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豪门崛起》第1章 登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登岸

天边出现一丝霞光,是凌晨六点出头的钟数。

香江屯门!

一艘渔船缓缓靠岸,岸上射来三短一长的光束。

显然这是某种信号。

船家回头看着渔船上密密麻麻的人,压低声线“各位同志,到香江了,快点上岸,海j的船快要来了。”

长得有些清秀帅气的小伙子和五男五女迅猛的爬出了鱼腥味严重的船舱。

这小伙子,是粤省人,名为何家豪。

如今是1977年3月份,春节刚刚过完。

作为穿越者,何家豪知道,这个时代的香江遍地黄金,而且他相信凭借一些前世的记忆,自己完全可以在遍地黄金的香江闯出名头来,即使不是驰名大亨,但是过亿身价应该问题不大。

其实,他选择性的忘记了香江失败跳楼的人也不少。

与此同时,岸边上驶来一辆面包车,强壮的中年男人拉开车门,低声道“你们这些人,赶紧上车,条子(警察)快来了。”

何家豪刚上车,还没坐稳,面包车就急促窜了出去。

一路上都是树木茂盛的泥路,很是颠簸,最后停在了一个农家小院里。

休息一会之后,有些人被亲朋好友接走了,只剩下何家豪和两男一女,四个大陆人。

“你好,我在上边的时候,听坤哥说,你们可以帮忙办理身份证和安排住宿,是吗?”何家豪有些紧张的问道。

他在香江没有亲朋,这时候的香江比较乱,花钱买平安还是很有必要的,万一出了事,恐怕没什么人理睬一下。

“住宿这事很简单,10块一天,吃饭自己解决,至于身份证,就很贵了,3千块一个,要等半个月。”蛇仔明眼露鄙夷的看着何家豪,是不太相信这个家伙有这么多钱。

“需要定金吗?”何家豪自然不相信这些捞偏门的人没有反制的手段。

“定金1千港币。”

“好,那我先住半个月和办理身份证,这是1150块。”何家豪从兜里摸出一沓钞票,递给了蛇仔明。

这是他用古董和粤省捞偏门的人交易得来的。

深海市有很多在香江犯事,逃到这里避难的捞偏门的人,他们身上有不少的港币。

“.”蛇仔明有些吃惊,没想到这人居然真的能拿出1千块,“好,半个月给伱办好。”

过了两个小时,同来的人基本都被接走了,只留下何家豪一个人。

回到屯门小市镇,蛇仔明给何家豪安排了一百平方尺左右(9平方米)的房间,里面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残破的书桌,墙体有些剥落,似乎是废楼。

但对何家豪来说,有个稳定的居所已经不错了。

这个年代的香江还有一些义气,不太会见钱眼开。

很多人看了香江的电影,以为香江捞偏门比较有钱,事实呢,这些人是饱一餐饿一餐,大多数是走投无路的底层百姓,只是仗着团体武力,混几口饭吃的可怜人。

面对这些人,何家豪是敬而远之,现在只是没办法。

收拾完房间,何家豪已经见不到蛇仔明的身影,肚子也传来了咕咕叫的声音,他只能先去吃饭。

好在他是粤省人,对于粤语还是精通的。

饱饭过后,何家豪开始在周围逛了逛,却有些失望,与后世的香江没法比较,不过想了想,香江在八十年代才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倒也正常。

第二天,蛇仔明带着何家豪去拍了照,登记了一些基本信息。

完事后,蛇仔明嘱咐何家豪不要乱跑,要是被条子盘查,又没有身份证,很容易遣返回去。

何家豪知道这回事,却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处报摊,他停留了下来。

随便翻了翻,发现报摊的报纸,杂志品类五花八门。

日报有《明报》、《星岛日报》、《泰晤士》、《东方日报》、《香江日报》等,而《泰晤士》是英文日报,何家豪也看得懂。

杂志周刊有《明报周刊》、《良友》、《东方天地》、《日周刊》等。

还有专业性较强的杂志,如《经济周报》。

见何家豪翻了很久,报摊老板是个矮胖冬瓜,便猥琐的笑着将一本成人杂志递过来,道“靓仔,是不是在找这个?”

事实上,香江的成人杂志都是受到《花花公子》的启发而创办的。

虽然政府不强烈禁止,但是也算是违法的,所以杂志上并没有出现杂志社的地址和电话号码,显然是捞偏门的。

何家豪又拿了几本杂志,递给老板100块纸币。

猥琐老板正要找零钱,何家豪打断道“老板,不找了,顺便和你打听一点事。”

“说来听听,我未必知道。”老板把钱放回去,半开玩笑的说道。

说几句话,就拿二三十块钱,这钱挣得很舒服。

“我打算办个出版社,弄个杂志之类的,但是没有做过这行,想让老板指点指点。”何家豪笑着问道。

老板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仔细打量着何家豪,见他穿着平庸,身上没有一丝名牌,顿时间印象大打折扣。

“香江的出版社很多,大的小的可能有上千间吧,大多数规模很小,最小的出版社仅有一间写字间,社长、总编、编辑都是一个人,门槛非常低,但是畅销的报纸杂志很少,看你也不是什么大富人家的儿子,好好去打工不好吗?”

突然间,老板变成了传教士,唠叨个没完。

要败家,就去开出版社!

这句话确实是真实写照。

听完老板的话,何家豪忧心忡忡起来,自己只是一个平凡人,虽然上辈子是从事新闻传媒工作,但是也了解业内的一些潜规则,和关键。

但是,自己能弄来的资金有限。

一两百万左右。

在这个时代,一两百万很不错了,毕竟这个时代的普通工人工资才500多块一个月,不过想要做点生意什么的,一不小心就亏得渣都不剩。

好歹杂志是自己接触过的,又有前世的记忆基础,似乎是最有搞头的。

而且出版社的门槛低,可能亏不了多少,这样即使亏了,自己仍然可以靠着明年的收购大战弄到更多钱,进入房地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