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乱世豪杰梦》(一)迁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圣经"里的亚伯兰按着神的指意,"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要指示你的地去/"开始了继祖先挪亚之后人类又一次大的迁徙,以游牧业为主的以色列民长途跋涉,一路垦荒,历尽艰辛,磨难重重.信仰,信心,民族意志使亚伯兰一族子孙更为坚强的走下去,后悬遇饥荒而下埃及.从此,以色列民成了奴工."圣经"记录了以色列民族一个漫长历史时期的发展史,浑朴悲壮的故事里,寓意深刻,暗示着神能造人,也可灭人.神可赐福于人类,也可布施灾难后救赎人类.祂能把家庭的美好还立在伊甸园,也可用洪水或(带硫磺的火湖)来惩治邪恶的人类.神要人明白,人与神,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在什么轨道上运行.十二支派的分裂,至今意味着什么?从古到今,当人类有了土地/药材/牛羊/珠宝/矿产资源,这战争就没停过.中东地区的战事,以"巴以"为例,足显"圣经"当年故事中的影子.

中国人民也是如此;在战争/饥荒/自然灾害/瘟疫下抛离故土而四处漂泊,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安家落户.杨府祖居山东省东昌府朝城县杨家庄,又名杨刘庄.清朝康熙八年,公元一六六九年移居吉林省九台县开荒落户.乾隆五十八年,公元一七九四年又搬到松嫩平原一个地肥水美处生活.清朝同治十一年公元一八七三年,杨氏家族统治了这个老屯,虽有其他姓氏居住,却由杨族屯规(家法)制约全屯.中华民国元年,年仅二十四岁的杨翠新接任族长,立名"杨翠新屯".九十多年间,他的后人们不管是出去的还是回来的,不论哪个辈分都称杨翠新屯为"老屯",解放后改名为"自卫"大队,为什么叫自卫大队,这里有鲜为人知的抗匪故事.一些年轻人经常听老人们讲述;当年杨翠新传奇般的历史故事.

杨府的辈分是从江南排下来的,共由四十个字组成,每一个字是一代人,即:

好天修尚国亿万肇基光

瑞蔼承宗荫嘉庆泽世长

华贵永延广雨润耀春芳

守志鹏云显洪德溥育昌

遗憾的是先祖们从第八代就偏离了这四十个字,繁衍到十四代时,有杨氏一支袭用"宗"字.从始祖杨好利娶范氏,繁衍到八世祖有二十名.只有八世祖杨荣排行老五,娶妻曹氏,生一子,取名杨泰山.其他十九名八世祖都生女孩,几乎断了杨家的香火.杨泰山长成后娶妻张氏,后续李氏生有长子杨久福,次子杨久连,三子杨久芳.八世祖杨亮排行老四,过孙杨久芳.八世祖杨绪排行老六,过孙杨久连.杨亮,杨荣,杨绪为七世祖杨万昌娶叶氏所生.称为九世祖的只有杨泰山一人.

八世祖杨荣的长孙,十世祖杨九福娶妻朱氏,生有四子:翠新,玉新,德新,景新,独生女翠莲.

二[十世祖]杨久连娶妻王氏,生有一子:贵新.

三[十世祖]杨久芳娶妻李氏,生有三子:清新,维新,雨新.从此杨氏家族皆大欢喜,后继有人而无忧.

一**二年杨翠新四岁时,二弟杨玉新还在妈妈的怀中吃奶,二叔杨九连又得一子,取名杨贵新.杨府规定:凡见晚辈出生,送礼"下奶",满月"吃喜".生男婴更为尤重,杀猪宰羊热闹几日祝福.

老屯的北面是湿地苇塘,苇塘圈着一个很大的水域.东西长三十几华里,南北也有十几华里,两头尖尖成弯形,老屯的长辈称它为"月牙泡".每逢夏季地气上升,气压低的时候,早晨看到的是烟波浩渺水天相连的湖面.如果是晴朗的天气,太阳出来,又能看到南北湖畔的轮廓,这又是各类水鸟觅食的好时刻,成群的水鸟黑压压的遮在湖面上,上下翻飞,"啾啾啾"叫个不停.湖中的鱼肥,有胖头/草根/青根/鲤子/鲫鱼/白莲/黄姑子/柳根/麦穗/泥鳅/老头鱼/布鱼/狗鱼/最大的要属黑鱼,几千斤重,老屯的长辈们称它为"黑鱼精".

