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之圣殿》第4章 国家图书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匕首拿在手中,颇为趁手,有些分量。

“从哪里弄来的?”,欧阳爱不释手的把玩着。

“这次出差办完公事,在那的一条老街上淘换的,是一个老人卖给我的,说只卖有缘人,还说这个匕首是大雪山深处出产的一种水晶做成的,世上就这一柄”。

“骗人”,欧阳听着,眼睛依然不离匕首,仔细欣赏着,“这么好的东西,人家能卖给你啊,不会是偷的吧!”

“开玩笑啊,肯定是买的,当时我也觉得有些不敢相信,没打算买,但那老人非要卖,拉着我不让走,实在拗不过,最后只好买了”。赵梵音回忆着当时的情景,说道。

“真像那老人说的,是大雪山出产的水晶吗?”欧阳问。

“嗯”,赵梵音肯定的回答,“我在省城等回来的飞机空档,特意跑到当地卖古玩的地方找人看了看,那边挺大一个古玩店的专家,直问我这匕首哪来的,我说是买的,他非不信,说这种大雪山水晶产量极低,而且好多年前就开采殆尽,存世的这种水晶制品很少。

这么多年,他只见过一、二次而已,曾经有人出价百万要买用这水晶雕刻的小摆件,那小摆件用料只有这个匕首的一两成。看这匕首的雕工,很不一般,不是现在的工匠能雕出来的,而且这纹路的精细度,就算是最先进的激光雕刻工艺都达不到”。

“那你岂不是买到宝了,这得花多少钱啊?再稀有,你也别拿钱乱花啊,我又不是非要什么礼物”,欧阳听后,感叹道。

赵梵音有个习惯,每次出差都会给姐姐、小外甥女、欧阳娜娜带礼物。

“我要告诉你,我一分钱没花,你相信吗?”

“又吹牛,人家用料不及这匕首两成都卖上百万,这个不得上千万啊,你是不是骗那老人家来着,骗来的东西我可不要,赶紧送回去,人家没准是急用钱才卖的呢?”

“不是,不是,真没花钱,而且那老头也不像是家里贫困的,穿着很有品位,而且是当地的民族服装,我看他拇指上的翡翠大扳指就价值不菲,一看就是那种家境富裕、在当地有身份的人”。

“他不缺钱,那非要卖这么稀世的宝贝干吗?你是不是给人家下迷药了!”

“你看你,我怎么也是红旗下生,红旗下长的好少年,接受共产主义教育多年,还能给人下药啊!至于他为什么要卖,我就不知道了”。

“你又耍贫嘴是不是?那你说,人家不缺钱,为什么要卖给你这个,再说了,你说的是卖,不是送!”,欧阳扣着赵梵音的字眼不放。

“说到这,还真就挺奇怪的”,说话慢了下来,缓缓地说:“我确实是买的,确切的说是交换,因为那老人家要我一撮头发!”。

“真的假的,他要你头发干什么?那边是巫蛊之术的发源地,他要你头发,该不是要给你下蛊吧!”,欧阳一听老人要了赵梵音的头发,又联想到各种武侠小说里的情节,有点担心起来。

“我倒没想到这些,但听那老人说要用我头发换,我也觉得不可思议,打算离开,但老头拉着我不放,非要用匕首跟我换头发,拗不过,最后让他在头顶拔几根,那老头听我同意了,二话不说,上手就拔,拔完把匕首给我,转身就走了,拦都没拦住。”

欧阳听得瞠目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说到:“看来这老头是非要把这匕首给你啊,要你头发只是借口,奇怪,为什么要这样做?”,欧阳又低头看了看匕首,将它轻轻放回盒里,闭上盒盖,说:“这匕首我不要,人家就是给你的,没准过些日子还会要回去呢!”

