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优盘去穿越》第6笔:设备-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写于2010年12月8日17:00:44

看惯了那些重生小说中对于时代的描述,我很多次以为自己是来到了八十年代。但是对比上现实,我必须说:南溪的九十年代末,相当于其他沿海小镇的八十年代初。2010年的南溪,或许还比不上九十年代的汕头某镇。时间,在这个名为南溪的小镇上,似乎走得特慢特慢。

南溪的大街上就算到了2010年也很少见到有人开着小车来回穿梭,何况是现在1999!偶尔会有手扶拖拉机的隆隆声从耳边穿过才是现实生活的写照。父母有时候还聊起了80年代的拖拉机,说80年代的拖拉机大都是用来拉粮食的,因为每到换粮的那天,粮站门口总会挤满大大小小的拖拉机,有时甚至会堵到街上来,那些拖拉机上堆满了水稻,都是农民辛勤耕作了一年的收获。他们开着借来或是自家的拖拉机排着队等着在粮站换钱或是粮票。现在呢?拖拉机是建设的帮手,里面都是水泥和沙土。当到了日后,官方认为拖拉机存在噪音等一系列污染加上影响城市美观时,这一款世界上越野性能最好、价格最便宜、耗油量最低的多功能交通运输工具,也便走到了生命的黄昏期,只在穷乡僻野中还能见起身影了。

话说80年代末文学青年之花开始盛开,大家努力地交笔友谈文学,希望邂逅到什么。听闻某些大学之类的只要谈谈外国人名捧一本诗集也能迷倒一片,我就觉得别扭加羡慕!毕竟俺是到了2007年才上的大学。要是你在07年捧着本诗集在学校里,保证可以全校横着走并且周围三公里内无人靠近,偶尔还能听到几声类似“这人有毛病”的客观评论。不过,走在路上手中拿着手机或者MP4在孜孜不倦看小说,倒是非常常见的一幕。或许,时代的改变只是载体的改变,从诗集变成MP4,人还是人。既然早在2000年大家就不吃诗集和名著这套了,那吃什么呢?有个词,叫小资。什么是小资呢?在我的理解中,只不过是把眼神中的忧郁给变成了**而已。

植树节那天,家里收到了回信。不用问,不是我收的,而是老政府收的,他在好奇中拆了信,眉头皱着很久。

老政府谁人也?呵呵,潮汕地区中,中年男性一般把自己的父亲对外称为“老政府”,此时此刻我这么称呼我父亲,为时有点早。

当我看到他的模样时,我了解:应该轮到我表演了,还要尽量把自己表演得白痴一点、天真一点,看来难度不小。

具体如下:

老政府说:“这信是写给你的吗?”看来他已经看懂了里面的内容。

我看了看邮戳,表示肯定。第一次,我干脆用自己的名字,懒得去写笔名,省得弄个乱七八糟的笔名寄了过来,除了我之外大家都一头雾水。

老政府:“你写这个干吗?”

我说:“前些天看故事大王时,看到里面有说到投稿啊稿费的,我问了阿妈,阿妈说是写作文过去,如果作文被人家看上了,就有钱寄过来。我就试了一下,还真的寄过来了。”

除了我之外,家里人都认为这是骗局,但是大家再仔细一想,似乎也没啥骗子专门往你家塞钱的。如果这样也算骗局的话,嗯,多多益善。

“哦?真的是你写的?”老政府还是不怎么信,虽然他很少关心我的学习,但不代表着他不知道我的斤两,“我记得你上学期的语文,也才考了70分不到。”

“今年番薯唔比旧年芋。”我摇摇头,这句话意思是:今日不同往日。展开来说甚至可以引经据典,把废话拉到了三国时代吕家先祖之一的吕蒙身上去了,“我也只是试一试而已。”忽然,我装出灵光一闪的神情,估计应该很逼真,“爸爸,我大概三天能写这样的文章写一篇,不如我现在开始就来写,好不好?”