相传在十六世纪的时候,曾有一大户人家携带亲眷家丁到这里落草为生.他们开荒中地,捕鱼打猎,日子过得很美满.有一天傍晚时分,掌柜的来到灶房正看到伙夫们在收拾鱼,他走近前看到一色的黑鱼,好大一堆,不认得叫什么名,看得发呆.伙夫凑近说:"掌柜的,这是刘二他们刚打回来的,您可不知这鱼的妙吃,它可片成鱼片生拌就餐,名为‘黑鱼‘."掌柜的看到那鱼黑黑的像根粗铁棍,满身黑花,很是怪模怪样,忙去禀报老爷.老爷正在卧室吸烟,闻得此言开口说道:"管它什么鱼,给大伙炖了吃它!"

第二天夜幕降临,本来晴朗的天空突作狂风,刮得门窗一阵乱响,风沙打进室内,黑风裹着一个黑衣男子直入老爷的卧室.老爷正被窗外的狂风刮得惊呆,感到莫名其妙之时,只见黑衣人坐在面前.

"你是甚人,我不认得,何事来此处?"

"不瞒你您说,我离此处不远,愿听我一言,日后得福.告之捕鱼者,打到黑鱼放它归生,包您收网鱼满舱."

老爷坐直身子细细听来,还不等听明,一阵黑风卷起将灯刮灭,老爷眼前黑作一团,黑衣人早已裹在风中消失.老爷急忙呼佣人点灯,问起此事,都说没刮什么风,老爷甚觉奇怪.

事后,老爷没有制定什么法规,人们照常进湖捕鱼.鱼打多了到"东县‘去卖,回来给老爷上税.当打到大个的黑鱼,把皮扒了晒干,女人们就用这黑鱼皮做鞋,穿着柔软,舒服极了.

老爷靠雇农种地交租,靠渔民打鱼上税发了大财.有一年,渔民们打上了一条几百斤重的大黑鱼.黑鱼被拖上岸后,像老牛一样的叫着,胆小的渔民都被吓跑.胆大的拿起尖刀捅进鱼肚,划开膛.黑鱼不死,哞/哞/哞/咕/咕/咕地叫声不断.他们举起扎枪,扎黑鱼的双眼,黑鱼还是翻着流血的眼珠子乱叫,渔民们用扎枪狠命地朝黑鱼的脑部刺进,扎枪尖直捅到黑土地上才算了事.那黑鱼在挣扎中,慢慢的不动了.渔民们将鱼肉卸开,用车拉回给老爷观看.老爷看到后,吃惊地说道:"这么大个头,稀罕/稀罕,你们有功,让|厨子|炖了下酒!"

一个|时辰|过后,天黑得不见五指.老爷正与渔夫喝酒行令间,忽听北面的湖中,一声闷雷般地吼叫,一声接一声的叫,巨响的嚎叫声,小孩子被吓哭.大人们听后浑身打寒颤,甚是可怕,恐怖的怪叫声,整整响了一夜.此时的老爷想起了几年前的事情,心里明白,没有阻止渔民们作孽,而触犯了天条,这是老天的惩罚,可一切都晚了.那躲在身旁的三姨太浑身蒙着被在颤抖,不住的问:"还叫不叫了?"怕是吓出了病.

厨子——伙夫.

时辰——一个时辰为两个小时.

第二天的黎明,天空黑云滚滚,黑鱼的叫声渐渐地平息,人们出来观看,更为可怕的一个奇观将全屯人弄傻.一条几丈高的黑鱼立在湖中心,与天空的黑云相接.冥冥之中老爷预感到要天塌地陷,老爷呼喊着带头向北面的湖跪下,全屯的人跪下一大片,在叩头,向着那山尖似的黑鱼求饶,求黑鱼神爷爷饶命.黑鱼神爷爷接通了天,霎时,黑云开了一个大窟窿,一道黑白相间的水云柱弯弯曲曲地裹住了黑鱼庞大的肢体,水云柱不断地翻滚着.刹那间,电闪如昼,惊雷大作,暴雨倾天如注.

