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晚清西南首富李耀庭传》第五章宗谱考据 祖籍江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李耀庭所撰恩安李氏宗谱的解读:

陇西。陇西在古代是从地理方位指称陇山(六盘山)以西的地方。又称陇右(古人以西为右),陇右在很多情况下也指甘肃。秦穆公用由余之谋称霸西戎,今天甘肃省天水、甘谷、武山、岷县、陇西、临洮等地在当时纳入秦国版图,公元前280年(秦昭王二十七年)在以上地区设陇西郡,后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西晋曾设过陇西国。秦汉时陇西郡治在狄道(今甘肃临洮),隋唐以后陇西郡治为襄武(今甘肃陇西)。唐贞观十二年,唐太宗诏令天下,陇西为李姓的郡望。自此,海内外李姓的郡望、堂号均以陇西命名。陇西郡是甘肃最早的行政建制。

直隶。明朝时期称直接隶属于京师的地区为直隶,明朝洪武初年建都南京(在今南京市),以应天府等府为直隶。永乐初年移都北京(今北京市)后,又称直隶于北京的地区为北直隶,简称北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地区。直隶于南京的地区被称为南直隶,简称南直,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

江宁县。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建邺县西南置临江县,二年改江宁县,属丹阳郡。治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街道。隋开皇十年(590)移治所冶城(今江苏省南京市朝阳宫一带)。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改名归化县,属扬州。八年改名金陵县,九年改名白下县,属润州,移治所白下城(今南京市金川门外)。贞观七年(633)还治所冶城。九年复名江宁县。

沛县。沛县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西北部,处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地,东靠微山湖,西邻丰县,南接铜山区,北接山东省鱼台,处于淮海经济区的中心部位和华北平原的东南边缘,因古有“沛泽”而得名。沛县是汉高祖刘邦故里,素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美誉。

“明初从太祖起兵”。明初,应为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太祖即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中国明代第一个年号,时间为1368年—1398年。洪武元年,明朝军队攻占了元朝大都,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

“天启元年以国忠仲弟国臣之子枝茂袭职,明亡职除。”天启,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年号,明神宗朱翊钧临死前才留下遗嘱,册立其为皇太孙。明光宗朱常洛皇长子,明思宗朱由检同父异母兄,明朝第十五位皇帝,16岁即位,在位七年。熹宗好木工,又称木工皇帝。即位之后不理朝政,魏忠贤等人擅权,朝政日益败坏。天启七年(1627年),落水生病的熹宗服用“仙药”身亡,享年二十三。葬于明十三陵之德陵。明熹宗之后,明思宗任上,明朝覆亡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后者很快又为清所亡。

“柳树堂者,吾家庙既成,想构而名之。盖吾李氏世为江南人,居江宁之柳树湾。”“今年九月,家庙既成,荣禄公命堂于室之西北隅,即名之曰柳树堂。”“则斯堂者,区区霜露之余心,瞻念先人世德之遗,传于无穷。其心目之瞿瞿,又将有什陌于首邱依风之感者。乃书其事如堂,以诏后世。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湛阳谨记。”(摘自李湛阳撰柳树堂记)

解读宗谱及其相关信息形成认识:陇西李氏,是地望的代表性姓氏,李氏系名门大族。家族的祖籍江宁属六朝古都南京。家族先人成居沛县汉台乡,明初跟随太祖起兵,凭军功取得相应的封号。明亡,李氏先人由明代世袭的军职曾一度中断。对家族而言,这些都是值得拾缀的历史,也是值得家族永久纪念的大事。追根溯源,修订家族宗谱使之万世流传是李耀庭的夙愿。现存李家祠堂的碑文记载,云南昭通李家祠堂开建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李耀庭时年53岁)。落成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李耀庭时年72岁)。建祠堂耗时共计19年。李家祠堂留下家族文化的符号标志。

注:郡望。郡望即地望、郡姓。所谓郡望,取自该族祖先受封之地的地名,或是显赫祖先住过的地名。“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唐贞观十二年,吏部尚书高士廉奉诏撰修《氏族志》时,因沿袭魏晋南北朝旧例,以山东崔姓为第一,皇族李姓为第二,唐太宗大怒,亲自出面干涉,改李姓为第一,外戚之姓为第二,崔姓降为第三。唐时,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并称“五姓七族“,门第最为清高。

郡望现象到现在尚不绝迹,归因于人们寻根念祖的观念意识。现在人们还很重视自己姓氏的来历和郡望,特别是现代寓居异国他乡的华人,大都把自己的姓氏、郡望、家谱视为命根子,常常以同姓、同郡望来联宗认亲。

注:堂号。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