“那学习……”

“读你的书吧!小孩子写什么呢?”从我记事到重生,妈妈从来就没同意过我的任何一个建议或意见,对于她的拒绝,我已经习惯了。

“写了有钱啊!而且还能锻炼作文能力,分数才能提高。”我说出了自己的歪理。

不过这些歪理,在父母耳中,应该成了真理:“也是,作文多写写,才能提高分数。”老政府这句话,非常有依据,我家中现在存书大概五百册,其中大部分是类似《不会作文怎么办》的读物,作文选数目是海里去了。记得三年级开始就要写作文,而我的作文……应该还不能算是作文吧!那叫惨不忍睹!父母甚至都断定了自己的大儿子将来不是拿笔的料,却没想到才区区十年过去,大儿子不经常拿笔写东西,却拿了个键盘写出密密麻麻几百万字!不可同日而语也!

“就怕是语文成绩上去了,数学成绩下来了。”妈妈说出了自己的忧虑。

话说俺是学了高等数学才回来滴,会给最基础的四则运算难倒?你想笑掉重生军团的大牙啊!从来没就听说过有哪位大学生不会算术的,当然,美国那批计算器孩子例外,中国人的心算能力,向来位居世界榜首!特别是被誉为“东方犹太人”之一的潮汕人,(我很纳闷,为什么就从来没人将犹太人誉为“西方的潮汕人”?)心算能力都是一等一!而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每次考试都要查卷400张的教师,在算分数时,唉,三位数以下的四则运算那叫一个快啊!

我装模作样想了好一段时间,才一边支支吾吾,一边下定决心,说:“我想写一些有用的作文!我想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语文老师的本事厉害,还是杂志社的那些编辑厉害呢?如果我的作文能被杂志社相中的话,就证明我的作文能力在慢慢提高,我想要继续巩固。这样吧!我能保证语文数学的成绩在班里的排名不会太差。”

“不会太差是多差?”妈妈问。

小学的正式考试,一个学期最多两次,期中期末考:“就以期中考……嗯,如果在期中考,我能考出好成绩,就让我继续写这些作文,好不好?如果期中考的成绩没提升,那就不再写。”

果然,成绩是学习的第一要素,也是第一归宿啊!这句话一过,父母也点头同意。不过,稿费的事情还没解决,这笔钱,全留给家里,俺不同意;全部留给我,家里不同意。反正将来拿钱的都是老政府,没有辛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矛盾双方必须在对立中统一,于是开始扯皮。

最后,双方妥协,并且还有模有样地签订了合约:“每天晚上必须完成作业才能写小说,九点半之前必须睡觉。写小说如果有稿费,所得稿费中五成归我所有,家长可以询问这笔归我所有的钱的取向,但不可以肆意阻扰我对这批钱的使用。”

老政府问了一中心句:“你想用这些钱买什么呢?机器人?”

真当我是十岁小孩啊?虽然目前确实是个不满十岁的孩子。我摇头,装出天真的模样:“机器人要买,买给弟弟玩;我要买电脑。”

“电脑是什么?”

“我在图片上看过,就是那类似电视的,有一个什么标什么盘。”

“那你买那电脑干什么?”

“不知道,就是觉得电脑应该很有趣,老师说过,要给自己一个梦想。这就是我给自己的梦想。”

“那你知道电脑一个多少钱吗?”

“不知道,等我赚够了钱再说吧!”

老政府也便不再说什么,可能他以为这不过是小孩子得到了一笔小小稿费之后的奇思妙想。但是我自己,却明白,这个梦想并不去**看**画像那样的幻想,不久后,梦想就会真正成为现实。

杂志社寄过来的信,类似于一张回执,写明了稿酬的金额,信封里没有夹杂任何钞票,而是要等过一段日子,才会有汇款单过来。别说是在99年,就算到了09年,也很少有杂志社以银行卡转账的方式支付稿酬。只有当万网络小说的VIP在03年的起点还是流行时,稿费的银行卡转账才开始实现,不过也仅限于网络小说。

几天后,汇款单来了,也是老政府出马去邮电拿钱。虽然在95年,原邮电部邮政总局说什么要政企分开、邮储分离,正式注册为法人资格,即“中国邮电邮政总局”,简称“中国邮政”,但是在南方地区,还是习惯把邮政叫成邮局。而99年的南溪邮局,还没有储蓄业务。有时候我想,应该是因为觉得汇款而来的钱总是被人拿走存到其他的银行里,邮电的人觉得不爽想分一杯羹,因此才有了邮政储蓄吧!后来,邮政居然在07年成立了银行,应该是存钱的人太多所导致的。

老政府把钱拿回来后,将其中的一半,也就是120块交给了我,家中很多人在现金的到来后表示感叹,感叹一个才不到10岁的孩子,只是动了动笔,就赚回了四五天的伙食费。

妈妈说把钱交给她管理,我表示拒绝。从小到大,任何一次把钱交给她管理都是有去无回,钱不在我自己手上,电脑就算到了2010年也没法买到个配置好一点的;况且这才签订了“条约”几天啊,就想开始违约!还真当我只是个十岁小孩啊!

