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内家拳传奇》第十一回 十样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救中毒的菡萏,徐鸿儒陪同归妹先生过了潜龙湖。。c冬季凌晨,归妹施展绵拳中的跑字诀,来到了秋水观的排云殿,去请医道高明的美髯道人。

归妹推开门,见是一所干净的小院,一位道人迎面而来,端着一个藤条簸萁,右手里捉着一只活虫,看来是刚刚从米袋里挑拣出来的。道人高个,两鬓斑白,但面容整洁,显眼的是一缕美髯飘洒胸前,宽大的道袍,背后绘有阴阳鱼太极图。

这位女施主——

归妹当胸抱拳,问:这位可是乡人口里的美髯道人?这位道人微笑着点了点头:那不过是乡人的美誉,我祖籍是鲁人,少年随父到浙东一代经商,后在罗浮山出家,道号鲲鹏,云游到此,见秋水观风水甚佳,乡情复燃,所以勾留了许久。

归妹道:罗浮山,可是汉代神仙葛洪的得道处,鲲鹏道长在庄老至尊处出家,必定非同凡响。

受了赞誉,鲲鹏面色平静,轻轻地展开拇指和食指,虫子蜿蜒着从墙角逃生了。归妹见了,不禁赞了一声:好胸怀!

鲲鹏慢悠悠地说:贫道半生,云游四方。炉边有柴,袋中有米,复有何求?女施主的发丝上沾有寒霜,恐怕是远道而来,想必有事情吧。

归妹直言:我是子母柳的人,家中有危重病人,特来请道长出诊。

哪里的病?

中毒。鹤顶红。

美髯道人一惊愕,果断地摆了摆手,不行,道家护生,但也不掺入俗世间的纠纷,鹤顶红是人间奇毒,非仇人不能投之。女施主回去吧。恕贫道不能出诊。

归妹心一沉,从背后囊中取出一“无极生化”开片黑陶,陶片刻有一个圆,为太极圈,内画卦象,外布卦名,错落有致,一一照应。

陶为黄河古道的特产,陶的篆文是一个农夫躬耕田野的象形字,或许在古义中,陶就是属于民间和大众的,就是劳作的一部分。上古时代,鸟儿在森林筑巢,先人偶然看见,心有所悟,比个葫芦画瓢,捏泥巴成形,用火烤之,陶就出现了。

黄河的陶制品绝佳,这与陶土有关,将淘洗好的土装进布袋里,在黄河水中浸泡一年以上,那样的土去掉了“土性”,制作的陶器才数一流。

开片陶即是陶身有龟裂碎片,望之残破,但触摸光滑。类似的开片瓷很常见,但土陶烧制极不易。开片瓷是一种瓷器的表面装饰,当烧窑结束后,窑温逐渐冷却,由于釉与胎膨胀系数不同,玻璃质的釉面开始出现裂纹,裂而不透。这本是瓷器制作中的一种缺陷,后来被有意为之,成了一种装饰,宋代哥窑就是以“金丝铁线”开片为特征的。但土陶不等同瓷釉,无法形成这种结果。因为将窑场烧到千余度的高温,然后设法骤然降温,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举动,因为高温骤降的土窑随时可以塌陷或爆炸。然而,黄河古道上自有倔强者,硬是冒着炸窑的风险,做成了开片陶。

“无极生化”开片黑陶是件宝物,归妹一取出来,鲲鹏道人的眼睛就不曾离开它,啧啧赞叹,哪来的妙物?黑得质朴,黑得庄重,又黑得如此玄奥……

归妹说:这件开片陶特奉送道长,只为烦劳您出诊一次。

鲲鹏道人也不答话,摩挲着无极生化,喃喃道:五行之中土为中。想儿时牧羊,中途路遇窑场,扒开烫手的土堆,埋地瓜其中,牧羊归来,地瓜内瓤熟透甜美,而外皮无恙,不糊不焦。火通过了土的转化,没有了火焰的猛烈,却能将温热慢慢渗透,这就是土的妙用。黄河古道的黑陶天下闻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摩挲把玩一番,鲲鹏突然觉得失了态,干笑了几声,收回了双手,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说:也罢,见宝物交臂失之,实在心痛。贫道就指一条路吧。

鲲鹏问:女施主听说过大沼府的“十样锦”吧?

归妹疑惑地摇头,坦率地说:不知道,我来子母柳是投亲,并非是本地人。

鲲鹏看看归妹先生,说:既然如此,那就怪不得你舍近求远啦?这十样锦是鹤顶红的克星,服用后定保得家人平安。

归妹精神大振,但仍是将信将疑,问:世间还有这等药物?

鲲鹏一摆手,说不,不是药物,只是些花粉。这位美髯道人邀归妹到殿堂内,两人坐在蒲团上,鲲鹏慢慢讲来十样锦的来历。

原来,十样锦是牡丹的花粉。所谓“十样锦”,就是通过嫁接的方式,一株牡丹同时绽开十种花色不同的花儿,堪称花中珍品。自明以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风行世间,但《本草纲目》庞杂,且没有按照五行编排,普通人越看越糊涂,不得要领。有一本《神农本草经》才是医家的圭臬,可惜世代延传,已经不得善本。鲲鹏道人四处搜罗医书,独具慧眼,身边留了一本善本的《神农本草锦》,其中一条目就明确记载,十样锦是鹤顶红的克星。

离秋水观往北十里路,有一处桑篱园,有一位老花农就会培育这种十样锦。

但是,严冬里,牡丹怎么会开花呢?归妹提出了困惑。

唉,此话差矣。桑篱园中有中原大地上最大的花窖,深七丈,四季常温,牡丹常开。如果女施主找到十样锦的花粉,事情不就迎刃而解了。

鲲鹏道人娓娓道来:同治年间,一位医者唤作陆经纶,嗜花如命,行医途经西北秦岭采集药材,得红、白、紫、份四色牡丹,以此为母,大沼府的牡丹得以繁衍。陆经纶自幼聪颖异常,但科举受挫,后人的解释是,考取进士时,他的名字被富家子弟顶替;还有一种说法是,考场上,陆突发腹疾,影响了做卷子。

不管是何种缘由,总之陆经纶从此无心科举,专心养花。当然,育花之余,难免有了笔墨之兴,于是一篇传世美文出炉。“其富也,富而无骄,非君子而实亦君子也;其贵也,贵而不挟,非隐逸而实隐逸者也。”

陆经纶生认为牡丹的之妙在于“栽之培之,立万世无疆之业;近者远者,来四方有道之财”。他还告诫子孙永远不要涉足仕途。大沼府东北各村,有以养花为业者,成园成圃者很多,其中以桑屯为冠。陆经纶在村北建立牡丹花园,园之周围植桑为篱,因此得名“桑篱园”

归妹听了频频点头:在一个重科举的朝代,一些读书人能够抛开登科中举的诱惑,终生侍弄花草,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举动。</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