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续三国》6、关樾 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刘禅举国降魏后,降魏敕书便似雪花般飞达益州各郡县,广汉、犍为、江州、平夷诸郡县皆奉书而降,只有永安郡尚坚守如故。满以为先兵临城下的会是魏军,没成想却是吴军先来一步。

关樾叹了口气:“东吴亦未免太过心急了,魏军没来,他倒先来了。”

罗袭恨恨道:“正是。东吴小人,竟来趁火打劫。我永安城内尽是忠正刚毅之辈,岂容得宵小之徒逞威。”

关樾身旁的罗尚摩拳擦掌道:“吴军来得正好。孙吴久无战事,武备松弛,我等正好拿他振振士气。”

罗尚中等身材,相貌不扬,但膂力过人,涉猎群书,文武兼备,乃罗宪左膀右臂。

罗尚话音刚落,诸将皆随声附和,嚷声求战。

当下从班列中闪出一人,嚷声道:“东吴趁火打劫,实是小看了我蜀中将士,盛曼何人,亦敢落井下石么。末将愿领兵出战,挫挫他的锐气。”

关樾抬首望去,请战之人正是罗宪之子罗袭。

罗袭比罗尚要年少些,但身材高大,声如虎啸,站在议事厅当中威风凛凛,气势夺人。

罗宪喜道:“袭儿勇气可嘉,不堕本将威名。”

罗袭请战心切,罗宪却只是称赞一番而已,并未下达军令。无论诸将如何看不起东吴这番落井下石的行径,盛曼毕竟率领三万大军来袭,不可小觑,没有十足把握战胜对手前,罗宪也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诸将求战心切,士气高涨,若一应回避,只怕再而衰、三而竭,将士逐渐懈怠,不复求战。

关樾思忖道:“诸位将军不可轻敌,东吴三万大军岂容小觑,永安城内只有两千将士,新募五百余人更不堪一战。更何况此乃蜀汉降后第一战,只能胜、不能败,还须从长计议才是。”

一旁的董浚突然道:“关将军所言甚是。但兵法云‘五而攻之,十而围之’,今吴军十倍于我,若围困永安城,我等内无兵马、外无援军,势成孤城,届时就难退敌了。”

董浚乃侍中董允之孙,比关樾年长些,生得眉清目秀,面如冠玉,更兼思虑周全,能文能武。若不是蜀汉亡国,其成就当不在乃祖乃父之下。

罗尚、罗袭齐声道:“董将军言之有理。”

罗宪皱眉道:“那依董将军之意,该当如何?”

来到永安城后,董浚计量画册,多有献议,罗宪亦倚仗之。

董浚出列道:“末将以为当趁吴军立足未稳之时,率军偷袭。”

诸将一并赞成,对面的文士亦随声附和。

罗宪扫视众人:“诸位皆赞成董将军之议,先发制人?”

“唯罗将军之命是从。”诸人齐声答道。

罗宪思忖片刻,毅然道:“关樾听令,遣你今夜寅时率城中一千将士兵袭敌营,罗袭、周勰、李矩、李辰为副;罗尚听令,遣你率本部五百将士随后接应,黄臣、黄林为副;董浚听令,遣你率五百新募将士潜于敌营左侧,多爇火呐喊,以迷惑敌军;其余五百将士随本将守城接应。诸将须互为依照,互相接应,不可恋战。”

诸将齐声道:“诺。”

诸将齐齐退出,准备战事的时候,罗宪叫住了关樾。关樾虽年少,但行事沉稳谨慎,与军中老将无二,罗宪一向倚重之,凡事皆与其商议。留下关樾细心叮嘱一番后,罗宪这才放心任其离去。