这雨下到第七天的时候,小屯已经被淹没了一半,屯里的人们方知大祸临头,都抛弃了家在纷纷地逃命.两个月过后这场雨停了,那小屯早无了踪影.百里方圆的人们闻听此事,无一人敢来居住.这里没有路,都变成了泥塘苇塘,沼泽地带,年久形成了一个浩瀚的大泡子.

百年过后,到了十七世纪末叶,吉林省九台县连年受灾,旱年蝗虫四起,铺天盖地,一夜之间把庄稼地里的秧颗吃个精光.杨氏家族生活不下去了,由四世祖杨尚让提议向北迁移.杨尚让娶妻魏氏,生子国平,国仕,国振,二子国玉夭折.当时的杨尚让八十多岁了,年事已高,是活着的老祖宗了.他的四子杨国振为掌门人,已六十初头,他找到五世国乡,国标,国俭,国成,国纯,国常,国弼共同商量迁移一事,五世祖们相继响应.他们套上了十几挂大车,将能用之物装入箱内,或打好包写上名子,统统装车.杨国振娶妻韩氏,生子杨禄,杨栓,杨旺,杨发.三子杨旺娶妻张氏,生子万安,万君,万昌,万暴.杨国振带领后人杨禄,杨栓,杨旺,杨发,杨祥,杨恺,杨智,杨彬,杨利,杨衍,杨富,杨财,杨友,杨坡,杨喜,杨礼,六世祖这支人,大的已四十出头,小的还在妈妈怀中吃奶.七世祖大的二十多岁,小的也有在妈妈怀中吃奶的.就这样连老带小妻室佣人,百十号人开始长途跋涉,一路讨要,风雨进袭,外餐露宿,吃进苦头,整整走了一个月,来到了月牙泡西边的"白屯".杨氏家族全体人员连累带饿已人困马乏,精疲力竭,几乎要全族将灭.五世祖杨国振强打精神,带领其他兄弟还有些晚辈的壮年人和青年人,另加几名"管家"和"掌包"的二十几人,来到一个大户人家的院子,大院里住着十几户人家.白家大院的家丁报信老爷,白老爷走出,这是一位身着长袍马褂,梳着长辫,头发已白的七十老者.杨国振忙带领众人上前施礼,道明来意.白老爷听后脸色在骤变,生硬地说道:"移民!实属逃荒.这么多人住一两日尚可,久住我也吃不消啊!"

杨国振温和地说道:"你老就帮帮我们吧!容我们在这儿落脚安生.日后,我们杨家的人劳作,分文不取,只求您给他们一碗饭吃,让这子孙后代活下来."

只见白老爷左手掌插进腋下,右手捋着山羊胡子说道:"天将冷,吾宅有限,越冬难矣!"白老爷说完把脑袋歪向一旁.

杨国振有些急了,忙说道:"您老就开恩收留我们,救救这百十号人的命吧!我们给您跪下了."杨国振说着"扑嗵"一声跪在地下,这一行人都跪下来求救.白老爷正在为难之处,忽闻家丁禀报:"老爷,老太爷喊您说话."

杨国振急中生智,打发一名"掌包的"去叫车上的人,能走得动的都过来跪下.一袋烟的时光过后,只见白老爷从屋内走出,他看到这百十号人都整齐地跪在院中,还听到女人和孩子的哭泣声,心软下来,他很受感动.白老爷走到人群前高声说道:"老太爷有话,救人.我收留你们,都起来吧!"

杨国振带领大家给白老爷磕头,十分感激地说到:"老太爷您们一家人真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啊!"

白老爷见天色已晚,忙吩咐家丁把西边的几间库房拾掇出来,再铺上干柴草,又把正房暖屋腾出一间,让给妇女儿童老人们休息.饥饿的杨氏家族全体人员,喝完第二大锅面汤的时候,已进入|子夜|时分.杨家的人第二天醒来,已是|巳时|.

子夜——半夜十一点至后半夜一点.

巳时——上午九点至十一点.

杨国振一翻身起来,喊醒了所有睡觉的人,让老人和孩子留在屋里,其他人到院中集合.