老政府也奇怪,问:“可你自己这么小,拿这么多的钱,很不好啊!”

“谁说我要自己拿了,都存到银行去不就得了……”说完这句话,我简直想扇自己耳光好清醒清醒,TM到了哥重生的那天,南溪也没出现个类似银行的东西!连忙改口,“不不,说错了,是信用社,存信用社去吧!爸爸你帮我办理个银行卡……不不,是存折,怎么样?”

1995年招行成立个人银行业务部,1998年其他各大银行的储蓄卡才算基本成型,刷卡消费的风潮才逐渐形成。此时此地信用社的人,保证连卡是什么样子都没见过呢!

不过说到办存折,老政府同意了,我吵着要一起去,看一看流程。

99年南溪的信用社还没换新装,处于钟堂仁厚村的对面,也就是由寻常的两家居民楼合并而成,说不上如何美观,也就那块牌子上两只绿色的手大了点罢了。后来我长大后骑着单车走南闯北大开眼界,发现了信用社可以说是中国所有能储蓄的机构中,样子最多元化的,几乎你能想象到的什么类型的房子都能改装成信用社!因此,我得出一条结论:出去外面游玩,你带着信用社的卡,比带其他啥卡都管用,实在没信用社的卡时,邮政的卡也成,因为这两家机构,几乎开遍了全国的旮旮旯旯,任何偏僻的地方,都能找到!有时候,你看到的不是一间瓦房,那是信用社;你看到的不是一间茅房,那是邮政。东西不是越大越好,这些都没啥好惊讶的,比如汕头南澳岛上就四个加油站,其中一个比我的房间还要小!

信用社办理存折不用钱,九十年代去存钱的人都注意利率,办理时,都是办定期,我看到一张利率表上写着:活期存款0.99;定期存款三个月1.98,半年2.16,一年2.25,两年2.43,三年2.7;五年2.88。就算你办理个五年,一百块多了不到三块钱,你无法想象90年时的存五年的利率13.68!到了2007年,活期的利率只有0.33了。存钱进银行,除非数目大,否则等于是找抽,特别是当银行开始收年费、卡费和莫名其妙的费用时。

我把钱存在信用社,只是一个幌子,自然不是求着利息而来。办理存折用的是老政府的身份证,没设密码,流程与我所认识的相差不远,拿身份证就能拿钱,熟悉的,连身份证都不用。

存折办理完毕,老政府虽然把存折给了我,但是回到家时,妈妈总是想方设法要回存折,这几乎是没门的事!而存折,也被我放在了一个除我之外,谁也找不着的地方。放在哪里呢?放在上学期的语文课本包书皮里,这本书,就直接放在桌面上。

在电脑没进驻我家之前,哥要努力地写字了!还好,我有很多能够选择的载体。

99年的文学杂志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多到不可计数!这其中,一流的杂志平均一个省两本,二流的平均一个市两本,三流的平均一个县两本,不入流的平均一个镇两本。据后来我所找得到的资料显示,其实国内在这段时间,每天都有两位数的新杂志创刊,每天也都有一位数的老杂志歇菜,总体而言,不论是什么杂志,数目都在上扬,质量都在下降,当阿猫阿狗也能在成人杂志发表乱七八糟的床上故事时,就到了2003年了。

上次我所投的两家杂志,就是三流杂志。地址也很好找,随便到学校周围某个小书店里看一看,就能找到一大把。

作为学富五G的网络小说读者加作者,就算没能把某本小说给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可只要记住一条线索,何愁写不出来!别忽略了一点,不论是什么小说,都是用那一两千个常用汉字构成的,关键是谁运用得好这些字。每一本小说,最值钱的不是它的字数,而是作者的奇思妙想!很抱歉,无数未来作者的奇思妙想,现在机缘巧合,都在我的脑海里,忘都忘不掉。

要是有了这些不要钱的奇思妙想,我还写不出好的作品,那么我怎么对得起无数未来的网络作者,怎么对得起看过的那千万字小说!

