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客串崇祯传》第五章:敛财奇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老臣领旨谢恩!”这个时候的仁寿宫,其实就是后来的慈宁宫,总体来讲,仁寿二字更有文化底蕴。

盘查仓库之后,我依然很失望,里面的字画珍玩基本都印上‘御览’或者刻上‘中藏’,‘御制’或者‘敕造’的字样,我敢卖了换钱,也没人敢买啊!倒是一些金制的物件还能刮点油水出来,再有,王坤看见我头疼钱少,便提醒我,宫藏的人参之类的名贵药材可以卖钱。我想了想还是否了,万一我生病怎么办?这年头没有特效药品,全靠这些补元气呢!

我垂头丧气的回到了乾清宫,两天没怎么休息了,匆忙用完夜膳我就睡觉去了。王承恩曾问我今夜召那位娘娘侍寝?我想了想,还是算了,反正最少还有17年相处呢,什么时候幸她们不是啊?嘿嘿,带着满腔的官司和绮念我彻底的睡着了。

※※※

第二天,周延儒和温体仁给我出了两个绝佳的主意。他们两个不知是通过什么渠道得知我很欣赏徐光启新军的建议,同时发愁国库的钱太少。

于是周延儒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出来,一营一营的建设新军,就是说一次不建几万人,而是先编练一营4000人出来。然后以秋闱武举的形式遴选十名左右优秀的人才,将这十人单独安排和重点培养,剩下的人都根据成绩赏赐不同军衔。等到要对外征战时,打散分配到各军之中充当低层军官,从理论上讲,用训练4千人的成本,可以得到4万人的军队。

其实这个法子也不算太新,平时以培养军官为主,战时以这些军官为骨,进行军队的瞬间扩充。这是一个沿用了几千年的老路子,区别就在于皇帝肯不肯拉这个面子下来。因为这样的法子,通常是谋反之人的普遍做法。我仔细打量打量周延儒很是堂堂的相貌,能有这个胆量,周延儒绝对不是一般人。

“好方子,好方子,周卿家不愧是状元郎啊!来人啊,赏,赏玉如意一件。”

温体仁的方子更加牛叉,不过首先要介绍一下这个方子的背景:明代立有祖训,施行严厉打压商人的政策,并且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进行等级限制,例如商人不能穿绸缎料子的衣服。但天下人都知道,如今这条祖训已近废纸一张。

因此,温体仁的法子是仍以祖制为由,号召天下商贾捐银助国。并且由朝廷特制金(铜)牌若干,正面蚀刻“恩许”,背面蚀刻“某省某籍某人,建造楼台。”还有“...衣织锦绣”、“...可立家祠”、“...悬匾于堂”。等多块开恩放宽政策的条款。

简单来说,就是让商贾出钱买跟正常人的身份和资格。当然圣旨发行时要言明不愿强求。但结果大家都知道,不捐钱,商贾穿绸缎、家里悬挂匾额,那就是违法,到时候,就别怪朝廷心狠手辣了!嘿嘿嘿!

“温体仁,你这个罔读圣贤的小人,竟然唆使圣上用祖制敛财。老夫今日便参你一本。”

得!言官发威了。而且再次抢了我的话头,可恼啊!

一拍御书案,我腾的站了起来,

“纠礼御史安在?”

“在”

“未等君上言,先语开声,该当何罪?”

“廷杖八十!”

我靠,你这家伙也太狠了,这么多棍子板子的拍下去,来宗道这把老骨头还不给拆了?

“午门外廷杖六下吧。”

嗡,持续不断的低语之声隐隐传来,皇上还真不是一般的仁慈。列位百官看我的眼神也都有些变化。

“温体仁,你也听到了,借用祖制纳财,是否可行?”

“回皇上,”温体仁长得也很潇洒英俊,侃侃而谈的时候,还颇有那么股子气势。“言官皆言祖制,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如今天下商贾违制于各个方面,不让建楼台,他们在院子里开池塘,不让衣锦绣,那个不是锦衣玉食?既然有大人说要严守祖制,那好,我温体仁今日便拜服于朝堂,恳请皇上按祖制行事。凡有违反祖制者,皆可杀,家资皆可没,哼哼,这样得来的钱财可比捐钱换‘恩许牌’来的更快更多!”

