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趴在窗户的人》第十一章 在家孩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刚回家的孩子是块宝,然后感觉自己可能是块假宝。

回家的半个月,小明已经在母亲的安排下进行了三次相亲无果。为了避免短时间里再继续下去,小明赶紧找了一个工作。

小马烤肉,如火如荼,这个夏天生意隆旺。

围桌热聊,举杯畅饮,不兴不归。小明作为一名烤串师傅站在炉火旁,满头大汗地翻腾着烤肉,他尤其拿手的是烤鱼。

小明是小马的伙计,经小马一说,小明欣然而来,一起来渡过这个热闹而繁忙的盛夏。

本要以为会如此的夜夜红火,何料……

瞅着瞅着两拨人干了起来,结果打死了一个人。可莫名的尸检报告上,致其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是食品中毒。小马哥的生意因此戛然而止,案件在进一步的处理当中,小明因此闲散家中。

闲人闲梦,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不着。不思量,自难忘。自己这两年干了些什么?它给了我的生活,给了我的内心,甚至给了我的生命带来了反馈了什么?

辞职后一开始去做了文案编辑,学会了固定式和套用式。虽然可以简简单单的完成任务,但工作缺少了难度和趣味,很难有自己的价值体现,很难有自己的进步空间。有时候,自己别出心裁,绞尽脑汁,花费了好长一段时间写出来一篇文案来,却落得无人问津,自荐说是亲笔写的与众不同。听得人就觉得好笑,或被他粗粗浅浅一看,或被他随便翻了两页,或者他就像看见猴子一样看你一眼。

工作中的常见现象,就见怪不怪喽。你想的和现实本就不一样。

做了办公室编辑,想去试试新闻编辑。

浅尝辄止,谈不上埋没和冷落。背着行囊早上出发,天黑了就又回来了。

都说是天生我材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接着,朋友开了一间工作室,同样是文字语言编辑上需要自己帮忙。可这次帮忙是自己跻身于伟大的创业之中。那时常常加班加点,忙得手忙脚乱。一个小小的空间,放着三台电脑就显得占地方大。

追求梦想的开始,是充满激情和动力的。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一点小小的起色和成功,足以让我们信心倍增,欢欣起舞,手足舞蹈。可这一点小小的起色和成功,却又是那么的微乎其微,微不足道。

梦想,当只有你去实现的时候,你才能够真实的感觉到你和它的差距有多大,你和它的差距在哪里。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是成功之母你居然信了。有时候不努力一下你就不知道什么叫绝望,哈哈。

解散,那一天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却故作轻松。工作室刚成立的时候,大家也在一起吃了饭。当初的信誓旦旦,激情饱满,却谁也没想到这么快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

当初聚在一起的时候,大家喝了很多酒。那晚,大家同样喝了很多酒。

不管如何,无论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但在人生的那段时间里,它不是竹篮子打水。它是真实的,它是有温度的。

如果,以前让你觉得痛苦的事情,总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来。那么,曾今失败过的事情,总有一天你也会骄傲的说出来。

失败只是暂时的痛苦!

当自己的才华不能够让自己的生活增资加彩的时候,我和我一位伙计跑到外地去赌石。最后,捧了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回家,而我那位伙计却大赚特赚。

经历过这一段,感觉生活分明是在讽刺我,越想着小钱套大钱的人,往往赔得越惨。往往抱着投机押注的心态,往往被现实无情的打脸,我说的是往往,却不曾想往往是你。

虽然我伙计亦是抱着同样的心态。但既为赌,就有输有嬴。当然我不是在嫉妒我伙计,也不是诅咒他输,而是我不再羡慕他了。大不了从头再来,小不了我也不来了,回家。回家已到今天……

“妈,你这是干什么呢?拿把剪刀对准我,我就您这一个宝贝儿子。”一个穿着花里花哨的男子,带点玩世不恭的样子,始终和母亲保持着三尺的距离,不让母亲靠近,哀求说。

母亲戴着一副老花镜,手里拿着一把剪刀。身体颤微,却脚步沉稳,气喘呼呼说:“出去相个亲你没个正经的,在哪里穿成这样的!姑娘人家骂你有病骂你傻子骂你流氓,你是要存心气死我呀!”

儿子说:“妈,这是您骂我吧!”

