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再世和珅》第四章 不妨一下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日早晨,吃过早饭,天色还没有大亮,和珅三人就起程赶往宛平县城。

清时,宛平县面积很大,包括金北京大兴,海淀,丰台,石景山,门头沟,房山,以及西城部分地区,正黄旗属地,宛平县城位于今卢沟桥附近,即著名‘七七事变’发生的地方。

和珅祖籍属正红旗,原居住在东直门附近,后父母双亡,被扫地出门,兼咸安宫官学牵制宛平县(今海淀附近),他们三人也便在距离咸安宫官学不远地方买了一个小院居住。

从居住处到宛平县城,步行需要一个多时辰时间,所以三人早早出门。正卯出发,正辰后才到宛平县城。

古代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又分成初,正。初就是前面一个小时,正就是后面一个小时。比如初卯,指的是凌晨五点,正卯指的是清晨六点,同理,初辰指的是早晨七点,正辰指的是早晨八点。)

以后得想个办法弄一块表,这样依靠阳光,或者沙漏判断时间有够费劲。和珅心中暗道。

这个时间段,西方早已发明出了时钟,现在大清一些权贵开始使用时钟,不过,毕竟时钟数量比较稀少,价格相对昂贵,大部分人是无法使用的。

制作时钟说不定是个赚钱的没买?

念头在和珅脑海中一闪而过。

现在市面上都是机械中,制造机械中需要很高的机械制造水平。中国自从满清入关,科学技术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种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在当前中国暂时无法实现,除非中国发生一个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

想到西方即将爆发的产业革命,和珅心就是一沉。

前世他贪财好色,不代表不爱国。鸦片战争,是整个中国永远去不掉的痛,尤其是和珅穿越前几年,西方某些国家大肆拍卖从中国抢劫而去的各种文物,更是令无数中国人心痛之余倍感无奈。

而鸦片战争的起源,就是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早就了西方,尤其是欧洲工业大发展,蒸汽机的发明,更是使得欧美制造出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远洋战舰,以此轰开了中国大门,导致了最后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洗劫圆明园的惨剧。

不行,既然重活一次,不能再让这样的惨剧发生一次。

踏入宛平县城城门瞬间,和珅心有所感,找到了回到大清的第二个人生目标(第一个是享尽荣华富贵)。

……

“哥,咱们去哪?”

进了宛平县城,和琳被眼前繁华景象迷住,不知如何是好,求助于和珅。

“随便逛逛吧。”

和珅也是第一次进宛平县城,对县城也不甚熟悉。

和珅,和琳两兄弟平时生活咸安宫官学,家两点一线,偶然出去逛逛,也是家附近集市,宛平县城还是第一次来。

走着走着,一股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涌上心头。

前世小的时候,学校组织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时候,曾经参观过宛平城。

宛平城作为北京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卫城,从城门,到城墙,再到城内布局,虽然因为战争,有些已经损坏,但是还有很多保持着原来的模样,包括县衙,驿站等一些古建筑虽然作为他用,保存也算完好。

当时参观属于走马观花,只是略微有些印象,这些印象在今天看到实景之后,一一在何和珅脑海中浮现。

真正漫步在古代宛平县城,与参观故迹,有着截然不同的味道。看着忙忙碌碌,梳着大辫子的古代人,各种别有韵味的吆喝声,为了生计四处奔波之人,心中升起一种微妙感觉,更加坚定了心中意愿:绝对不能让历史再次重演,要让眼前的一切完好无损的保留给子孙后代。

……

‘不妨一下楼’

一个古怪的店名映入和珅眼帘。

中国古代人喜欢咬文嚼字,起的名字都带有很浓重的文化气息,比如流传到现在的同仁堂,六必居,全聚德等等,名字都说堂堂正正,别有深意,哪像眼前这个店名如此白话,在整条街上都显得格外突兀。

突兀的不只是店名,两旁的对联更是奇特,有点像打油诗:

上联:吃一口喝一口没文化不如读一口

下联:走一下看一下没有事不如坐一下

有意思?

和珅迈步朝店里走去。

“大少爷,这是一间书局。”

紧跟在身后的刘全也识得几个字,经验要比和珅丰富,以为和珅不知道这是哪里,故上前一步提醒道。

“我知道,进去坐坐。”

和珅心中暗笑:摆脱,哥们前世可是一流大学毕业,若是连这是家书店都看不出来,那十几年书都读到猪脑子里去了。

两世加起来,他已经上了快二十年的学,书,古今中外更是读了不少,知识远朝这个时代的人,从这家店对联以及横批,就能够看出这家店主人不是一般人,因此,和珅有结识之意。

“三位客官,有什么需要?”

