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贵逼人》第0148章 收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云州主将,厉骁的每天都很忙碌,压力也很大。ziyouge

一直等到大齐援军到来,突厥没有那么嚣张了,他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但是也只是松一口气,毕竟突厥来势汹汹,而大齐如今内忧外患,不是没钱,而且有钱都要没地方买粮草了。

他带人出去察看地势,察看突厥情形,回程路上,却被人拦住了。

是个突厥打扮的女子,长得很清秀可人,而她穿着的衣服十分的破烂。

亲兵在她出现的那一刻就把她制服了,她却对着厉骁,一直喊叫着什么。

厉骁在云州这些年,突厥的话虽然不会说,但是也能听个七七八八的。

他微微蹙眉,隔了一会儿之后,点了点头。

女子对他千恩万谢,厉骁淡淡看她一眼,带着这个突厥女子到了回到自己军帐。

路上总有人朝着他暧昧笑,毕竟他一直不近女色,忽然这般,大家只觉得他开窍了。

进了军帐,那女子才磕磕绊绊对厉骁说道:“谢谢。”

厉骁的突厥话,只能听不能说,有些头疼怎么和她沟通。

女子看出了厉骁的为难,用突厥话对厉骁说道:“我可以听懂大齐话的。”

厉骁顿了顿:“看你打扮,应该是突厥人,为何要出卖突厥?”

他的目光严厉盯在这女子的面上,女子似乎十分紧张,她用力握了握自己的手,然后强装镇定说道:“我我和阿史那启荣有仇。”

阿史那启荣好色,又与阿史那契力水火不容,而女子的姐姐,不但美丽,而且还非常喜欢阿史那契力。

阿史那启荣强抢了她。

女子的姐姐就死在阿史那启荣的玩弄中,女子父亲和哥哥为了替亲人报仇,也死了。

阿史那启荣为了让别人看看忤逆他的下场,便把女子留着,经常鞭打折磨。

不过女子之前年纪小,又长得不是很漂亮,所以阿史那启荣也只是鞭打她。让她做奴婢罢了。

后来女子被阿史那契力救下,算是证明自己能护着心向他的人,所以这几年女子过得还可以。

阿史那契力被阿史那启荣杀死,女子被当成战利品送给了麾下武将。

幸好女子长得一般,所以再次被当作了奴婢使唤。

“你只是个奴婢,还逃出来了,怎么可能给突厥的饭菜中下毒?”厉骁审视看着她。

这女子一出现,便说她可以给突厥兵的饭菜中下毒,厉骁本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把她带了回来。

女子紧张的说道:“被阿史那启荣折辱的,不只是我一个。”

厉骁冷冷看着她,这女子说的话。大部分是真的,但是也有很多隐瞒的地方。

一个奴婢怎么可能保持清白,又怎么可能独自逃出来。

“我要听实话,否则”厉骁冷冷看她,目光锐利的让人心寒。

女子沉默了一会儿,还是妥协了:“这是七王子给我下的命令,也是七王子让人把我送到你面前的。”

厉骁怔了一下。

七王子就是阿史那契力,原来他没死。

“七王子说,如果瞒不住,就让我直说。”女子又补充了一句。

“我要见他。”厉骁说了一句,女子摇头:“七王子不在这边。不过七王子说了,他安排了人,你要是想见,就在营帐外挂个绿布条,自然会有人来求见。”

厉骁沉吟之后,立即便安排人去做了,晚上,便有人前来求见。

厉骁确认了真伪之后,与对方定下了计策。

他是怎么想到,阿史那契力竟然这么有耐心,藏了这么久。就为了能给阿史那启荣致命一击。

当然,厉骁也不会因为阿史那契力暂时与自己利益一致,便放下对他的防备心,他不但要与阿史那契力的人协调如何打垮阿史那启荣的事情,还要防备阿史那契力趁机偷袭营帐。

十天后,布置好一切的厉骁敲响了战鼓。

这一仗打得酣畅淋漓。

阿史那启荣被忽然出现的阿史那契力一刀砍下了头颅,死的不能再死。

厉骁有些遗憾,他本来还想着像是之前宁绍璟那样,放阿史那启荣回去继续和阿史那契力斗呢。

没想到阿史那契力竟然亲自来了,还吸取教训,第一时间杀死了阿史那启荣。

有了阿史那契力的出现,再加上阿史那启荣已经死了,除了那些和阿史那启荣关系太过密切,注定要被阿史那契力清算的人之外,其他人都选择了投降。

厉骁毫不客气,对着那些没被下药的突厥兵穷打猛追,这些都是阿史那契力的嫡系,能杀多少是多少。

至于被阿史那契力下来药的那些突厥兵,都是阿史那启荣的嫡系,不可能被阿史那契力收降,杀死了可以,留着给阿史那契力捣乱也可以。

“厉骁,你难道忘了我们是盟友么?”阿史那契力又惊又怒,对着厉骁怒喝。

厉骁冷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怎可能是盟友,杀!”

