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网络特级追杀令》重要说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几日在读者朋友的留言里看到了“太监”二字,这让我很是诧异,神经也随之绷紧了许多,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进行一下说明。

我不知道留此言的朋友是否已经看到了的最后一章,实际上写到现在,《网络特级追杀令》的上半部分已经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主角程远由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高中生蜕变成为一名国家安全部的警官,由一个处事未谙、考虑问题简单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具有丰富战斗经验、果断、老练的反恐战士,其间所经历的艰辛历程,在文中已经进行了详尽的叙述,一个个案件、事件也都是完整的。

为了作品下半部分故事情节的展开,文中进行了一些铺垫,比如关珩、陶静以及思思等人物,会在下半部作品中依次登场,与主角程远展开更为激烈的矛盾冲突,这样故事会更具有继承性,但不能由这些铺垫而得出这部作品“太监”的结论,就如同众多电影、电视剧一样,在续集未面世之前,我们绝不能草率的抨击它就是一部“太监”作品,实际上很多影片在第一部中也为后面的续集做了大量的铺垫,比如蝙蝠侠、哈立波特等。其实我的主旨就是想把《网络特级追杀令》的下半部分写成是上半部分的续集,如果说上半部分是在培养主角成长,那么下半部分就是要描写他如何进行职业反恐战,但下半部分的故事在没有展开之前丝毫不影响上半部分的完整性。

之所以没有立即开始着手下半部分的编写、更新,是因为目前还不具备条件,这部作品是我的第一部签约作品,资深职业写手曾经给我提过建议:第一部签约作品以三十到四十万字最为适宜,如果太长,读者会有反感情绪,而粗略的计算,这部作品已经有三十六万字。下半部分写是一定要写的,这点请读者朋友们放心,但不是现在,我想:是不是等到第二部作品发表完、人气积聚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会更好一些?(当然,如果不同意见的朋友居多,我会重新考虑的。)

这些日子,包括春节长假期间,我没有丝毫懈怠,一直在构思、码字,希望能够快些上传新书,因为确实害怕读者朋友们的流失。现在新书已经有了几万字存稿,正在请编辑审核、提出修改意见,作品当然是应该一部比一部好,我也希望能够取得新的突破。希望朋友们能够理解。

借此机会,把新书的书名、序章发在这里,正好请朋友们提出意见,只有读者朋友们的认可才是王道。序章也可以算是一个粗略的写作大纲,不知是否具有吸引力?

《盗天》

序章

盗,不好听的说法就是偷,可是偷又分成很多种,大多的偷盗目的是为了钱财,用于生计,吃喝玩乐或是养家糊口,而另类的目的却是迥然不同,或是出于寻求刺激,或是一种玩世不恭的体验。穆春江跻身这一行有些与众不同,他的动机竟然是为了收藏,以满足自己作为“文物专家”广纳世间珍品的**,当然这个头衔非官方所授,纯属穆春江一时兴起,自封的名头。

偷盗是一门技术,不可一味的定义为伤风败俗的勾当,古有石谦、燕子李三等诸多偷盗界的老前辈,不仅没有被百姓们当成下三滥般的小人,相反他们的事迹历经多朝多代经久不息的在民间流传。穆春江也不是天生偷盗的坯子,他偷盗文物有如下两个原因:一、该稀世文物已经流失海外或是民间,不偷盗不足以取回、妥善保存,此类偷盗的目标多为国外博物馆、私人宅邸,虽然要历经重重密不透风的安保系统,不过实施难度比起第二类目标来还要相对容易一些,毕竟文物的线索还算是比较容易发现;二、该文物并未出土面世,世间是否还有此物无任何线索可言,只在古书中有只言片语的记载,这就需要穆春江如大海捞针般博览群书,根据蛛丝马迹踏遍名山大川寻找墓穴、古庙、遗址,冒着身中暗道机关以及传说中神灵鬼怪攻击、诅咒的危险,找寻稀世珍宝,此时,他又成为了一个盗墓者、探险者。

当然,穆春江不是自虐狂,能够通过拍卖或是收购方式获取到的文物,他是不会干冒风险去偷盗的,因为他很有钱。收藏界有一个潜规则:没钱就不要玩收藏。收藏与其说是人们对于文物的渴求,不如说是“有钱人的游戏”更确切些。

穆春江之所以玩得起收藏,还要源于祖上传承下来的那两个“四棱狮子头”山核桃……

说来话长,这事儿得从头讲起。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