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周宗成揭秘红楼梦》四 大“十”换美“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 大“十”换美“于”

书中开篇就写道――

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似乎告诉人们,红楼故事就是人生如梦如幻的故事,这是一牍。二牍是谐音:蒙、汉。书中第五回写宝玉在秦氏房中午睡――

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 芳气袭人是酒香

――“嫩寒锁梦因春冷”似谐音“论汉说蒙(满)隐裙?”,把反清的话题隐藏在美人的裙边、裙褶里面,隐藏在痴男怨女的卿卿我我中了。三牍则是谐蒙、换之意。蒙是骗的意思;换就是把十换成于,讲雍正夺嫡。开篇中写道――

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

――僧谐?,雍正名胤?。“石”变“玉”,就是“十”变“于”。这一段顽石变美玉的文字可能太显眼,乐善?本在刊印时删去,而甲戌本则保留了下来。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秦氏安置宝玉午睡时宝玉在上房看见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十四洞明,把“十四”搞清楚就是学问。雍正变“十”为“于”夺嫡,如果用文字表达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托以隐喻,不厌其烦,这是为什么?这就涉及曹雪芹所说的此书立意本旨。他就是要在书中揭露统治者贪婪、尔虞我诈、六亲不认的本性;他们并不因为地位崇高而高尚,相反,是地位崇高使他们丧失了人的本性。曹雪芹认为这完全是一种历史的颠倒、玩笑和侥幸。他借贾雨村纳娇杏(侥幸)为妾一事说出:“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他想揭露,但是文字狱又不允许,用隐喻又怕人一眼瞥过,只好反复提及,以增加读者解味的机会。雍正离我们已经两百余年,没有必要为他分青红皂白,之所以继续站牛角尖为的是探索书中伏延千里的草蛇灰线,欣赏曹雪芹在诸多隐喻中驾驭文字的技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