阿史那契力怒哼一声,率人抵抗。

他就知道厉骁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但是他也是真的没有办法,父汗偏爱阿史那启荣,给他的东西太少了。

他好不容易占据的优势,也在父汗和宁绍璟对阿史那启荣的帮助下越来越少。

最后他不得不剑走偏锋,殊死一搏。

至于那些被下了药的突厥兵,他不是不想保留,不是喜欢看着自己的族人去死。

但如果留着他们,那在自己势力薄弱的情况下,最大的可能便是那些人撇开自己,另成一股势力。

阿史那契力绝对不允许这样情况出现。

他宁肯让那些有可能负他的人都去死。

其实他早就布置好了一切,可是他缺少一个机会,本来他已经让人在游说父汗和阿史那启荣,让他们明年攻打云州,这样他才能趁机浑水摸鱼。

但是没想到,老天也帮他,大齐遭灾了。阿史那启荣出兵了。

阿史那契力冷静带着自己的人后撤,他也是计算好了的,现在大齐遭灾,便是突厥现在势弱一些,宁绍璟也没能力来攻打。

他还得优先喂饱大齐百姓的肚子呢。

正如同阿史那契力想的那般。

宁绍璟现在虽然称不上是焦头烂额,但是确实也是很紧张。

与陈亮的战事持续了许多年,大齐的国库虽然日渐丰盈,可粮仓却不是的。

这两场大战一场灾难下来,粮仓虽然还没空,可也真的没有能力去再反攻突厥了。

这让宁绍璟恼火非常。

对此,慕娉婷想了许久之后。忽然有了办法了。

她对宁绍璟说道:“陛下,臣妾有办法可以解决这次事情,不知道陛下,肯不肯配合?”

她笑得很开心,还有些狡黠。

宁绍璟含笑专注看她,“怎么配合?”

想捉弄他?不会,这是大事,她不会怎么开玩笑。

但肯定隐藏了什么坏心思,宁绍璟觉得有趣,她啊,两人年纪都不小了。却有时候悄悄捉弄他,令他有些哭笑不得。

“吃蝗虫!”慕娉婷一字一顿。

她说得郑重,宁绍璟却也是微微一惊:“吃蝗虫?”

“对,陛下邀请文武百官,吃一顿蝗虫宴。”慕娉婷痛快说道。

“怎么吃?”他的眉头已经轻轻蹙起,但如果说蝗虫真的能够解决问题,他毫不犹豫就会吃下。

慕娉婷出去低声吩咐了几句,然后回到屋中,对宁绍璟坏坏一笑:“陛下等着,臣妾会给陛下惊喜的。”

宁绍璟怀疑看她,慕娉婷却朝他挥挥手。“臣妾去看孩子们了,陛下慢慢忙吧,那个要准备一会儿的。”

她干脆走了出去,宁绍璟眉间含着淡笑目送她出门,才低头看奏折。

他知道她是察觉到了自己的心思,知道自己不想让她看到他吃那恶心东西的样子才出去的。

小半个时辰之后,宫女送上了茶点,还有一盘炸蝗虫。

宁绍璟顿了顿,取了一个在咬在口中,并没有之前臆想中的恶心难受,宁绍璟松了一口气。

这会儿,宁绍璟已经明白了慕娉婷的意思,既然这蝗虫是可以吃的,而且味道还不太难吃,那些难民定然不会不吃。

让自己和文武百官先吃,也是为了让难免效仿起来没有压力----毕竟,百姓愚昧,常常在蝗灾时候把蝗虫奉为神明,他必须打破百姓这种想法。

最后皱着眉头吃掉了不少,他都不吃,怎能让文武百官吃,怎能让百姓心甘情愿吃。

接着。京城百官就收到了宁绍璟的邀请,说是明晚,陛下要请他们尝尝好吃的。

他们好奇打听,也没打听出什么消息。

这个邀请实在是太过于奇怪,不年不节的,但第二天晚上,所有受到邀请的人全都到了。

偌大的桌子上,就放着一盘点心样的东西,其他的吃食一律没有。

“陛下,这是在隐晦的暗示国库无钱?”有的大臣看着这寒酸的宴席,压低声音与同侪说话。

听到这话的另一个官员无语看他一眼,低声说道:“怎么可能,国库里这两年银钱可是不少,只不过是有钱也无处买粮罢了。”

当年国库还得借陛下的钱,如今国库却无比丰盈,这些说真的,都是皇后的功劳。

他们议论纷纷,猜不透宁绍璟意思的时候,宁绍璟到了。

“众位爱卿,请品尝。”君臣见礼之后,宁绍璟淡淡说了一声,自己率先动手。

其他人面面相觑,也动了筷子。

等众人都吃完,宁绍璟看了一眼众人,询问道:“众位爱卿,这道菜,味道可还好?”