但是,你能把这样的奇思妙想给写成超短篇的小说发表在三流杂志上么?我的良心,不允许我这样浪费!于是那些凡是能写好的东西非要写的很差,当然,这个差,是针对以后的世界来说的,对于现在的世界,在我刻意压抑之下,只能算马马虎虎,刚好挂在了三流和二流之间,不上不下。如此的写法,有的时候真的要让我吐血不已,没办法,这样靠稿费过日子确实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不露面赚钱在网络时代里,那是轻而易举的事,99年也算网络时代了,但鸟人你连个电脑都没有,算什么网络时代!

我换着花样用几千个常用汉字随意组装更换笔名,在不同的二三流杂志上投稿,争取不留下什么痕迹。这个年代,有点笔墨的文学青年都巴不得自己一直用一个笔名被全世界知道,又有几个人能明确了解“马甲”的深刻意义呢?我必须把自己给藏匿起来,说到底是因为岁数太小,如果写得太好太多,一不留神一大票人按地址来扛着类似导弹发射器的单兵武器找上门,更甚是慕名给你写信求爱;写得太烂,太烂的东西谁鸟你啊……我要做到的是游刃有余,不到迫不得已,不能失去对局面的控制权,所以要防患于未然,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

这样的日子,一天接这一天慢慢地在学校和家里的来来回回中过去了。偶尔想起,觉得很像是大学中“教室——食堂——宿舍”的“三点一线”生活。而如果硬要说区别的话,我只讲一点:在家里能吃到好饭好彩不用钱;若在食堂里……别梦了,你还是清醒一下吧!

家是每一个中国人最重要的地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很难理解一个家对于中国人到底有这怎样的决定性意义。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好,放在21世纪,想结婚吗?想!那你有没有房子?没房子的话,那就等有房子再说吧!因此,我重生之前的世界里,中国的适龄男性有大部分是结不起婚的,因为房价上涨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工资上涨的速度,我们的工资甚至不够每一个月的分期付款,我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房子,那又谈何结婚呢?结婚即是成家,我们却是连个家都没有!

而学校呢?上了这么多年学,在我的认为里,只有那些我没经历过的,只存在与历史上的那几十年前的中国学校,那才是一个学术碰撞的空间,对得起“学校”二字!而从80年代开始,中国的学校似乎成了权术碰撞的空间了,不知道现在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领头人物还记得记得“学校”这两个字的概念,在我的认为中,“学校”的意思是:若所学有误,则校(jiao)正之。

不过,不论学校如何变化,这里终归是社会上难得的一片净土!在这里,我们不单单是学习,然后还有交流。和同学的交流,和老师的交流,学校是认识人的最快途径,而其中积累下来的人脉,也许是你一辈子最大的财富,其中那些不经意认识的人,也许是你一辈子的知己!学校也是最早让人懂得成熟的地方之一,在这里,小孩子慢慢地从受保护到要学会保护别人。

然而,可惜的却是,这样些极其简单的道理,偏偏要等到我们长大才能明白,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迈上了社会,也不知道是在社会上谋生活,还是在社会上谋生存。所以人的一辈子里,总是能在回忆中慨叹和后悔,主观性地美化了那些日渐残破的记忆后,然后习惯,最后麻木。

世上良药三千众,独无一剂名后悔。

上一世中,我以为自己在高中时能发奋图强考上好大学,却不料高考失败;我以为自己在大学时能学有所成博得好工作,奈何时运不济;我以为自己在工作时学以致用换来高薪水,可怜工资不到千……在工作了还不到半年,一颗心,居然无法感觉到热意,每天只是在办公室中与同事插浑,共同感叹生活的身不由己:每天买房子,没钱结婚,甚至买一件衣服都要三思而后行,每个月的工资糊不够三餐!这是怎样的生活情况呢?明显大家都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在内心中徒劳的奢望某一天日子能好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