是啊,严格尊祖制,就要大杀天下商贾,然后钱一样是归朝廷所有,甚至更多。这样的政策,大臣们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推行的。但又都不敢公开反对朝廷不遵祖制。一时间朝堂上都安静了许多。

“温卿家所言极是,朕看这样,便着朝堂上下的官员,文臣也好,武将也罢,替朕想个替代温卿的法子出来,如果没有,上元节后便开始施行吧。温卿家,你要拟个完备的方略出来。朕看,朕便赏你一樽薰香玉壶吧。”

尽管今天连续赏了两件玉器出来,但比起这个两个法子来说,还是值得的。

开源节流的口号谁都会说,但是看看之前的法子,辽饷等三饷的开增,非但没什么效果,还把我的名声给毁了。裁撤驿站的法子非但省不了多少钱,还闹了个李自成出来。现在周延儒的法子,为我在军费紧张的情况下,多了一条加强军力的曙光。温体仁的法子,则可以在短期内瞬间增加起码几千万两白银。于名声上,也最多就是一个利用祖制敛财,但起码比杀人取钱的方法要好。

想到了这里,我心情愉快的问百官,可还有什么事情要启奏?没有就散朝吧。

散朝后,我把毕自严、刘鸿训加上周、温二人给叫到了文华殿,让他们一起和内阁计较一下国事。

估计是早朝受周、温二人的触动,毕自严这老兄,突然在东侧殿,当着其余七个人说了另一个想法:

“皇上,臣斗胆,恳请皇上裁撤宫中。”见我和群臣都没什么反映,毕自严又继续自说自话:“内廷、寺人、厂卫、锦衣卫,有员三万,每年耗费内帑钱财不下数百万之巨。若裁撤之后,便可以昭彰天下,使臣民皆知圣上励精图治之心,勤勉节俭之德,重兴大明之志。”

其余七人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纠缠的原因各有差别,黄立极等人是得过且过,能安稳挺到过年就满足了。刘鸿训是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再对皇上施加过大的压力,毕竟他是新皇最先提拔的人。周、温二人是因为今天提了更好的方法了,不愿意再抢其他同僚的风头。

而我,则是到现在还没搞清楚我的钱是怎么花的呢!现在才知道,原来厂卫、锦衣卫、宫女太监和我一大家人的生活全是靠我内帑来花销的,怪不得有崇祯吝啬的传闻出现。是啊,国事、家事都用内帑的话,我这个皇帝不是太惨了。可是,现在这个情形,裁撤一些不必要的冗员也的确是应该的事情了。

“卿家所言极是,但一者,年关将近,这些人伺候先帝多年,总不成在年前就赶他们回家。二来,这些人离宫之后如何安置?如若任由她们自生自灭,我皇家颜面何存?”

顿了顿,见大家都没有什么不以为然的表情,显然我说的难处,他们也都理解。才继续接口:

“前日,我已派曹化淳去追缴魏逆的私财去了,加上近几天逐步收押的罪犯,一待查抄完这些家财,朕定会进行裁撤的,请诸位卿家放心便是!”

又是一片人跪倒在地“臣等不敢!”

“平身,平身。列为卿家,你我君臣商言国事,切勿屡行大礼。”

“皇上圣明!”…

之后的几天,多数时间里,我是在计算究竟派发多少欠饷和多少赈济的银两中渡过的。我为了表示一下态度,特意从内帑中支付了9万两白银给毕自严来进行筹划。

然后就是意料之中的互相攻讦,多数的弹劾,都是言官攻讦温体仁的。说心里话,看言官的折子久了,我心理上也接受了温体仁不是好人的定论,这个法子的确不是正人君子能想到的。但是,现如今的财政,又不得不这么干,于是弹劾温体仁‘恩许银’的折子我全留中了。逼急了,我就红批“待有替法,理当禁行!”来敷衍这些人的嘴。

温体仁呢?不愧奸佞的称号,为了反击,提前上演了攻讦钱谦益的把戏,说钱谦益曾有科考舞弊的行为发生。

然后是东林人的反击,说温体仁的屁股也不干净,曾有强行当人家座师的丑陋行径。

总之,看着这些闹剧,我心里不由得哀叹,这大明朝的官场,也太乱了!

这过程中,刘鸿训的态度很超然,他既不骂温体仁,也不反对钱谦益,倒是一心一意的和刑部、督察院、大理寺等衙门进行审问魏逆的案子。现在魏忠贤案子的定性已经下来了,就是谋逆,但不是逆党,呵呵!这个皇帝还是树立了一些权威嘛!

刘鸿训自从知道我在盼望着清查逆案人员家财的心思后,他便一心一意的替我抓钱去了。有了这个又有面子,又有里子的俏活,刘鸿训也实在没必要卷入朝堂党争之中。

根据明律,抄没的财产,悉数归内帑,但我提前已经做了声明,现银全归户部。黄金、珠宝、珍玩归内帑。房屋田产等物,归地方提留。这样的分赃比例,属于皆大欢喜的局面。再算上将要收取的‘恩许银’,我也全划到户部名下,使得我在群臣之中获得了不小的名声。而我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能保住大明便保,保不住,便要保我自己的名声。

首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