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细数三国豪杰》前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言

史学上对三国时期的划分是从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也就是从魏文帝曹丕称帝到东吴末帝孙皓被俘、三家归晋这短短的六十年。而广大读者心目中的三国时期则开始于东汉末年的董卓乱政,甚至更早的黄巾起义。项飞认为公元189年是一个里程碑。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汉灵帝驾崩,少帝刘辩即位,几个月后被废,灵帝中子刘协即皇帝位,是为献帝,从此拉开了三国的序幕。

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是相对稳定的一个时期,而从公元189年到公元220年则是诸侯割据,群雄并起,战乱频发的年代。这期间,涌现了一大批英雄豪杰,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忠勇书写了历史,用鲜血和生命注解了这个跌宕起伏的年代。本书以史料为依据,简要介绍并评论了这一时期的杰出人物。《三国演义》只是小说,不是史书,为了艺术性对不少史实作了修改(无论毛本还是罗本)。但因其流传甚广,不少读者以之为史实,本书将顺道指出《三国演义》中与史实不符之处。

魏、蜀、吴三国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让我们先简单评论一下这三个人。项飞认为曹操是当之无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还是相当优秀的战略家。他面对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准确地制定了战略方针,能剿灭就剿灭,能招降就招降。先打谁,后打谁,这个战略顺序是不能错的。而且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步棋走得太好了,可以说这奠定了他日后统一北方的基础。袁绍同样也有机会挟天子,可是他错过了(此事在后文有详细介绍),在这个问题上可以看出曹操比袁绍高出一大截。曹操还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他在文学上的造诣超出很多人的想象,至少项飞以前就没想到他的文学造诣如此之高。如果曹操只想青史留名的话,他其实什么也不必做,一首《短歌行》就足矣。曹操想要的当然不止这些,因为他会成为魏武帝。

刘备是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与曹操相比,他在军事上略显逊色,但他在政治上更胜一筹。这固然得益于他汉室宗亲的出身,但更主要的是他的仁德。刘备在未发迹时没有自己的根据地,投靠过陶谦、袁绍、吕布、曹操、刘表,除刘表外呆的都不长久,而且不是主人要杀他,就是主人的手下要杀他,总之相处不睦。但即使这样却没人说他“背主”,似乎大家都认准了刘备不是人下人,早晚会“乘雷上天”。刘备先据荆州,后取两川的战略部署,事实证明也是正确的。但他称帝后不顾众臣反对执意伐吴,是其最大的战略失误。也许这就是所谓“仇恨蒙蔽了心灵”。

孙权也是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在东吴几次面临紧要关头的危急时刻,他总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赤壁之战,孙权采用少数派的意见,选择了抵抗。当然,孙权也不是总是正确,他也有战略失误的时候,比如袭取荆州。孙权执政的后期更是犯了高龄帝王的通病:多疑、嗜杀,好像很多高龄皇帝,尤其是开国之君上了年纪后都有这个毛病。

本书采用的史料主要来自正史,如:陈寿所著,裴松之作注的《三国志》,范晔所著的《后汉书》等。但是在写作过程中发现《三国志》的记载有时过于简练,尤其是蜀国部分。当然这不能怪陈寿,因为蜀国是三国中唯一一个没有记录本国历史的官方史书的国家,这也是现在很多人诟病诸葛亮的一个理由。为了弥补正史的不足,项飞适当地采用了一些所谓野史,以有助于读者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下面回头说一下陈寿和他的《三国志》。《三国演义》中说,陈寿的父亲陈式原是蜀国的将军,后来因为违反军纪被诸葛亮所斩。因此,很多人认为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有意贬低蜀国。项飞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全面的。我们要相信史官的道德水准和职业操守。而且众所周知,演义和传说中的人物往往比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更具传奇性,我们不能因为两者差距太大而否认史书。

历史上的陈寿又是什么样的呢?《晋书陈寿传》说陈寿字承祚,没说他的父亲是谁,也没说被诸葛亮所斩。但是说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马谡兵败为诸葛亮所斩,他被连坐受髡刑。而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不知为什么一直看不惯陈寿。陈寿在为诸葛亮立传的时候说:“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又说诸葛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要知道那时诸葛亮虽还没有像后来那样被神化,但是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形象已经很高大了。陈寿这样评价诸葛父子就等于激起公愤,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晋书陈寿传》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丁仪、丁廙在当时的魏国声名显赫,陈寿对他们的后人说如果拿千斛米来见我,“当为尊公作佳传”。丁氏后人没理他,于是陈寿就真没为他们作传。不过《晋书》在记叙这件事的时候,用了两个字“或云”,也就是“有人说”,也可以翻译为“听说”、“据说”。在史书中用这样的词来叙事可真少见,这件事的真假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以“或云”说事,其真实性和说服力都要打个折扣。

虽然时人对陈寿的人品各持一词,但对他的文学造诣却有口皆碑,尤其是对《三国志》更是推崇备至,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当时的大才子、文学家张华(曾著《鹪鹩赋》和《博物志》)看了《三国志》后对陈寿说:“当以《晋书》相付耳。”如果对《三国志》不满意,怎能还让他写《晋书》?还有个大才子叫夏侯湛,祖父和父亲曾任魏国的兖州刺史和淮南太守,他当时正在写《魏书》,看了《三国志》之后,便“坏己书”。这些记载从侧面肯定了《三国志》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晋朝与三国紧邻,对那段历史记忆犹新,还没有因为传说和记载失误产生太大的偏差。很多晋人更是亲身经历了那个历史时期,比如陈寿。所以说,如果《三国志》纪事不准确,是不会得到时人如此高的评价的。

另外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小问题。晋是在魏的基础上建立的,而魏又是得自于汉,所以晋人以魏为正宗。在《三国志》中,对魏国皇帝的纪事用的是记载帝王的文体“纪”,如《武帝纪》、《文帝纪》。对另外两国的皇帝则用的是“传”,可能由于陈寿是蜀国人,所以他对刘备和刘禅分别称为“先主”、“后主”。到了东吴,干脆称为《孙权传》了。

近来有些学者和网友在讨论曹操、刘备、孙权的综合能力,还有人想给他们搞个排行榜。项飞认为完全没必要,他们的能力应该在伯仲之间,无法分出先后,明证就是魏、蜀、吴三国谁也吞并不了谁。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国中魏占天时,吴据地利,蜀得人和,可是三国实力的排列是:魏〉吴〉蜀,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这和孟子说的不一样,不知哪位高手能给解释解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