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明朝种地的日子》第七章 种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方的初春,冰冷湿润。

天未亮,杨家就已经忙活起来。

这个时代的人没有谁懒觉的说法,可怜的阳朔从被窝里懵懂的爬起来,让湿冷的空气吹得直打哆嗦。

灶里的火很旺,锅里的水咕噜噜的翻着水花,杨老憨和杨张氏不停的屋里屋外,甚是忙碌。

“儿醒了!”杨张氏笑笑:“饿不,娘给你做饭。”

杨烁揉了下眼睛:“您和爹忙什么呢?”

杨老憨把一个装水的木桶放在地上:“别说,你带回的的这个稻种真不错,都出芽了,个头也大,一个发黑的都没有,比官府发的好上不少呢!”

“是吗!”杨烁又往前凑了凑,在昨晚上泡着的种子已经萌发了,吸水之后胀大了许多,仔细看,周围还有些许的毛边。一袋种子,居然泡出了一大通,密密麻麻的在水里飘着。

“这就可以种了吧!“杨烁笑道:“现在四月,正好春稻,等熟了之后,咱们再留种,然后把家里的田都种上,以后吃米饭咱吃一碗扔一碗!”

“咦~~这话可不能胡说!”杨张氏轻轻在杨烁身上打了一下,冲天拜拜:“童言无忌,大吉大利,您老勿怪!”

杨烁看着有些好笑,杨张氏却数落道:“这粮是老天爷的恩德,人这一辈子,不就图个吃么,这粮就是人的命。你这孩子,以后不可胡说。”

杨老憨也看了一眼杨烁,正色说道:“儿呀,你以前生长在富贵人家,不知道粮食金贵,这不怨你。咱们庄户人靠天吃饭,春种秋收,每一颗粮都是伺候出来的,老天爷觉得你心城,勤快,就让你多收个一两斗,就让能你吃饱,吃不饱是要死人的呀。你见过挨饿的人没有,大荒年,卖儿卖女,家破人亡,饿死的人瘦得跟柴一样。”

“哎,你这老汉,跟儿说这个干甚?”杨张氏急了,一下打断了杨老憨的话。

杨烁有些后悔自己的嘴快,有些讪讪。

却听杨老憨继续说道:“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稻种,一亩地顶多二百多斤,这还是年景好。你带回的这个种子,若真能产到五百斤,哪怕就是三四百斤,也了不得。我儿,你这可是菩萨般的恩典。”

“哎哟,杨老憨,我看你是发癔症了,大早上的就老天爷,菩萨的乱叫。”杨张氏是真急了,骂道:“菩萨也是你能编排的!”

“就是随口说说,你急什么,菩萨哪有那么小气!”杨老憨笑笑,不以为意。

杨烁摸了下鼻子:“爹,这稻种可以种了吧?”

“还早呢,这才哪到哪!”杨老憨大笑:“还得再泡一天呢,得出长芽,然后栽在大田里,等出了苗才能移栽到水田里呢。”

“够麻烦的!”杨烁感叹一下。

“天底下,只有吃不麻烦。”杨老憨手上不停,把锅里的热水和冷水兑在一起:“人想吃饱,想活着,就得出力气,就得受得了这麻烦。”

“天上不会掉馅饼!“杨烁笑着接话。

杨老憨大笑:“对,是这个理儿!”

????????????????????????????

泡好的种子被倒进了另一个水桶里,杨张氏不住的搅拌。旁边放着几个火盆,那是保证温度的,晶莹的稻种犹如母体中的婴儿一样,在桶里安然呼吸。

以前,杨烁看过一个日本纪录片。

后世的人们,许多人对日本有着莫大的好感。无他,因为日本人专注于认真,无论是寿司还是茶道都能做出仪式一般的感觉,那种仪式不单是表面上的礼节,更是打心里对食材,饮食这些老天的恩赐,表示人间的尊重。

在杨烁看来,眼前这两位老人,所在做在的,就是一种仪式。

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仪式,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没有那么华丽,内敛,也没有用什么精美的器皿。

可是他们的神色庄重无比,他们所做的不是在炫耀,而是像生命一样的呵护。我们这个民族,历经千年而倒,无论遭受多少重创,民族的根基却得以延续。靠的不全是那些煌煌大言的文字,不是史学家呕心沥血的著作。

靠的就是这,靠的就是这些朴素的庄户人,用祖辈的方法小心翼翼的活着。祖辈的种子,祖辈的田。上,孝顺父母,下养活妻儿。不惧风雨,不怕苦累。

??????????????????????????????????

早饭是菜粥,浓稠带着田香。

昨儿剩下的肉也被杨张氏热了一盘,不住的往杨烁碗里夹。

“爹,您也吃!”杨烁实在吃不下,只能转移目标。

谁知,杨老憨看眼那些肉:“不吃,太瘦,没嚼头!”

这还瘦,五分之四都是肥的您还嫌瘦!

