰难的经济局面。这时的歌舞厅都在惨淡经营啊!在鹰翔歌舞厅的最大好处就是不用再搬桌搬凳了,工作就轻松了许多,但这里离学生宿舍区太远,不能直接地刺激学生们溜冰的**,所以生意就大不如前了。这样又得借助广告了。公司有专门的秘书处负责宣传,广告就做得得心应手,天天翻新,且次次有味,如“鹰翔溜冰场,能让你找到初恋的滋味”,“埋头苦读使你愁眉苦脸,抬头溜冰让我笑逐颜开”……这样的广告词本来就具有很大的煽情性。

一段时间后,生意又好了起来,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由于没有像正式溜冰场一样,定期给地板打蜡,旱冰鞋的笨重铁轮竟然把水磨石地板磨出了好些小窟窿,老板惊呼,又把他们赶了出来。

一般故事就到此结束,已经是一波三折了,但顽强的吉开他们还不死心。天无绝人之路,他们又在对面的那个中专学校找到了一个食堂做溜冰场,生意又继续着。主要的顾客是该校的中专学生,但也有许多师专的大学生跑过来玩,这大都是多谋信息公司的会员们带来的,或介绍来的。但开张没多久,由于没有必要的保护措施,一个不大懂事的中专生在溜冰时把手摔断了,吉开他们就只好再次灰溜溜地逃走。

溜冰场也正式寿终正寝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