白老爷没有打扰杨家的人睡觉,知道这一行人都很乏.当他望着杨家这整齐的一族人,深知杨家的人是很守规矩的,他不住地点头,在向杨家的人微笑.杨国振看到这被救下的杨家人,心情无比的振奋.回头望见了白老爷,向白老爷点头一笑,高兴地向杨家人说道:"今天是一七九四年,农历九月初三.我们身为大清的子民,没有报效国家,却因连年的自然灾害而被迫逃荒,这是我杨氏家族的又一次大难.而后承蒙白老太爷一家人相救,才有了落足之地.从今儿个起,我杨家的人将与白老太爷家族一起安生.还记得杨家的家法吗?我们从祖上传下来的就是;最忌烧/杀/掳/掠/劫/抢/偷/赌/奸淫之事,如有就范者,一律家法严惩,决不姑息!想我杨家世代忠良,做为庄稼人也一如即往,不给老祖宗抹黑.我颁布一个新的规定,宣布后即刻执行."

白家正房的门前站了许多人,在场之人鸦雀无声.新规定是:杨氏家族逃难期间,白家为主人,杨家的人人皆仆人.以白家老太爷为长,尊敬白家人,每天由杨家的主事人早起去为白老太爷"请安".劳作由白家的主管人委派,不得抗衡.违者重罚,重者逐出族门,严惩不怠.他在用杨家的礼仪风范和戒律警告杨家逃荒的人群.

杨国振宣布之后,回头手指向白老爷,笑说道:"白老太爷和白老爷是我杨家的救命恩人,我代表大家为白老爷磕三个响头."随后,杨家人高喊:"谢白老爷救命之恩!"

白老爷被这场面感染,听后走近杨家人说道:"我白家也有家法,今儿个不谈,日后交与杨家的掌门人.我道有一念,说话为凭证;从现在开始,你们杨家的掌门人,为我白家的总监管,替我代劳,凡有事与他协商,方为遵上.违反规定者按白杨两家的刑法处罚,望大家遵守这一规定!"说完,白老爷用手抚摸着杨国振的肩膀,将此重任交托给杨氏的掌门人.

杨国振回头抱拳施礼,忙说道:"您老高看我了,我将尽力去做,不负您的重望!"

白老爷回礼道:"杨家人,可敬,可敬啊!白杨两家的大事莫过于你了."

杨国振听白老爷如此说来,心里一阵高兴,急忙向杨家人挥手说道:"我族全体人员排好队,一一的去为白老太爷请安!"

杨族人的礼仪以尊长为上,令白老爷大为感叹.

施礼后,白老太爷格外高兴,九十高龄仍很健谈.他与杨尚让老人谈古论今,两位老者乐滋滋的,精神头十足,更显年轻了一些.白老爷看到家父长谈不惫,语多情深,急忙与杨国振商议,白老爷说道:"让你老父搬过来一起住吧!两位老爷子很谈得来,像久别重逢的老世交."

"这样也好,免去了两位老人的寂寞."杨国振点头应允.

杨国振的大哥,二哥,三哥已死,埋在吉林的九台.

杨国振喊过来妻子韩氏,让她带领四个儿媳妇,从今以后伺候白老太爷和自己的公公杨尚让老人,照顾二老的饮食起居,不得偏心,要一视同仁,拉撒不便,让晚辈后生相帮.

让大嫂孙氏带领自己的三个儿媳妇下厨房做饭,加上原来的两名厨子共六人,今后白杨两家的饭菜一百多好人吃,就由大嫂代我吃苦了.

让三嫂王氏带领侄媳妇和孙子媳妇们,为白杨两家全体人员衲底子做鞋,待明春换季.

命白杨两家的一些男女劳力,午饭后休息半个时辰,然后打开仓门倒出粮食晒粮,挑选粮种,装袋封存,还要磨米磨面,备冬季和大年之用.

命白家刘掌包的和杨家张掌包的套上两挂大车,带领十余人去打羊草和烧柴.

最后杨国振说道:"有婴儿的妇女就不要参加劳动了,在家照顾年迈的老人.鸡/鸭/鹅/狗/猪由厨房人饲养.所有的木匠听明白;打四个大木桶,为白杨两家沐浴所用.女浴时女人看守,男浴时男人看守,不得有异性窥测,违者按白杨家法行事!"杨国振所有的吩咐两家人都照办了.

杨国振宣布的白杨两家事物分管法,竟把这两家的劳作,大小事情管理得有章有序,令白老爷心里钦佩,暗自高兴.