杨烁都被肥肉闪得头昏眼花了,不由分手把一盘子肉分在老两口的碗里。

这举动,自然让二位老人一顿埋怨,但眉眼间的效益,却是怎么也掩盖不住的。

“猪肉这么金贵,怎么不弄的养殖场?”杨烁脑子里又冒出一个想法。

“养殖场?养啥?”杨张氏把碗里的肉又塞到杨老憨的碗里,问道。

“养猪,养鸡鸭,养鱼,都可以呀!”菜粥很香,熬的时候刚好,粘稠得很。

杨老憨嘴里嚼着肥肉:“人吃的不够,哪有多的喂牲口。”

杨烁放下碗,寻思了一下:“等会把那个玉米,红薯也都种下。玉米杆红薯叶子可以喂猪。回头我好好看看书,把养蚯蚓,养蛆????养小虫儿的办法学明白,鸡鸭吃虫子,不但下蛋多,长肉也快。”

型号收住嘴,没把蛆说出来。

杨老憨眼睛发亮:“啥书?”

杨烁指了下床头放着那本农业指南:“就那本,叫农业技术指南。天下种田养牲口的事,里面都写着呢!”

“还有这样的学问?”杨老憨瞪大了眼睛。

杨烁笑了:“那当然,您看那书,好几十万字呢!”

杨老憨忽然怒了,重重的放下碗,冲着杨张氏吼道:“你还吃,赶紧把书收起来,藏好!”

杨张氏刷刷两步奔过去,把书抓在手里,一脸急色:“当家的,跟你那些宝贝藏一块儿?”

杨老憨郑重的点点头:“嗯,等晚上没人了,再拿出来让儿学了。记住,谁都不能说。”

??????????????????????????????

吃过早饭,杨老憨出门了。

腰里头鼓鼓囊囊的,杨烁带过来的蛋黄派,也被杨张氏稀罕的塞了几个进包袱。

“在家跟你娘看着稻种。”杨老憨嘱咐了几句:“我下半晌就能回来。”

杨老憨走了,天也大亮了。太阳一处,空气中的湿冷顿时消散。

杨烁站在院子里,看着四百多前的蓝天,有些失神,更多的是无聊。这个时代,任何玩乐都不存在,似乎自己也之后种地这种古老却又不会过失的职业,可以选择。

于是,对着屋里的杨张氏大喊:“娘,铲子在哪呢,我要种地!”

农业技术指南上有写,南方江苏地区可以种植两季土豆,红薯。算了一下,如今四月,虽然晚了一些,但留种应该不成问题。

院子不是特大,但杨张氏说,旁边的地都属于自家的宅基,估摸下差不多有一亩多。杨家在村边上,不知是因为房子太好,还是别的,村民的房子都离得远。

地很平整,杨家老两口也是勤快人,一点杂草都没有。

种地的第一步,垄地。

土豆喜欢松软的土地,所以地必须要深耕,杨烁手里摆弄着耙子摆了个猪八戒的造型。

门口的杨张氏看着笨手笨脚杨烁,噗的一下就笑了,随手也拿起了一个耙子,笑道:“儿呀,娘教你。”

“腰低点,手上用劲。把土坷垃磕碎,土得弄细了,弄细了才好长庄稼。”

杨老憨早上说的没错,天底下大概只有吃是最简单的事儿了。刚翻了几下地,胳膊酸,腰也酸。咬牙再坚持几下,小腿肚子也开始抖上了。本以为没有多大的地方,几下就能耕完,谁知道真干起来,这活不但需要体力,更需要技术。

杨张氏低头,一会儿就翻好了好大一片,杨烁吭哧吭哧的,半天一小块地还没弄松散平整。

“儿呀,要不你一边歇着去,娘翻地,那个土豆咋种,你告诉娘就成!”杨张氏有些心疼。

“我和你一块翻地,娘。”杨烁擦了下头上的汗:“以前没下过地,吃过苦。以后我得下地吃苦,要不怎么养活您二老。一回生二回熟,我干干就好了。”

一句以后养活您二老,让杨张氏眼角发湿,脸上却乐开了花,转过头,翻地的速度快上了几分。

嘶????杨烁手上忽然火辣辣的一下,虎口的位置已经弄出了一个血泡。他怕杨张氏看到,赶紧吐了口唾沫在上面,继续耕着地。

终于完了,杨烁住着锄头,大口喘气,杨张氏却没事人一样,在耕好的地上左看又看,时不时找出一个不够细的土坷垃,砸碎。

土豆种子是带芽切好,真空包装的。

按照书上的说法,挖坑,埋种,浇水。

另一边的地上要种的红薯就比较讲究。

十厘米宽,八厘米深的坑,把秧苗放进去。培上一半土浇水,水浇透了再把土配上。

其他的辣椒,白菜种儿杨张氏早就给种下了。老太太虽不知道这是什么菜,但她种了一辈子地,只要是菜种,就不会种错。

只剩下玉米种子,杨烁本以为这东西也是放在地里自己就深耕发芽的东西。谁知道,后世不值钱的粗粮也是个精贵东西,得晒,得泡,不比水稻简单多少。

一通忙活之后,杨烁生无可恋的往凳子上一摊,累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