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两世情深》第九章 宴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段时间,由于南越太子和三皇子同时大婚,所以各国都有使节前来南越的都城上越城来恭贺,这也是西陵皇陈若离会出现在上越的原因。

而我,先是莫名的被大婚,后又受伤,所以我知道的时候已经是在参加各国使节的送别宴上了。

作为暮王妃,这种宴会我无法推脱。

我问秦暮可不可以带丫鬟,秦暮说可以带一个贴身丫鬟随身伺候。

可我并没有带小梅和小菊,而是带了阿碧。

秦暮虽然不解,却也由了我去。

我第一次见到了秦暮的父亲,南越的皇帝---秦天!

这是一个颇有威严的老者,脸上是岁月沉淀的从容,更是沧桑尽悦的淡定,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总感觉他的眉间有抹化不开的愁。

他是南越的帝王,自然是上座,坐在他旁边的是个体态均匀,风情万种的女人,如瀑的青丝,柳叶眉,樱桃红唇,尤其是那双眼睛,那双眼睛简直要勾了人的魂魄去,据秦暮说他是言贵妃,太子秦朝的生母。

按理说应该坐着的是皇后,可想起母亲说过秦暮是前皇后所生,而秦暮从没有和我说过他的母亲,所以我猜想,前皇后应该不在世了吧。

庄采苓和秦朝就坐在我和秦暮的对面,这种场合她倒是没有找我挑衅。

这种宴会对于我来说确实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像我一个现代人,比这种高端的宴会我参加的自是不在少数,无非就是秦天哪些个后宫的女人争奇斗艳的戏码。

又一场舞毕,皇帝难得的夸了一句:“真乃才女也!”

只见舞者脸上瞬间洋溢了花瓣般的笑容。

各宾客见皇帝如此说,自然也跟着符合。

“父皇,请恕媳妇大胆!”坐在我对面的庄采苓忽然开口。

我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果然,只听她继续说:“不是媳妇夸海口,若论才女,媳妇的妹妹暮王妃那是当之无愧的,妹妹的诗词可是一绝呢。”

庄采苓说的真诚,真的是夸自家妹妹的样子,不得不让人侧目。

可是我却看到坐在庄沐亮旁边的庄采苓的母亲诡异的笑了一下。

因为只能是嫡夫人才能参加这种级别的宴会,所以我的母亲并没有来。

我之前的论断大错特错,庄采苓什么时候都不会让人省心,我猜测庄采薇肯定是不通文赋的。

庄采苓是想干什么?是想让我出丑吗?还是想让秦暮难堪?

难道她就不怕我不会,她自己落个欺君的下场吗?

真是个蠢女人!

“果真?”可是皇帝不知道我们之间的明争暗斗,他显然表现出了他的兴趣:“暮王妃快写首来让朕瞧瞧!”

我看向皇上的方向,看到他的脸上倒真是期待的很。

我收回眼睛的时候却看到一双玩味的眸子。

是陈若离,他就坐在秦天稍稍下首的地方,此刻正一脸玩味的看着我,颇有些看戏的成分,我不悦的瞪了他一眼,他却几不可查的笑了一笑。

此刻所有的眼光都在我身上,包括秦暮,他正一脸担忧的看着我,见我迟迟没有回应,他正欲起身。

大概是想向皇帝找个什么理由推脱掉吧。

我按住了他,轻盈的走到大殿的中间,盈盈一拜:“那媳妇就献丑了,请父皇赐笔墨!”

皇上哈哈一笑,随即笔墨就摆上来了。

好歹我也是中文系毕业,费思量离世之后更是刺激了我体内的文学细胞,我自己都记不清写了多少篇文章,多少首诗来思念他,现在我随便拿一首出来就是了。

还好我练过毛笔字,繁体字我也会写。

紫陌红尘

你之衣袂我之裳

水自无意流

两心自相知

怎忍得

无言想离去

自此后

何言愁苦何言殇

纵留得

回忆点点

不足以慰衷肠

写完后,全场静默,我有点不知所措,难道是我写的太露骨了,这不该是养在深闺的女子该写出来的?我有点恼自己,这是封建社会,怎么没有顾及这点呢?

还是皇帝最终开口:“美则美矣,只是不知这诗从何体?”

原来如此,这里估计也是什么绝句,律诗什么的,我向来随笔而写,自然没什么章法。

我有些不好意思:“父皇见谅,媳妇一贯诗从本心,并没有遵循什么章法。”

“好好”皇上突然大赞:“好一个诗从本心,王妃真性情也。暮儿,可是看懂了?王妃这是让你一生厮守,永不相离呢?”

有没有一个地洞让我钻?

大家肯定都以为这是我向秦暮示爱的诗呢。

可是我能说不是吗?谁让我没有思虑周全呢?

“是,父皇!”秦暮也离席,对着皇帝拜了下去:“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儿臣自当一生一世,永不相离!”

皇帝眉眼间的忧愁似乎淡了一点,都笑开了,看来他是真的很宠秦暮这个儿子的。

再次对上陈若离的目光,他依然还是看着我,没有了玩味,多了一丝深沉。

我微微侧头,果然看到庄采苓的脸上写满了不甘心。

“庄将军教女有方啊!”皇帝朗声说道。

只见庄沐亮诚惶诚恐的对着皇帝拜了下去:“老臣惶恐,谢皇上夸奖!”

坐在皇帝身边的言贵妃脸上始终挂着得体的笑容,却在这个时候开口了:“皇上,臣妾听说前些日子暮王府进了刺客,王妃还因此受了伤,不知道王妃的伤势怎么样了,刺客可有抓到?”

果然,皇上的笑意不再!

这个言贵妃是想要干什么?难道她已经知道秦暮那天的所作所为吗?作为太子的母亲,我绝对不相信她是真的暮王府和暮王妃的安危的。

这个问题我还真是无法回答,因为我自始至终都还没闹清楚当天的事情究竟是何真相。

敌不动,我不动,交给秦暮自己解决吧。

秦暮没来得及说话,秦朝先开口了:“三弟真是好福气,有个有如此才情的王妃不说,就连西陵皇都与三弟交好,听说王府遇刺,王妃受伤,西陵皇还亲自去暮王府探望王爷和王妃,此等殊荣可真是羡煞旁人啊。”

听说?还不是那个好太子妃说的。

原来这母子俩一唱一和,是要唱这曲双簧。

现下满朝文武只要是三品以上的官员和家眷都在,他振振有词的说秦暮和西陵皇交好,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可是当事人秦暮和陈若离却是不为所动,好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