三人刚刚走进书店,一名伙计迎了上来,像酒楼招呼客人一般招呼他们。

有意思

眼神快速在店里扫了一圈,和珅赞道。

店门在中间,左侧整齐摆放着数个大的书架,上面整齐的摆放着笔墨纸砚等文具,旁边墙壁上还挂着各种乐器,右侧同样摆放着数个大架子,不过,这些架子有几个如同左边一般整齐摆放,上面整整齐齐摆放着各种书籍,而还有几个架子贴墙摆放,上面同样整齐摆放着许多书籍,此时,正有几人在贴墙的书架旁,端着书,认真阅读。

书店正中间,零散地摆放着数张大小不一的桌子。此时,正有几人围坐在桌旁,一边品茗,一边读书,还有人伏在桌上,写写画画。

恍惚间,和珅有一种回到大学图书馆的感觉。

最奇特的是这里的服务。和珅发现店里服务人员不少,出了柜台收账的,还有一个在各个桌前服务的,一个在书架间穿梭的另外一个站在门口等候的,还有一个侍立在柜台旁,哪里人手不足,他就会出现在哪里。

比如,和珅进门,守候在门口的伙计招呼他,站立在柜台旁的伙计,立刻不声不响地走到点门旁,站立在旁。

有意思

这是和珅第三次对这家店说有意思,这家店伙计训练有素,令和珅有一种回到现代的感觉。顾客就是上帝,服务至上,这是现代社会的经营理念,他没想到,在清朝也能够看到。

“客官,有什么需要小人服务的吗?”

伙计轻声问道。

看到眼前少年进来就发呆,伙计不以为意,知道看到和珅收回眼神,才问道。像和珅这样第一次来露出惊愕神情的多如牛毛,大多数都被老板新奇的做法吸引住了。不过,大多数人表现没有眼前少年镇定,因此,他判断少年应该出自大家,家教很好,所以说话语气更加前辈。

“暂时不用,我在店里随便看看?”

和珅对着伙计笑了笑,迈步朝着店内走去。

和珅大气地表现更加让伙计确定了自己的想法,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随着准备服务他。

和珅先走到右侧摆放着各种书籍的书架前,随手拿起几本论语,翻阅起来,一边看一边点头。

清朝时候,科考考的都是四书五经,和珅也读过,其中论语,大部分以明朝朱熹注释版本为主,鲜少见到其他版本,而此书架上却拥有许多不同人注释版本,不管这些版本真假,谬误如何,都显示出这家主人细心之处。

书架上书籍种类也不少,除了深受儒道思想影响,必备的四书五经,还有诸如墨子,荀子,庄子等书,还有很多历史,杂记之类的书籍,在古代来说,这里的书籍种类算是比较齐全的了。

走到贴墙摆放的书架前,一个巨大的‘租’字令和珅眼睛不由为之一亮,看了一眼架子上贴着的分类标签,转头问道:“伙计,这个租字是什么意思?”

心中明白这是租书的意思,和珅依然揣着明白装糊涂。

“本店提供租书服务,只要客官缴纳租金,不用买书,便可以阅读。”

伙计自豪地解释道。自从老板推出了这项生意,店里的生意火爆得不得了。

“哦,怎么个租法?”

和珅好奇地问道。他对这家店老板越发好奇起来,连租书都想出来了,这家店老板够大能的。

“租书服务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店内服务,一类是店外服务。店内服务同样分成两类,一类是定书服务,一类是定时辰服务;店外服务业分成两类,一个是租书服务,一个是租天服务……”

听完伙计不厌其烦地讲解,和珅真是大开眼界,对于古人奇思妙想,佩服得五体投地。

店内服务:就是租书不能出店,可以在店内桌子旁阅读。

店外服务:可以将书带出书店,不过,需要缴纳押金。

定书服务:指定租某本书,缴纳了租金,只要你阅读你缴了定金的书,无论你什么时候来,来过多少次,只要看这本书,都不用再额外缴纳金钱。

定时服务:就是包天,包月。如果你包天一天,那么这一天,几个架子上书你随便看,如果包一个月,那么这一个月这下架子上的书你随便看,均不用交钱。只要在缴了钱的时段内,只要店开张,随便你看。

租书服务:我租一本书,直到书看完为止。

租天服务:就是按照天缴钱,直到还书为止。</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