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广阔的天地》毕业下放去农场 代表发言激情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意交益友,勉友奔前程;愧无别礼物,赠言表心迹。”

这是一位名叫黄冬苟的好友,在我下放到南昌市五星垦殖场时,所送的一日记本上的赠言。

一九七四年,我于南昌市第三中学高中毕业。那个时候,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毕业后只有一条路,就是下放到广阔的天地。李庆霖给**的信件公开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方式,也将以往由学校组织,改为由学生家长的单位负责,去向大多为单位办的知青点。

我家的经济困难,父亲早故,母亲为零时工,由哥哥的单位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把我和妹妹照顾下放到生产建设兵团农场。那里每月有18元钱的工资,生活上有一定的保障,而且还打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军区的牌子,对我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

一九七五年,我送走了许多下放到知青点的同学,自己的去向,倒没有什么动静――哥哥的单位虽已部署,却要等上面的通知。我只能整天整天的闲着无事,心烦死了,有时参加公社(现在叫街道办事处)组织的读报学习。哥哥也会跟我和妹妹在外找点活干,以贴补家用。

一天,我在八一公园锻炼武术,遇到已去鲤鱼洲农场的一位同学,他是在南昌三中和我同一个年级的同学,他在高二(8)班,我当时在高二(5)班。他告诉我,鲤鱼洲去不得,在那里说有多苦就有多苦,叫我千万别去。

我倒不怕,有美术和写作的特长,担心的却是比我小两岁的妹妹,怕她吃不消。回家后,我再三劝妹妹留下来,家里还有在读小学的弟弟,需要照顾,可妹妹就是不肯。

拖到年底,南昌市举行了上山下乡的万人大*,许许多多的知青们,站在大卡车上,由市区中心的八一广场出发,环八一大道、阳明路、胜利路、中山路一圈。

我不知为什么,并没有上车,站在胜利路边围观的人群里,看到在车上的妹妹,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一九七六年四月二十日,我和妹妹一起,由哥哥的单位省建工局,终于下放到了南昌市五星恳殖场,这时,部队的名称已经撤消。离开南昌城的前夜,许多同学和朋友到我家来,一起谈到深夜,难舍难分。崔海新用小提琴为我拉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静静的夜晚,琴声表达了我们复杂、沉重的离别情。

这一天,除我的家人外,有徐步健、周林、余克森、陈晓明、崔海新等同学、好友近20人来送我。哥哥单位的大客车,已经载有不少下放的知青和家属,带队干部见人太多,开始不肯让他们上车,可我的同学、好友们,硬是上了车。

大客车驶离了伴我成长过来的南昌城,经过赣江大桥、江西棉纺织厂、李文忠纪念馆、滁槎公社,一路颠簸,开进了凄凉的鲤鱼洲。这里尽是些坑坑洼洼的烂泥路,汽车更是难以行驶,我们大家不得不多次下来推车。

望着这无边无际的田野,我虽然早有思想准备,仍不免大吃一惊,一种被抛弃了的意识,不由袭上心来,难道我真的就要在这苍茫的大地上,扎根一辈子了吗?

中午,客车开到了南昌市五星垦殖场二分场九大队,这里已准备好了中饭。这时,人们还习惯叫部队编制,总场为团部,分场为营,大队就是连队,生产队就是排,生产组就是班。

在这里,我遇到了高中同班同学张国华,他也是省建的子弟,是去年过来的,他的妹妹也下放到了这里。由于他的劳动表现突出,还当了一排的一个班长。

我们吃过饭后,与家人、同学、好友一一惜别。张国华则陪我到营里和大堤上散步,向我介绍了一下连里的一些情况。

我被分到了三排一班,妹妹被照顾分到了连里直属的科研班。我排有三个排长,正排长是老农刘二板,在副排长中,一位是南昌的老知青、大胡子三毛,一位是上海知青杨冬青。我班的班长是上海知青戴阿扣,副班长是一位南昌知青。

我们住的地方,是一排排的砖瓦平房,连部和三排是一长栋,其他各排在东边自为一栋,西边是家属区和一些老农住的地方。我们寝室里的水泥地上,尽是泥浆;大间一共摆了四张木制上下铺的床,住了6人,我在上铺,前后两窗户处各有一张两斗书桌;后面有个小尾间,本应是放农具的地方,住了一个放牛的上海知青。

原以为到了这里,就会发给我们生活费,情况并不是这样,我们只得先借饭菜票。上海知青、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忠德看到我的借条,对我写的字很感兴趣,十分欣赏。

晚上,连里召开了欢迎新知青的大会。会场在连部的一间大房子里,由于没有电,在前面的一张桌子上,点了几根蜡烛。大家坐在自带的小凳上,黑压压一片,挤得满满的。

会前,一位叫况德恩的南昌老知青,近40岁样子,领着大家唱电影《决裂》里的插曲《共大花开分外红》:

满山的松树青又青,

满山的翠竹根连根;

新型的大学办得好,

她和工农心连心;

光辉的道路**来指引,

共大培育着一代新人;

反修防修斗志坚,

为社会主义祖国贡献青春。

共大花开分外红,

教育革命起东风;

半工半读勤工俭学,

三大革命打先锋;

光辉的道路**来指引,

共大培育着一代新人;

学好本领接好班,

向着**奋勇前进。

……

我感受到了一种革命大家庭的气氛,融入了一个火热的集体当中。

开会时间到了,连指导员、上海知青李忠德作了讲话,介绍了瘦个子老农连长邓省得,副指导员、上海知青石慧芳,欢迎我们新来的知青战友,并让我代表全体新知青作发言,全场一阵鼓掌声。

我起身表示:“我作为一个新兵,来到这里,深深感到了革命大家庭的温暖,心情十分激动。今后,我们要以老知青战友为榜样,向贫下中农学习,坚决走**指引的“五七”道路,不怕苦,不怕累,扎根农场干一辈子革命。”

言完毕,大家又是一片掌声。同时,我也听到下面的议论声:“他说是新兵?我们这里可不是部队,只是下放农场的知青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