赵梵音笑了,说道:“没事,他要回去也得知道我在哪啊,你从小就喜欢刀剑的,这个给你正好,再说我原本就是打算买下来送你的,你就收着呗”。

欧阳想了想,那地方山高水远的,当时也没互留联系方式,怎么要回去啊,于是说道:“好吧,那就算我替你保管,随时可以要回去”。

“行,知道了。。。。。。已经到了啊”。

欧阳抬眼一看,车已经开到了国家图书馆的大门口。

国家图书馆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图书馆,为双塔形高楼,采用双重檐形式,孔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的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通体以蓝色为基调,取其用水慎火之意。图书馆分为总馆南馆、总馆北馆和古籍馆,馆藏书籍3119万册,其中古籍善本有200余万册。

赵梵音以前只是路过,从没进来过,欧阳娜娜则是轻车熟路,从中央的大门拾级而上,赵梵音紧随其后,进到大门内,顿感清凉,虽然六月初的华都已经有些热了,但国图厚重的墙壁将炎热完全挡在了外面。

国图内部完全是按照中式风格打造,宽阔高远,让人心情为之一爽,一下就抛却了世俗的烦恼,内心变得清明。

。。。。。。

“爷爷,图书馆是什么?”,李贝尔显然对这个地方很陌生。

“图书馆是很早以前用来收藏书籍、报纸、杂志等出版物的地方,人们到那里找到他们想要的知识”。

“难道他们没有将那些书籍、杂志电子化吗?为什么还要建造那样大的建筑物呢?你看咱们太空城的图书馆,就是在星际网络上的,如果需要,直接可以调取里面的任何内容啊?”

“在一千多年前,也已经开始了书籍的电子化,只是再往前的年代,更早的时候,两千年以前、三千年以前,人类还有很多的图书都是在纸上记录的,甚至还有在竹简和龟甲上记录的,那些必须也有地方保存啊。而且不要以为现在就没有这样的地方,只是太空城没有而已,在火星定居点上,就有一座巨大的图书馆,那里保留着从人类出现文字到书籍被电子化取代这期间的所有出版物,浩如烟海,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哦,还有这样的地方?那地球上有吗?”

“地球?”,李约瑟露出不屑一顾的表情,说道:“你能指望那些人会保存这些?他们恨不得都烧掉,只保留他们的教义!那群留在地球的人,真是无法理解,那些书籍都是人类的历史和印记,他们却全都要毁掉。而已经移居火星和太空城的人坚决不答应,最后经过一场战争,才达成妥协,其他文明将地球所有书籍,当然不包括他们的教义,全数运载到火星,记得当时用于运载这些宝贵资料的飞船跟我们的生命科学2号差不多大,往返五次才完成这项工作,之后又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完成所有资料的整理归档”。

“哦,战争?爷爷,你说的是文献之战吗?我知道那场战争,那是人类第一次的太空大战,原来是为了这个。对了,爷爷,纸,是什么东西?”

“对,就是文献之战,也叫第一次文明之战。纸是一种很薄的东西,文字就写在上面,然后很多的纸摞在一起,装订成一本书”。

“哦。。。。。。”,李贝尔似懂非懂,这些离现实太遥远了,让他根本无法在大脑中描绘出一个书的轮廓。

“那么,一千年前的人,是如何获得知识呢?肯定不能像我们这样,通过记忆写入仪吧!”

“嗯,在记忆写入仪发明前,人类从很小开始,大概3、4岁吧,就要开始学习知识,每天都要学习大概10多个小时吧,直到大概22岁左右,才能够学习完在社会上生存需要的知识,从而自己养活自己,有些研究型的工作,更是需要再进一步学习6到8年才行”。

“啊!要学这么长的时间?这怎么能受得了?那他们真正生活的时间岂不是很短暂?”

“好啦,现在不聊这个,你还要不要听故事?”

“好吧,还是先听故事,有时间你再给我讲他们是如何学习的”。

。。。。。。

“难怪有些人喜欢扎到图书馆里,这环境确实不错,不只是这里的藏书,单这环境就让人向往”,赵梵音暗自道。

随着欧阳娜娜在馆中绕来绕去,最终来到四层的一间藏书室,抬头看铭牌:“古代历史书籍阅览区”。

不同于下面几层的社科、政经、文学、科技等区域,这里显得颇为清幽,偌大的藏书室中并没有几个人,在一排排巨大高耸的书架之间,错落着一些供阅读使用的长桌和椅子,整个空间并不特别明亮,柔和的灯光抚照着每个角落,甚是舒服。

一个馆员闲适的坐在门口的书桌前,翻看着手中的书,对进来的两人只是抬眼看了看,并没有其他表示。

欧阳在藏书室中部的一个长桌前坐下,拿出笔记本电脑,连接上图书馆的网络,登入了图书馆的书籍检索网址。

在这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国图也早已完成了数字化蜕变,所有的书籍,包括古籍善本全部都已数字化了,通过国图的官方网站,就可以阅览所有的文献资料,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为读者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欧阳选的这个座位也很讲究,在错落的巨大书架的正中间,可以随时到任何方向上的书架去寻找需要的图书。

赵梵音在最初的新奇消退之后,看明白了欧阳的工作方式,紧挨着欧阳坐下,靠近欧阳,小声说道:“这不是能上网找资料吗?在学校做就好了,干吗还来这里?”