此战能战则战,不能战还须走为上计。

临了,罗宪又让关樾留心照料罗袭,莫使他胡来。

关樾无奈苦笑一声,罗宪既想历练罗袭,又担心其身临险境,世上安有两全法。

既身在沙场,便死生难料。

夜,寅时,万籁俱静。

关樾校场点兵,人衔枚、马裹蹄往吴军大营杀去。伏在丛林中,看着寂籁无声的吴营,关樾大喜,看来吴军确无防备。

不过片刻,董浚已就位。

看着身边诸人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关樾大笑一声,喝道:“杀……杀……”

关樾单刀匹马在前,身旁是罗袭、周勰、李矩诸人,身后以前将士口中嗷嗷大叫,直往吴军大营冲去。

霎时间,喊杀震天。

吴军大营毫无防备,关樾长驱直入,一路杀来一路放火,见人就杀,逢人便砍。吴军正在酣睡中,哪能料到永安城内亡国之将竟有此胆略,敢主动出击。一时间,不只有多少吴军死在睡梦中,不只有多少营帐毁于火海中。

吴军像是板上鱼肉,关樾犹如捉刀庖丁。

待得关樾杀得兴起,哪管前头是将领还是普通军士,只管横刀劈去,手下无一人能当其锋芒,皆望风而逃。身后罗袭、周勰亦抖擞精神,愈战愈勇,不甘落后。

不过片刻,身后罗尚又率将士杀到。吴军不知有多少蜀军来袭,不敢恋战,往后连退十余里。

追杀了将近半个时辰,吴军这才在大将盛曼组织下稳住阵脚,奋起反扑。但见远处火光四起,喊杀声徐徐传来,正不知永安城内还有多少援军,盛曼亦不敢相逼太急。

关樾这才徐徐而退。

与罗宪预料的一样,关樾首战告捷,杀敌五千余,毁营无数,获战具旗帜无数,大胜吴军。

此战胜得酣畅痛快,不仅是关樾等将,就是永安城内百姓亦欢庆数日,连称蜀汉得人,复国在望。

首战告捷,对于年轻将领来说像是灭了吴国一样高兴。蜀汉已亡,诸郡皆降,永安城虽弹丸之地,却死守如故,屹立不倒。只有两千将士又如何,城中尚有百姓十万,尚有忠直刚毅的罗宪坐镇中军,尚有一批忠肝义胆、文武兼备的青年将领自强不息。

不属魏,不属吴,永安城只属蜀。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今日可一战退盛曼,他日何尝不可退魏军。

大胜吴军后,罗宪毫不松懈,不断派人加强守卫,日夜不缀。盛曼兵临城下,整日里叫骂不休,但求一战,一雪前耻。双方相持一年,互相交手十余次,盛曼无一胜绩,屡战屡败。

在这一年里,罗宪精心部署计策,竟未尝败绩。

以两千五百将士死抗三万吴军,永安城固若金汤。

三万吴军竟攻不下区区永安城,吴主孙休大怒,又遣镇军将军陆抗统领五万大军援之。

无关胜败,但求破城杨威而已。

城下敌军越聚越多,罗宪本想死守耗敌。怎奈关樾、罗袭诸人频频求战,欲借敌军立足未稳之机故技重施,再杀吴军一个措手不及。

依关樾所言,吴军接连来袭,明明是欺我蜀中无人,岂可示弱胆怯。

熟商之下,罗宪遣关樾、罗袭、周勰、李矩、李辰、黄林、黄臣、董浚诸人率两千将士袭之。

率军突袭吴营时,关樾并不觉得有何不妥,吴营还是一样的空寂无备,身后将士还是一样的跃跃欲试,信心十足。自己若一声令下,这些人只会抢在自己前头冲杀进去。

盛曼三万吴军盛气而来,自己尚能挥军败之。现下蜀军士气正盛,吴军新来困乏,正是再败吴军良机。

吴军虽多,但多骄懒;蜀军虽少,但皆善战。

关樾信心满满,视吴军如插标卖首。先祖关云长何等意气风发,何等英雄盖世,竟败在这些东吴宵小手中,今日正好一战雪耻,替先祖复仇。

先祖的对手是东吴都督陆逊,而自己面对的对手是东吴大将陆抗。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