事隔不久,杨国振向白老爷提议:"要成立豆腐作坊和制酒作坊,因两家老太爷子都爱吃豆腐.烧出白酒,大年为老太爷子们敬上."

白老爷听后,点头赞许说道:"再增一个粉房."

杨国振说道:"好!粉条豆腐土豆炖大白菜更好吃,老人愿意吃."

白老爷信任地说道:"这些事你就安排人去干吧!"

由库房改造成的住房,新安了窗户,搭了火炕.杨家的男人们在一起群居,都离开了自己的媳妇.劳累一天后,躺在炕上说笑话,讲故事.不愿意听的,坐在炕的一头抽旱烟,还有些人点着油灯,围坐在地上编炕席.

白屯住着二百多户人家,白家是大户,主管着全屯的大事.杨家的女人孩子和老人被安排到其他白氏人家,有大事时都到白老家听命.没事时由王氏带头做鞋;她们找来很多旧布块儿,用浆子一层一层的粘起来,粘到一块方板或桌子上,这样就打成了袼褙,干后揭下来用各种鞋样子替好备用.她们把粗绺麻剥成麻纰,用玻璃槌子打麻绳,再用袼褙剪好的鞋底包上一块结实布,抹上浆子粘好,干后用麻绳衲鞋底.女人和女童的鞋面多用带颜色的花布做,男人的鞋都用青布和蓝布,小男孩的鞋也有用花布做面的.她们衲的鞋底甚是好看,先围着鞋底边衲上一圈,然后一行一行的衲起来.那密匝匝的针九布满鞋底算是衲好了一只,大米粒般袒露的麻绳勒得很紧,不论看到哪一行,都由三个小点组成.杨家媳妇们做的鞋很漂亮,她们做的棉鞋夹鞋都一样精美.

杨家的男人们干的都是粗活,脏活和累活;挑选粮种,装袋入仓上垛.脱谷/扬场/推碾子拉磨,起茅厕,起猪/马/牛/羊圈,家禽圈,清扫垫圈.铡牲口草,拌料/打羊草/和泥抹房.|烧锅|豆腐坊粉房里的活都是杨家的人来干.

烧锅——酿酒坊.

相比之下,教书的先生,画匠,木匠,剃头匠,酒艺师和粉房里的技艺师夫们,略显清闲.尽管如此,杨家的人包揽着这些繁重的体力劳动,干轻活的只是少数.他们心甘情愿地被奴役,如果不这样将面临死亡.

三个月过后,已进腊月.初七那天|丑时|刚过,由杨国振带队,套上十挂大车向月牙泡的中心地带出发,要去打烧柴.所去之地距白屯四十五里路.像这样的出行在白屯都属大事.子时,杨国振的大嫂孙氏就带领自己的三个儿媳妇下了厨房.此时年猪已杀,一锅猪肉酸菜炖粉条子,一百多个馒头,被三十几号人吃了个精光.孙氏把腾好的粘豆包和咸菜给他们带上.杨国振拱手作揖,谢过嫂子.

吃饭前杨国振带领这些干活的人,打着松明火把去了屯子北的土地庙.杨国振在那里杀了一只公鸡,血滴在庙门前,一行人全体跪下来祈祷,求土地神爷保佑人和车马平安而归,柴草满车人满辕.只见杨国振口中念道:"地载万物生灵,是以神之道驮也,我等在上而生,以种成颗而育人,求生于地,取财于天.天地为大,必尊天而亲地也.今献上一鸡,保我族人一行平安无事.来日翻身之时,以牛羊血祭土地神爷."这三十几号人跪着向土地庙磕头,群体"社祭".