皇帝请他们吃饭,他们怎么敢说皇帝的饭菜问道不好。

自然是交口称赞。

宁绍璟等他们的称赞稍微告一段落,看了一眼田桂,田桂轻咳一声,底下的人便知道宁绍璟有话说,一下子安静下来。

田桂同情看了一眼底下众人,提高声音把这道菜的原材料说了。

有人便开始犯恶心,但是宁绍璟幽然冷漠的目光盯着他们,便是恶心也得压下去。

宁绍璟还在宴席终了,赏赐了每人一盘,让他们带回去慢慢品尝。

之后,皇帝和文武百官一起吃烤蝗虫的事情,在宁绍璟和慕娉婷的推动宣传下,无比迅捷的传遍开来。

敢吃蝗虫的人越来越多。

传到灾区之后,那些饿肚子的难民为了填饱肚子,有什么不敢做的,直接便逮了蝗虫烤来吃。

慕娉婷还帮他们想了别的办法,便是那蝗虫烤干之后,碾碎了合着面粉烙饼。

蝗虫那么多,倒是让那些饿肚子的难民又熬过了一个多月,再之后,突厥已经退兵,粮食的压力便没有那么大了,而江南的粮食也慢慢调运了过来,再加上顶多等上一个多月,新一批的粮食便又成熟,这次的事情,就这么缓了过来。

到了十月底,所有的难民都已经安置完毕。宁绍璟对百官慨叹一声:“这次,辛苦众卿了。”

众人多见宁绍璟严格的一面,何曾见他如此过,瞬间便有一种士为知己死的冲动。

感觉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心中便也觉得满意。

这次,宁绍璟再次请众臣赴宴,便是正儿八经的宴席。

席间觥筹交错,君臣其乐融融,偶然有世家之人不甘心,可也拗不过朝堂上越来越多的寒门出身的官员。

望着殿内宴席上的景象。宁绍璟满意的微微点头。

“宝儿,这是我们的江山。”他压低了声音说着,慕娉婷回以明媚一笑。

宁煜堂绷着脸坐在两人身后的案几上,一边照顾三个弟妹,一边应对朝臣的拜见之类,年纪不大,却风姿卓然,又严谨端正,活脱脱就是宁绍璟的翻版。

宁绍璟对他也非常满意,时时事事带在身边亲自教导,甚至连启蒙,都是他亲自做的。

父子俩的感情便特别好,虽然他们都严肃到不会说些亲密的话。

慕娉婷对此特别的欣慰。

此次宴罢,不久便又是一年年关。

除夕初一都是有成例的,按照礼仪过了之后,宁绍璟对着慕娉婷展开了舆图。

他兴奋指着舆图上一大片的土地,对着慕娉婷说道:“宝儿,这都是我打下的江山”

“我之前特别怕,怕自己成了闲散王爷之后,连京城都不能离开,更不要说是在天下策马驰骋了。”

“我一直用心努力,到如今,我终于心想事成突厥,就剩突厥一个了,只要能消灭他,我就能完成祖辈未曾有过的丰功伟绩,宝儿,你可高兴?”

“陛下高兴,臣妾就高兴。”慕娉婷觉得宁绍璟有些醉了。

宁绍璟却还很兴奋,说了一会儿之后,才觉得疲累,慕娉婷也不假他人之手,亲自扶他上床,为他擦拭了身体。

睡到半夜,慕娉婷觉得自己身上有些奇怪。

“嗯”她想翻身,翻不了,迷迷糊糊睁眼,宁绍璟的面容就在她面前浮现。

他年近不惑,却依然风采不减当年,只是增添了一些威势与成熟的风度,如此,魅力更增。

慕娉婷迷迷糊糊对他笑了笑:“陛下,怎么不睡?”

