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巾帼戏须眉之龙凤佩》第九章 赵子龙单骑闯绍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旁白:袁术遣公孙越帮助孙坚攻周昂,公孙越被流矢射中而死,公孙瓒认为他弟弟之死,祸起于袁绍。”于是出兵驻扎在磐河(今河北境内)准备报复袁绍。公元192(汉献帝初平二年),赵云受常山郡人民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

“在下赵云,字子龙,常山人氏,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投公孙将军门下,往后为将军马首是瞻。”

公孙瓒见此人身高八尺,身姿伟岸,浓眉大眼,英俊不凡,但尚未行冠礼,应当未满十五。

“你今年贵庚?”公孙瓒。

“回将军,云今年十四。”赵云回话到。(备注:古人说的都是虚岁,因此赵云实际只有13周岁而已。)

“你一个小小孩童,尚未行冠礼,何以领兵?”公孙瓒继续问道。

“回将军,云虽未成年,但并非孩童,可以领兵。”赵云平静的回话,好似早已料到来此必受为难。

公孙瓒见他处变不惊,又对赵云说道:“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

赵云回道:“今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非为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

“好,我命你为小校,领义从吏兵。”说完,公孙瓒便令云退下。

赵云自此随公孙瓒四处征讨。

旁白:公元192年(汉献帝初平三年),袁绍屯军广川县(今河北枣强县东北),与公孙瓒战于界桥南二十里处。公孙瓒有精兵三万。袁绍命其将麴义领精兵八百在前,布强弩千张于两翼。公孙瓒轻视袁绍兵少,纵骑兵出战。

袁绍知道公孙瓒帅兵将至,自己亦领军出营。两军会于磐河之上,公孙瓒的大军为于桥西。

“背义之徒,何敢卖我!”公孙瓒立马在桥上大喊道。

袁绍也策马至桥边,轻蔑地指着公孙瓒说道:“韩馥无才,愿让冀州与我,与尔何干?”

公孙瓒咬牙切齿喊道:“昔日以汝为忠义,推为盟主;今之所为,真狼心狗行之徒,有何面目立于世间!”

听他一说,袁绍大怒,立马对身边将领喊道:“谁可擒之?”

话刚出,文丑便策马挺枪,直杀上桥。公孙瓒就在桥边与文丑交锋。战不到十余合,公孙瓒抵挡不住,败阵而逃。

文丑乘势追赶。公孙瓒走入阵中,文丑飞马直接冲入阵中,往来冲突。公孙瓒手下健将四员,一齐迎战;其中有一将被文丑一枪刺下马,其他三将见状况不妙,也都掉转马头逃走。文丑直赶公孙瓒出阵后,公孙瓒往山谷方向逃走。

文丑快追上公孙瓒时,便勒马厉声大叫:“快下马受降!”公孙瓒大惊,弓箭尽落,头盔堕地,披头散发地策马奔跑。奔跑到一土坡时,马失前蹄,公孙瓒翻身落于坡下。文丑急捻枪来刺,眼见公孙瓒就快成枪下魂。忽然,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

公孙瓒爬上土坡,看见刚才挺枪而出的少年威风凛凛,白马白袍,银铠银枪,是自己部下,但是一时想不起是谁。只见那少年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公孙瓒很是惊讶。等到公孙瓒部下救军到,文丑便策马回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赶。

公孙瓒忙下土坡,问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答道:“小校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不久之前受本郡所举,将从吏兵投将军麾下。

公孙瓒大喜,遂同归寨,整顿兵甲。

第二天,公孙赞将军马分作左右两队,势如羽翼。马五千余匹,大半皆是白马。这公孙瓒喜好白马,尽选白马为先锋,人家都称他为“白马将军”。

某作:赵云可能也是因为曾经在公孙赞麾下,于是后来也一直白马银铠,好帅耶!某读者:拜托,在紧张时刻可不可以别发花痴?鄙视>,

袁绍命令颜良、文丑为先锋,各引弓弩手一千,亦分作左右两队。又命令在左边的将士用箭射公孙瓒的右军对,在右边的将士用箭射公孙瓒的左边军对。接着命令麴义引八百弓手,步兵一万五千,列于阵中。袁绍自引马步军数万,在后面接应。公孙瓒遣大将严纲为先锋。他自己带领中部军马,赵云领一队人马在后。

公孙赞立马在桥上,傍边竖着一面大红圈金线“帅”字旗于马前。从辰时鸣鼓,直到巳时,却没见袁绍大军进攻。麴义令弓箭手全部埋伏在遮箭牌下,只要听到炮响便下令齐齐发箭。严纲击鼓呐喊,直取麴义。麴义的兵马见严纲的兵马杀来,都伏着不动,直到那些人马靠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严纲见情况不妙,急忙掉转马头,却被麴义拍马挥刀,斩于马下,于是公孙瓒的军队大败。

公孙赞的左右两军想上前救应,却都被颜良、文丑引弓弩手射住。接着袁绍帅军并进,直杀到界桥边。麴义马先到桥上,他立马挥刀斩执旗将,把帅旗砍倒。公孙瓒见帅旗被砍倒,于是急忙回马下桥逃跑。

麴义见公孙赞逃跑,于是引军直冲到后军,正撞着赵云。赵云挺枪越马,直取麴义。战不数合,一枪刺麴义于马下。赵云一骑马飞入绍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公孙瓒见形势扭转,立马引兵冲向袁绍大营。</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