北风刮着清雪甚是杀骨.那古老的木车,轱辘都是木做的,车轮外包着铁皮,打着铆钉,压在厚厚的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一切显得缓慢而落后.杨族人沿着没人走过的路,面对人烟绝迹的月牙泡向东挺进.这片苍凉的荒野伴着车老板的吆喝声,回响在天地之间.他们整整的走了两个时辰,来到了打草的地方,不见太阳出来.每个人只觉身子骨冻透,急忙跳下车活动着手脚,准备动钐刀打草.杨国振用左手抹了一把胡须上的冰霜,右手指向冰泡子北面一片朦胧中的树林,兴奋地说道:"大家看到没有?那有树!我们在白屯安生,只是暂且栖身,日久天长将不会安宁.白家那个牟掌柜的,尽在白老爷耳旁谗言我杨家之能事,总想挑事端,多亏白老爷心度有尺,没有轻信他的话,所以没有出太大的麻烦事.望众位今后做事要提防那个姓牟的,否则对我族人不利.为长远打算,我们要建立自己的家园,这是千秋大业,决不能等,也不能拖.下面由杨国标带上十挂大车和二十几个人去那片林子伐木,选出四十根梁,八十根柱脚,二百根檩子,一千根椽子.伐完的木头拉回来,能拉多少拉多少,这里留下十个人打草就可以了,分头行动吧!"

杨国标一听来了精神头,一边组织人,一边高喊:"说去就去,即刻出发!"

丑时——后半夜一点至三点.

早在进腊月门子之前,杨国振牵出五匹快马,对白老爷说,要去寻找打草的地方,白老爷应允后,他带领兄弟们去了月牙泡的北岸.他们在那里发现了一片隐蔽的树林子,多数可选材盖房子用.杨国振手捋胡须说道:"成材之树木,天助我杨族也!"他们在南岸又发现了广阔的原野.回来后,杨国振让木匠偷偷的把锯伐了,再把斧子磨得快快的,等待时机伐木备料.

杨国标的十挂伐木车走后,杨国振开始带领大家打草.只见他们甩开膀子挥舞十把钐刀,一字排开,在月牙泡南岸的苇塘旁向南地打去,唰/唰/金属与蒿草的磨擦声美妙动听,他们打草的动作整齐而有节奏.从|辰时|打到|未时|,草已足够装满十挂车了,杨国振让大家吃饭.

饭后,有人在碱土地上刨了一个坑,放上一把草,用火镰打着柴禾,一边烧一边续,用来取暖.大家围坐在火堆旁歇息,都抽起了旱烟.那时用的是烟袋锅,黄铜锅细竹杆,玉嘴.细竹杆中间有眼,两头透气,抽起来发出吧嗒吧嗒的滋喽声,庄稼人闲时抽它很有滋味.有的人还会狠狠地吸上一口烟,在嘴里咀嚼,一阵过后,吐在一块木板上,形成了一个浓浓的大烟泡,白烟在泡中翻滚,霎时,烟泡破灭而无了踪影.婴儿的嘴边最忌大人们的这种逗孩子方法,烟泡破灭时,若被逗笑的孩子吸入口中,会被呛死,过去多有此类事发生.

辰时——早七时至九时.

未时——下午一时至三时.

|申时|,他们轮流用火取暖.干活的人用羊叉敛草,一堆一堆的敛成了草垛,然后用搂柴禾的耙子,把那些敛不净的草搂向草垛,再捆成草个子.进入|酉时|天已大黑,杨国标带走的伐木车还没有回来,急坏了杨国振等人.焦急之下人们仰望天空,在仔细听冰泡子上的动静,当他们的脖子发酸而感到了一天的劳累,脸向前平行的时候,有人听到了一种奇怪的脚步声,由远而近,而且看到了十几双绿色的眼睛向他们射来,那阴森的绿光在移动."狼/一大群狼!"说话人的声音有些发颤.大家不约而同地望去,都心里有些害怕.杨国振稳住大家小声说道:"不要害怕,赶快把草抱到那片不长草的碱地上去,点着!"几个胆大的人抱起草迅速地跑过去,狼在向这边逼近.草已抱了许多,可是没有点着.有人着急地说:"点不着,这可怎么办?"人们听到后,紧紧地抓住了钐刀,准备一拼.杨国振对大家说:"不要慌,别出动静."他趴在地下,将先前的火灰用脸靠近,感到了热气.急忙用手刮走浮灰,手里的一把草塞了进去,再用嘴一口气接一口气的吹起来.一阵过后,已有了草烤糊的气味,紧接着烟而发,急吹两口,燃起了火苗.你点一把他点一把,将火种点燃了盐碱地上的草堆,顿时烟火通天.狼与火堆和人群只有三十步远了,那些狼不敢靠前,最后放弃了人类,向南奔跑起来.