欧阳白了他一眼,似乎在嘲笑他的不学无术,轻声道:“电脑查阅确实可以在学校做,但有时候是需要通过实体书进行确认的,另外,你不觉得这里的环境是其他地方比不了的吗?我喜欢这里!”

“好吧,你忙你的,我忙我的,看这里的环境,我是不敢吃你那大包子了,太亵渎了”,赵梵音说道。

“好啦,不要烦我,今天任务很重呢”,欧阳扭过头去,不再搭理他,开始了自己的工作,时而在电脑上检索浏览,时而跑到各个书架上去翻看资料。

赵梵音也拿出笔记本电脑,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研究股市。

要说今年的股市,也是奇葩了,短短半年之间上涨了一倍,很多券商、股民都开始叫嚣着会冲上万点,虽然现在不跑证券交易所了,但也从各种媒体中感受到了股市的热度。

不同于其他人的兴奋,这股市的热度让他有点担心,仿佛又回到了上一次的股市大跌,那次赵梵音没有盲目追涨,很早就收手了,虽然后来看,离当时的顶部还有1千多点,但毕竟已经锁定了利润,比起两个月以后那些因大跌,被迫割肉离场,或深度套牢并延续至今的股民来说,这是相当棒的业绩了。

大跌之后必有大涨,在那次股市大跌后的半年,在盘面已经惨不忍睹的情况下,再次回到股市,当时不少人劝他,甚至有消息说国家要关闭股市,赵梵音顶住压力,在这一地鸡毛里选了又选,筛了又筛,最终把资金分散到若干支认为未来会有发展的行业股票中去。

不出所料,虽然世界经济这几年一直步履蹒跚,甚至有时传来更坏的消息,但股市却还是蹒跚着走上了上升之路,当然这也是跌无可跌了,虽然经济大势不好,但看好的几个行业在这几年发展不错,同时随着国家各项金融利好政策的带动,迎来了这半年的大行情。

赵梵音已经成为了所谓的大户,可以介入股指期货这样的对冲市场,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股市可能带来的风险,但在看到几个同事拿出买车或买房的首付投身股市时,不禁摇头叹息,但也没有阻止他们,在这样的大趋势下,这样的行为只会被看做挡了人家的财路。

于是,毫不犹豫将大笔资金都退出了股市,目前的情景太熟悉了,第一次血本无归、第一次成功逃顶,就是这样的景象。

集中看了各路媒体、股评家、外国知名投资人对当前市场和近期国家出台金融政策的讨论,大概对目前的局势有了了解,又看了看比较关注的几只股票的技术指标和曲线,觉得现在还在股市的深度调整期,几个月之内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还是等等再说吧。

掏出手机一看,已经中午12点了,肚子有些咕咕叫,那边的欧阳,还在聚精会神的翻阅着资料。

没有打搅她,赵梵音悄悄走出阅览室,来到一楼的茶座休息区,点了壶菊花,拿出欧阳的大包子,唏哩呼噜的全吃了。

回到阅览室,欧阳还在看资料,酒足饭饱,百无聊赖的赵梵音挠挠头,一时不知该干些什么,于是随意走到书架前,一路走,一路浏览着书目,不时抽出一本感兴趣的书,翻看两眼,又放了回去,真是无聊啊!

不知不觉,赵梵音已经转到了藏书室的最里面一排,手掌边缘搭着书架,手指滑过书脊,慢慢往前走,突然看到一本书——《历史背后推动力的研究》,这书名有些意思,抽出来看书正面,作者:陆凡,再看出版日期:1952年6月,这书可够老的,书大致有半寸厚,大概不到八百页。

正要放回去,突然背后一个人说道:“年轻人,到这不要只是随便翻翻,这本书不错,写历史的角度很独特,你可以看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