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演义》前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言首先向各位架空历史小说的先驱致敬,尤其是《新宋》和《明》这两本书的作者,是他们的作品触发了我的创作愿望。就在上个星期,我分别拜读了这两部作品,速度非常之快,心情难于言表,实在要用一些俗语来表达我的思想,那就是:如饥似渴、心潮澎湃、于我心有戚戚焉。稍有遗憾的是,两部作品我都未看完。

我个人以为:《新宋》选择了政治的角度剖析历史的可能;而《明》则以军事为主干,另辟一番天地。

在阅读《新宋》旧稿时,我即感到,作品似有所欠缺,表现为:一、以第一人称作视角殊为不当,给作品的撰写带来很多不便;二、石越以“煤球炉”为发家之基础,以蝇头小利而遽成大贾,乃至兴办学堂、名满天下、一朝为天子闻,摇身一变而成为“宰相”,令人难以信服;三、其文法似传记而非传记,与小说差之太远。其后阅读新版之《新宋》,顿觉作者与我不谋而合。视角变换,石越先为大儒,后入仕途,经学与经济并举,“开创报纸”,“勾心斗角”于朝堂,风浪波折娓娓道来,笔法较旧稿为之一变。我当为《新宋》浮一大白。

《明》之一书,武安国虽有打虎斗蛟之勇、复有“发明创造”之能,英姿勃发、胸怀远大,奈何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真正从最下层发迹的君主(我以为刘邦也不如他),中国正是在他掌握之时,皇帝集权达到鼎盛,有此枭雄,武安国实难作为。

书未完结,我本愚昧,实不知作者有何非常之想。

一个星期以来,有一种想法被这两本书给撩拨起来,且撩得我心烦意乱,夜不成寐。写一本书,学习《新宋》、《明》之政治与军事,选一非常时期,探讨历史的可能。决定是好下的,资料准备明显太仓促,但是我已经按耐不下了。且写且改,先把文字胡乱堆砌起来,我也不怕贻笑大方,希望各位多多包涵,但有意见,不吝赐教。

时期,我选定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之间。

我个人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之清朝,已然不复天朝盛世之辉煌。此时,煌煌中华,尚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余痛中吸取教训,立刻又被洪秀全一干人等,纵横数千里,驰骋半壁,太平天国运动搅得清帝国喋血残喘。“发匪”未除,而外患又生。英法联军逼得清帝仓皇出逃。皇帝“热河巡狩”,京师拱手让人,一代名园,可怜焦土。内忧外患,几至崩溃。若非“天国”内乱,若非一干“中兴名臣”,若非列强之实力尚不足以瓜分中华,这历史险些不可估量。即便如此,外修丧权辱国之约,割地赔款,国家口岸掌控于外夷。内则锦绣河山变成破瓦残垣,官场一派败絮,百姓苦不堪言。国家不能吸取教训,虽有三十年之“洋务运动”,历三十年之休养生息,一朝“甲午”,国人辛酸。

我曾想,方此乱世,若得一天纵大贤,即于此时,推翻满清,统率万民,整经济,肃吏治,兴科学,复礼制,扬民主,修武备,建新军,以我泱泱中华,万万人于一心,奋力腾飞。虽倭奴之“明治维新”,西方之“工业革命”,英吉利之殖民,美利坚之崛起,都不及我中华之万一也。

以此作宗旨,少一些“发明创造”,多一些理性思维,涂鸦文字,仅供笑谈。

石越门下:猫儿怕吹2005年4月28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