宁绍璟低头便开始亲她。

暖暖的吻落在额头,又一路向下,慕娉婷呆了一呆之后反应强烈。

初二早上,慕娉婷醒来,却不愿意起床,压在宁绍璟身上哼笑:“陛下半夜发什么疯。”

宁绍璟有些耳热,他也不知道为何,只是,那么想,就做了,也只因为对象是她。

慕娉婷怔了一会儿,吃吃笑了起来。

春去秋来,转眼又是两个寒暑,大齐风调雨顺,国富民足。

慕娉婷提供的练兵法,训练出无比精锐的士兵,又拿着新武器穿着新甲胄,宁绍璟检视一次之后,雄心勃勃,打算去打败突厥。

突厥,阿史那契力已经成为可汗,但是两次战争,突厥还未完全缓过来,再加上有些人反对阿史那契力继承可汗位置,突厥逐渐分为了两部分。

两部分之间还攻讦不休冲突不断。

宁绍璟打算此时出征,他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慕娉婷自然是支持的。

“已经有许多年未见兄长了。”她叹息一声,宁绍璟哼了一声:“有什么好见的,再说,他现在有妻有子,才不会记得你这个结义的妹妹。”

听到这话,慕娉婷斜睇宁绍璟一眼:“是,陛下说的都对。”

她软软的话语哄得宁绍璟心头高兴,继续说道:“再说,宝儿也不稀罕他记得,你有我。还有孩子们。”

虽然不舍,但是宁绍璟还是出征了。

慕娉婷守在京城。

虽然对宁绍璟有信心,不过却也不免担心。

宁煜堂绷着脸,对慕娉婷说道:“母后放心便是,父皇定然会凯旋而归。”

宁煜皎也安慰她,另外两个则还不太懂,却也按照兄长和姐姐的样子安慰自己母后。

慕娉婷垂眸笑了笑,从他们脸上一个一个亲过去。

这四个孩子,更多都带着宁绍璟的样子,看到他们,就像是看到了年幼时候的宁绍璟。心中忽然有了安慰。

“嗯,父皇很快就会凯旋归来,到时候你们记得要恭贺父皇,知道么?”慕娉婷说道。

宁绍璟这次出征,时间并不太长。

突厥,除了战马比大齐好之外,无论是哪方面,都比不上大齐,因此败得特别快。

快到差点连宁绍璟都觉得他们在耍诈。

突厥大部分都被宁绍璟收入囊中,唯独阿史那契力,带着几千心腹,逃离突厥故地,不过丧家之犬,又被他敲断了腿,这辈子都没有康复的机会了。

宁绍璟封了厉骁为关外侯,统摄突厥故地,至于突厥和大齐百姓之间的冲突,宁绍璟也全都交给了厉骁处理。

他给厉骁暗中留下的命令是“格杀勿论”,便是要把此地的牧民全部杀掉,这样虽然残酷一些,可对大齐将来的统治有好处。

厉骁对于这个决定是抗拒的。

宁绍璟询问:“你能保证他们将来不叛变?”

厉骁长叹一声:“末将遵旨。”

狠心处置了这一批,接下来大齐的百姓入住,这草原,便完完全全是属于大齐的了。

厉骁这个还是分辨的清楚的。

慕娉婷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还未等厉骁行动,便来信严厉制止厉骁如此做。

厉骁便把行动停滞,等着宁绍璟的指示。

而慕娉婷也在与宁绍璟说理,她说其他的,宁绍璟虽然也答应不这么做了,但是宁绍璟显然是不乐意的。

他觉得留着那些突厥人,迟早是个祸患。

慕娉婷仰头问他:“陛下,您可想过,这是伤阴德的我们会有孩子。便是因为我们为大齐为百姓做了许多,若是坑杀那些无辜牧民,会不会让上天觉得我们太多残忍,又添诸多磨难?”

宁绍璟顿了顿,最后妥协:“那宝儿觉得该如何是好?”

慕娉婷松一口气,又得意一笑:“你猜。”

宁绍璟:“”

“莫要生气,其实堂哥儿已经想出了好办法。”慕娉婷在宁绍璟耳边耳语几句,宁绍璟闻言,眯起了眼睛:“这样似乎也可行。”

心中对宁煜堂这个继承人更是满意无比,宁绍璟矜持夸赞:“堂哥儿不错。”

慕娉婷白他一眼,“此事,交给堂哥儿来处理如何?”

宁绍璟想了想,反正堂哥儿是自己早就封了的太子,他也一直接触政务,此事虽然大,但是并非紧要,办砸了也没什么,便同意了。

宁煜堂便开始了自己第一次独立处理这么重大的事情。

他也想求助父母,但是他的父皇母后,都告诉他,此事只能他自己和自己幕僚完成,他既然有想法了,那就把他细化,一一去落实。

求助是不现实的。

宁煜堂天天忙碌,终于把大部分的牧民内迁,散居云州各处,再不能串联起来谋反。

原来突厥的地方,则被宁煜堂迁了不少大齐百姓过去,双方混杂,虽然多有口角争斗,可慢慢去也融合在了一起。

当时做的时候麻烦,可到后来,效果却好的很。

宁煜堂这次事情办完,让朝中官员刮目相看,对这个太子便十分满意起来。

肃然皇帝当时那么册封不靠谱,但是幸好太子没有长歪,靠谱的很。

本站访问地址http://om任意搜索引擎内输入:紫幽阁即可访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