杨国振心里断定:"北面一定下了一场厚厚的大雪,所以这狼在向南迁移."

杨国振说道:"这火不要熄灭,一是防狼来,二是立火为号,照给杨国标他们."人们为省柴草,用小火取暖,都心急如火的在等待,连冻带累,人们感到饥饿了.

|戌时|一过,杨国振从苇塘中走出来对大伙说道:"他们回来了,准备卸车!"大家听到后高喊:"杨国标他们回来了,真行,好样的!"大家高兴的都跳起来,忙着去抱草,把火加大.向北,他们听到了咯吱咯吱的车轮声.

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

酉时——晚五点至七点.

戌时——晚七时至九时.

拉木的车回来后,他们一起把圆木卸进了一人多高的蒿草丛中,再立上几个长杆作标记,然后开始用"两股叉"叉草装车.杨国标对大家说道:"木料只拉回一半儿,哪天还得把它拉回来."

杨国振听后对大家说道:"每车的草不要装得太实,小年之前还要来一趟,做我们的事情,大伙回去要说迷路之原由."拉草的车队回到白家大院已是后半夜|寅时|了.第二天下了一场大雪,杨国振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他真怕那姓牟的骑马去查看.

到了腊月二十,那十车草已烧的用的差不多了,做饭/烧炕/温猪食/垫圈都得用草.杨国振对白老爷说道:"年前还得去打一次草,备大年之用."

白老爷听后说道:"这回去增加几挂大车,多弄些回来,过大年歇息几日,免得还去."白老爷的吩咐正中杨国振的下怀,他心里暗自高兴,忙应承下来.

腊月二十四,杨国振子时起床,夜半刚过,他带领众兄弟们及后人,去土地庙再次"社祭".没想到临行前,牟掌柜的穿带整齐要一同前往打草.他想上车,杨家的人往下撵他说:"这吃苦遭罪的活,哪是大掌柜干的,要是碰到狼群就没命了."牟掌柜的上哪挂车,哪挂车上的人就往下撵他.杨国振看到此情后跳下车,拦住牟掌柜的说道:"大掌柜的,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要是碰到狼群,准没命了,上次险些出事啊!您万万不可出行,我们已经拜过土地神爷,神在保佑我们,大人请回吧!"杨国振劝回了牟掌柜的.

"他哪是干活的胚子,去了准喂狼!胆子不大坏主意可不少,对这号人真得加点小心."杨国标说完向空中甩了一个响鞭,大伙听后一阵大笑.

|卯时|刚过,天已朦朦亮,他们还没有到达打草的区域.突然间,杨国标头车的辕马停住不走了,两只耳朵左右摇摆,鼻孔喘着粗气,浑身打起了哆嗦,整个车队停下了.人们已经看到了一个极为壮丽的景观,离他们有三百步远的地方,几百只饿狼向南扑去.那些狼没有向这边窥望,一个劲地跟着头狼向前跑去.杨家的人惊呆了,都一时变得发傻.一袋烟的时光过去,狼群消失在隆冬的晨雾中.

寅时——早三点至五点.

卯时——早五点至七点.

"让那姓牟的来就好了,说不定他会吓得尿裤裆里."还是杨国标打开了沉闷的气氛,使人们振作起来.他挥舞长鞭叭的一声,车队继续前行.

到了打草的地方,杨国振派杨国标带走了十五挂车去拉木材,今天多来了五辆,这边仍然是十个人打草.

有了上次的经验,杨国振先让大家把草抱到一块不长草的盐碱地上,只要狼一来就点着草垛,而且每个人带来了上好的火镰.天空刮着西北风,他们拉开距离向东南打.未时刚过半个时辰,拉木头的车满载而归.卸完木料,杨国振带领大家去打苇子,那苇子长得丈把高,人们进了苇塘就无了踪影.全体人员打了一个时辰的苇子,把苇子捆好扛出来装车,再拉到木垛旁卸下垛好.大家把上次没拉完的柴草和当日打的全都敛起来装车,车装好后用绳子勒紧.这回是实实在在的十五车柴草,长长的一队马车,在向白屯赶路.一七九四年农历腊月三十,杨家的人迎来了一个寄人篱下的大年夜.

http://www.cmfu.com

起点中文网www.cmfu.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