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感悟旧事的笔记》第四节 毕业前的欢和忧(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节 毕业前夕的欢欣和忧伤(7

李教授的这番指导我们如何行为人范、学为人师的款款言谈,别出机杼、不落窠臼,借古喻今、针砭时弊,剖析哲理直抒胸臆,缜密逻辑无懈可击。李教授所阐述的道理睿智通达、广博深邃,融丰富的智慧、感悟和思辩为一体,循循善诱中,将规人以嘉言、劝人以善行的道理,溢于言表。至今,仍给我以妙语连珠、抒怀明志,闪光熠熠、余辉昭昭的深邃感。

师长的殷殷寄语、挚挚箴言,使沉浸在依依惜别情感氛围中的同学们心潮难平,慷慨激昂的奋进情绪,更加坚定我们“好花无处不芬芳”的信心,鼓足我们“天下舍我其谁”的勇气,面对将要到来的崭新工作和生活环境,似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远征情怀和英雄气概,誓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不息。

几天后,同学们纷纷背起行装,以当年曾激起青年们壮志豪情的优秀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勉励自己。大家高唱着这首励志歌曲,走出校园、奔向社会、挺进未来。当时的那些动人场面,如同三、四十年代的青年学子,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奋不顾身地投入到烽火连天的抗日疆场。

1980年5月,著名词作家张枚同以饱满的创作热情,紧贴时代脉搏和年轻人心声,运用精炼通俗的语言,撰写出这首歌激情澎湃的歌词。著名女作曲家谷建芬遂以优美清新的音乐形象、回转递进的旋律,渲染烘托歌词的深刻内涵,谱写出脍炙人口的曲调。词曲作家的精心之作,主题新颖、形象鲜明,结构严谨,富有朝气。这首富有时代激情的歌曲歌词是: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

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

花儿香,鸟儿鸣,

春光惹人醉,

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

啊,亲爱的朋友们,

美妙的春光属于谁?

属于我,属于你,

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

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

天也新,地也新,

春光更明媚,

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

啊,亲爱的朋友们,

生活的奇迹要靠谁?

要靠我,要靠你,

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

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

为祖国,为“四化”,

流过多少汗?

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

啊,亲爱的朋友们,

愿我们自豪地举起杯,

挺胸膛,笑扬眉,

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任凭岁月穿过重重幔帐,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代大学生。他们从奸佞横行、祸国殃民的十年梦魇中醒来,在经历种种苦难和艰辛、多重幻想和追求后,教育文化惨遭蹂躏的悲剧、思想解放的滚滚潮流、国门洞开的惊奇迷惑,自身境遇的大起大落,构成这批大学生的思想底色和精神气质,促使他们在火热的改革开放年代,留下深深的进取烙印和历史足迹。

作为当年国家和民族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受益者,总体上看,这一代大学生的思想根基和精神风貌,和“/文/化/大/革/命”前的大学生迥然不同,生活态度和后续的年轻大学生大异其趣。他们的人生轨迹,既有时代的痕迹,又有自己的印记。他们的人生志向、立场观点、知识情趣,彰显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影像,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力量。他们曾怀着对“/文/化/大/革/命”/极左**和非正义的仇视、带着誓为建设正义和谐社会而奋斗的雄心壮志进入大学。

多年后,因自身努力和人生机缘各异,有的矢志不渝地为理想奋斗,有的因处境艰难、时运不济而始终落伍于当代。但在更广意义上讲,他们的人生是我们民族或同龄人所付出苦难和代价的附加产品,也是留在中国历史镜像中耐人寻味的特殊反转片。

离开大学后,我按照李教授的箴言,努力汲取和追随科学思维,不断要求和勉励自己,把认识社会和从事工作的视野,扩展到变化着的宏观和微观世界。我深深感到,人生所有酸甜苦辣滋味,蕴涵春天般的温馨、夏天般的火热、秋天般的丰满、冬天般的凄凉。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在广阔的人生舞台上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的这段简陋感悟,或许能算作自己人生路标的指南之一。我以此为导向,尽管在走过的人生道路上,留下的是或深或浅、或直或曲的脚印,但却始终是正步向前。

如今,我经常反复思考,在自己大学毕业后的近30年时间里,曾经经历过顺境的欢欣,品尝过逆境的苦涩,归结起来,都深刻揭示要“以平常心对待自己、以宽容心对待他人、以进取心对待事业;既不要妄自尊大、目中无人,也不要好高骛远、盲从行事”的道理。我想,在我未来的人生中,无论是经受风霜雨雪的洗炼,还是沐浴明媚阳光的照耀,成功或失败、辉煌或暗淡,都是我真实的人生轨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