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世轩辕》第六章 昆仑肖云,白衣莲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莲华峰后山腰处倚着一方宽敞的剑坪,白云缭绕时练剑的画面犹如谪仙降世,很多崇尚仙人的人们常常在山上一窝就是好些天,就为了一睹仙人舞剑的雅姿,好下山后跟身边的朋友们吹嘘卖弄。</p>

</p>

玄清收徒不多,叶轩也不过是第三个弟子,玄清收的第一个弟子叫肖云,是个练剑的痴儿,八岁时村子里瘟疫横行,全村乡老一个不剩,全部死了,后来是玄清游历江湖时正巧经过村子,在村口见到</p>

这孩子拖着一个比他身子大多了的木扎子,把村子里四十来户一百多号人一个一个的拖出村口外,刨出百来个土坑,将村民们一个一个埋入坑中,整整五天,即使是看到了玄清也没有去请求他的帮助,木扎的托把把他嫩小的手掌磨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血泡。</p>

</p>

五天时间,他的手心就没有停止过流血,殷红的鲜血浸透了木托把的深处,埋完所有人后的肖云,沉沉地在一座坟头前躺着睡了下去,因为他实在是太累了,累到连原本想为乡亲们挨个立碑的想法,都实在无力实现。</p>

</p>

等到再次醒来,肖云就发现自己已经到了昆仑大莲华峰上,睁眼第一次见到的,就是玄清背对着他捣制补药的身影,当时的茅棚里,只有玄清那一声声捣药声不断传入肖云耳中,不急不缓,却成为了从此肖云心里最好听的声音,不久,昆仑上下就知道了传功长老收下了大莲华峰首席弟子,此弟子不大喜欢跟外人接触,一心专修剑道,一身武功,足以跻身如今昆仑二代弟子前五之列,剑术独步昆仑,盛名流传下江湖中人也渐渐有了耳闻,传言里把肖云同剑术独步武林的东野蜀山的大弟子李道临相提并论,昆仑肖云的云剑一名,引发了江湖世间多少学剑人的崇拜,只是上山至今肖云几乎不曾下过昆仑,与人交手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江湖中也有人对云剑之名嗤之以鼻,认为肖云徒有其名,不然为何不敢下山闯荡江湖拼出一番盛名。</p>

</p>

当年吕祖一剑断莲华,许多剑气至今仍旧深藏大莲华峰中,如今大莲华峰顶寸草不生,就是山中遗留剑气作祟,昆仑宗内众人习剑者多来这大剑坪体悟剑意,以求能得当年吕祖剑仙风采的几分,肖云痴迷于练剑,自然成了宗派里最经常来这练剑的人。</p>

</p>

叶轩除了阅览道经,也经常盘坐在大剑坪旁一块大青石上静静地看着肖云师兄练剑,三年多时光师父几乎不管叶轩的生活,肖云师兄就代替了师父照顾叶轩,只是厨艺实在不行,后来也就由着叶轩自己做饭了,于是愈加地在其他方面照顾叶轩,经常去山里打些野味带给叶轩,因而两人关系三年里好的不行。</p>

</p>

这又是一日,晴空当中,肖云负剑站在剑坪正中,闭着眼细细体悟山中云里的剑韵,整整两个时辰,一动不动,叶轩读书也读得有些眼累了,用过午膳就来到了剑坪,盘腿坐在大青石上,拄着手臂看着师兄悟剑,也不出声打扰。因为有护山大阵的阻隔,山腰的风并不凌冽,柔柔地吹向两人,小半个时辰后叶轩就悄悄地趴在大青石上睡了,慢慢的山上蜿蜒下来的石道上走来一人,白衣胜雪,一副书生打扮,黑色长发用一条白色布带绑在身后,直达腰间,面如冠玉,目若朗星,两条青眉挂在一双丹凤眼上,好一个翩翩公子!</p>

</p>

来人正是叶轩的二师兄,名叫莲生,因当年玄清去川地采一味灵药时正好去了琅琊峰下的白莲池,本是要取那池底一条百年金鲤涎水所孕种的灵藕丝,不想近了池边却看见池正中一颗硕大的白莲盛开,莲花正中躺着一个婴孩,四周也无人可见。玄清惊其为天人降世,觉得这婴孩甚有仙根,倒是门下新徒的最佳选择,于是为他取名叫莲生,带回门里收做二弟子,也算是亲力亲为将他养大chéngrén。这莲生从小到是听话,只是上了山后自从识人辨物开始就无心学道,终日沉迷琴棋阵法,性子拗的狠,掌教玄微道人却很喜欢这孩子,常常一闲下来就和莲生手谈几局,玄清也是舍不得过重说教,只盼来日方长,或许哪天这莲生开了慧窍,转回道藏灵法之中,才不辜负了他这一身仙根。</p>

</p>

莲生缓步近了青石旁,俯身将手里的裘衣轻轻盖在叶轩身上,抬起头来看向肖云,见他像个木头一样一动不动,恼着声轻轻骂道,</p>

</p>

“练剑练剑!一天到晚就知道练你那狗屁剑法,小师弟这都睡着了,也不怕他着凉!不晓得盖件衣裳或是抱回屋子里去!真是个痴呆子!”</p>

</p>

</p>(htt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