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海权世纪》第四章 欢迎来到1558(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清华再次睁开双眼的时候,已经又是一个白天了。醒来的他觉得头顶的天空又蓝又明,却在一直不停的摇晃,耳朵里传来一阵轮轴滚动的声音和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接着又听到有人说话。他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转过头去,便看到了几个身披宽松白袍的人,而每个人都用头巾捂住了双眼以下,只留下一双双的眼睛在外面。而自己似乎正躺在一辆木质的不断摇晃着的平板车上,那轮轴转动的声音想来便是车轴转动的声音,而自己的身上,似乎也是被披上了同样的一件白色的袍子。

在脑子里回忆了一下昨晚发生的事情,他知道这行人估计就是昨天他见到那些白袍人,而看起来是他们搭救了自己。于是他试着用力使自己坐起来,却发现身上的每一块肌肉似乎都酸酸的,用不上一丝力气。所以只是徒劳的在车上蹭动了一下身体。而他的这一个动作刚好被旁边的一个白袍人看到了。那个人用沙哑的男声高声的叫了一句什么,周清华没有听懂,不过他便感觉到车慢慢停了下来,而另外的几个白袍人也围了过来。

其中一个身材比较矮一些,有些佝偻的人拉开蒙在脸上的头巾,露出一张刻满了皱纹的脸,他用一个苍老的男声向着周清华说了句什么,周清华没有听懂,因为他所学的语言只有汉语和英语,再加上一点跑短途航线的时候跟韩国人和日本人打交道的时候学的几句完全不上道的韩语和日语。所以他用英语回答到:“对不起,我不知道你说的什么……”他只望着那些人中会有个能听懂的,不过几个白袍子的人互相对望了一下,都纷纷摇头,又互相了说些什么,然后老人又重复了刚才的话。当然,周清华还是没有听懂,不过这次他又用汉语回答:“对不起,我听不明白……”

不过这次几个人的反应跟刚才又有些不同了,几个人尽管也是互相看了看,不过其中的一个青年一样的声音似乎颇为激动了说了句什么,然后另外几个人似乎也是附和了几句,然后都笑了起来。老人又转过来对着周清华叽里咕噜说了一大串什么,周清华摇了摇头,然后也朝他们和善的笑了笑,脸上挂着歉意。不过看得出来,这下双方都已经很清楚有交流障碍了。于是所有的人都开始笑了起来,周清华忽然想起一句很有名的话:“笑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最好的语言!”

尽管是这样,周清华却第一次觉得这些他现在连面都没见过的白衣人是如此的亲切,在经历了昨天的一场变故之后,他对于生命似乎有了全新的看法。对于这些帮助了他的人,他感到一股强烈的感激之情在心中荡漾着。

于是,一行人又开始慢慢启程了,周清华看了看天空,太阳看来刚升起来不久,而耳朵里面可以听到海水拍岸的声音,一行人应该是在离海不远的地方走着。听了听声音传来的方向,他分辨出队伍也应该也是向着北方在前进的。

缓缓恢复了一下体力,周清华用力坐起来,这个简单的动作却让他浑身散架了一样,不过总算是坐起来了。白衣人关切的看着他,他冲他们笑了笑,指了指自己的腿,然后摇了摇头。他们好像明白了,冲他笑了笑,便又转过身继续走。周清华转了转身,看清楚了自己原来是躺在一辆毛驴拉的小车上的,周围有五个白袍人,走在最后的一个手里还牵着一条毛驴,毛驴的背上驮着两个大皮口袋,似乎是装水用的东西。而整个队伍所走的地方原来离大海并不远,远远的便可以见到海面。

他伸出手低头看了看时间,指针又指到了三点多的位置,看来从出发到现在已经过了十二个小时了。而车后面走着的一个白袍人却似乎正疑惑着看着他的手腕,似乎是有些好奇的样子。这个时候,却听到前面的一个白袍人大声的叫了句什么,他便转过身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是在远处的视野中靠近大海的地方似乎出现了一个城市的轮廓。周清华不知道用村庄这个词够不够确切,因为他看到的似乎是一堵墙一样的东西,就像电视里的那种古城墙,这和他在脑海中城市的形象是大相径庭的,不过至少可以看成是一个古城吧……而远方的海面上,似乎还有一个白色的影子在向城的方向移动。而城墙附近的海面上,隐隐约约还可以看到更多这样的白色影子。而城墙外的平地上,似乎还有一些更小一些的白点,不过不大看得真切。

“我的天……是帆船!”周清华明白了那个白色的影子是什么,那是帆船上的风帆。

当太阳跃出海面的时候,周清华一行人已经走到了那堵城墙周围。越是靠近那里,周清华就越充满了疑惑,因为他发现那些城墙外的小白点,原来是一顶顶的白色的帐篷,而帐篷里面和旁边都是些和队伍里的人同样的穿着白色长袍的阿拉伯人打扮的人。奇怪的是原来就算在城的旁边,也没有看到现代化的公路,所有的人都是沿着一条土质的向是踩出来的路一样的路面上行走着。

不过更让周清华疑惑的事情又出现了,当一行人要进入城门的时候却停了下来,周清华这才发现是被一个同样穿着白袍的人拦了下来,而与其他的人不同的是,这个人的腰间居然还斜挎着一把阿拉伯弯刀,而旁边还有几个同样装束的人。看上去,就像是一队——卫兵——如果这个世界上还存在带刀而不是带枪的卫兵的话。

一队人都解开围在脸上的头巾,周清华总算看清了他们的样子,那个开始和周清华讲话的老人走到带队的挎刀人身边,对他叽里咕噜了几句什么,然后对方似乎是开玩笑的向他说了几句什么,老人连忙一边点头一边回答。这次周清华倒猜测出了什么意思,大概就是在说“是、是、是……”之类的吧。“看起来全世界的人在表达这个意思的时候好像都是差不多的表情呢”,周清华无聊的想着。挎刀的人朝周清华的方向看了一眼,注意到了这个坐在车上的人披着白袍的黑发人(他没有带头巾),有些疑惑的又问了老者几句什么。老者马上叽里咕噜的对着那人又说了一大串什么。挎刀的人仔细看了看周清华,转身对身后另外一个挎刀的人说了句什么。

接着,一行人又慢慢开始往城里走去,不过周清华注意到这次是后来出来的那个挎刀的人在前面带路,而队伍就是跟着他前进。

周清华开始打量起这个他严重的古城来,周围的一切看不出一丝现代化城市的影子,没有宽阔的马路,没有高大楼房,没有来往穿行的汽车,甚至连一根电线杆都看不见。而唯一的条黄土路面两侧的低矮的房子,也是用石头和泥土建成的。而四下里看不到一点绿色,放眼望去一片土黄的颜色,一阵热风吹过便卷起一片黄色的尘土。这让周清华觉得很不可思议,他实在想不出这样的一个濒海的城市会如此的“贫穷落后”。

队伍一只往前走,在路端的一个显眼的建筑前停下来,因为与瘪的建筑相比,它高大得多,并且还用了一道矮墙在外面围了一个院子,院门口还同样站着两个挎刀的人。队伍进到院子里,居然发现院子里还难得的有几颗绿色的植物。领头的挎刀人向着队伍说了句什么,然后就转身走进大房子里面。过了一会儿,就又从里面出来,向着队伍喊了句什么,周清华正还迷瞪瞪的坐着,队伍中的两个人却走到车边从车上将他轻轻的扶下来,接着一队人便继续跟着挎刀的人向大房子里面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