母亲更加生气,双手抖得厉害。

看着母亲生气,儿子心也疼,忙解释说:“妈,我不是存心要气您。婚姻是关系到您儿子一辈子的幸福。您知道您儿子一辈子最大的幸福是什么吗?就是我到三十岁了,四十岁了,五十岁了...一百岁了,在家还能叫您一声妈!您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少生气了,妈。”

儿子见母亲面色稍和,继续糖衣炮弹说:“娘亲,娘亲,娘对儿子最亲了。”

母亲慢慢垂下剪刀,儿子心喜见效,伸手去搂。母亲豁然提起剪刀,儿子吓了一跳,惊呼说:“妈,你干什么呢?你把剪刀快放下,有话咱好好说。”

母亲收了收剪刀,厉声问:“说,上一次去相亲,回来怎么鼻青脸肿的?”儿子努力回想了一下,说:“有吗?”

母亲亮出剪刀,再次喝问,不容商量地说:“老实交代!”

儿子小动作摇头晃脑,编起理由,糊弄说:“妈,其实事情是这样的,不是您想象中的那样的。或许您想象的那样和发生的那样有些吻合,但是没有您想象的那样糟糕。俗语讲,好男不和女斗,那天……”

母亲不耐烦说:“得了得了,你说你这孩子,从小和别人打架,手都不抬一下。性格不像你爸,也不像你妈。唉,你到底是不是我亲生的儿子?”

儿子愕然说:“妈,你糊涂了吧!这个问题应该我问您才对吧?”

母亲定了定神说:“唉,你说我这张老脸都不要了,给你找了那么多阿姨,愣是一个没有给你撮合成的。”

儿子讲:“哎呀,妈。虽然赵钱孙李、周吴郑王阿姨都给我介绍,但是找对象结婚,首先你得先看上眼吧。”

母亲瞪了儿子一眼说:“也是,就我儿子的条件,就得眼光高一点……”母亲话还未说完,儿子就嘚瑟起来,美美得意。

儿子说:“您不是陪我去的吗,您不也是觉得不行吗。”

母亲突然变了脸,厉声说:“你有什么眼光啊?好的人家看不上咱,不好的咱又看不上人家,结婚讲究门当户对,你以为结婚找对象是很容易的事情啊!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今天我就是要把你的头发绞了,衣服剪了,赶明你还得给我相亲去。”

“啊……妈、妈、妈,您别,您别……”

儿子无处可逃,母亲正要对他下剪刀。此时,门铃响了。其实,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母亲也想由他性子玩吧,可年龄越来越大,他要是真不娶妻该怎么办?见他穿着不成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其实母亲的剪刀也不会下去。

儿子如获大赦说:“妈妈,有人来了,你去开门,我去把衣服换了,换了。”

母亲无奈,回身捶着胸口去开门。

门被打开,母亲一惊大喜说:“哎,朱老师!朱老师您怎么来了?来,快来,快进来。”

母亲一激动,明晃晃的剪刀在面前摆动,寒气逼人。

朱校长说:“嫂子,您小心一点剪刀。在家还做针线活呢?”

母亲注意到剪刀,‘唉’了一声,请朱校长进来。

儿子一听到朱校长的声音,忙不迭地回到自己的卧室,摘掉自己的假发,换衣服。

母亲喊道:“小明,你看谁来了?你朱老师来了!”

小明边随口应承着,边换好衣服。

出来一看,看见儿子一本正经的样子,心又碎了,刚才不该大骂孩子。

小明看见朱校长,格外高兴说:“朱哥,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母亲立刻绷着脸道:“说什么呢?没大没小的。”小明挤眉弄眼说:“我们都叫朱老师朱哥呀。”

母亲没办法说:“你看看。”

朱校长说:“没事的嫂子。他们都这样叫我,听着也挺顺耳的。”

母亲说:“这样叫年轻。你管我叫嫂子,小明你还叫妈不叫了。”

“妈当然要叫了,而且要天天叫,叫一辈子。”听了儿子的话,母亲心里说不出的甜蜜。

坐了一会儿,朱校长称还有事,晚上再过来,和小明好好聊一聊。

小明的父亲和朱校长小时候是同班同学,很深厚的友谊,并且朱校长当过小明的班主任,很喜欢小明这个学生,再加上……所以这个关系就更亲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